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论文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下载中心
有英文摘要标准格式
无英文摘要标准格式
更多...  
         友情链接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更多...  
 
2022年 28卷 11期
刊出日期:2022-11-30

论著
临床研究
临床检验
文献综述
药物与临床
病例报告
 
       论著
1761 乔松素通过调节HIF-1α/BNIP3信号通路介导细胞自噬减轻缺氧/复氧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
刘冰, 方存明, 马小林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11.01
目的: 探究乔松素通过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bcl2/腺病毒E1B相互作用蛋白3(BNIP3)信号通路介导细胞自噬减轻缺氧/复氧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心肌细胞H9c2,建立H/R模型后以0、25、50、100、200、300μg/mL乔松素处理24h,采用MTT法检测各处理组细胞活力,筛选出合适的药物作用浓度。将体外培养的H9c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乔松素低剂量组、乔松素高剂量组、HIF-1α siRNA阴性对照组、乔松素高剂量+HIF-1α siRNA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建立H/R模型,然后以乔松素、HIF-1α siRNA及其阴性对照分组处理后,采用MTT法、流式细胞实验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及凋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量各组H9c2细胞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IL-1β、IL-18水平;采用试剂盒测量各组H9c2细胞氧化应激因子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氧(ROS)、丙二醛(MDA)水平;采用单丹磺酰戊二胺(MDC)荧光染色法检测各组H9c2细胞自噬体的形成;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H9c2细胞自噬及HIF-1α/BNIP3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活力、自噬体相对含量、细胞CAT及GSH-Px水平、细胞LC3-II/LC3-I及P62、HIF-1α、BNIP3蛋白表达降低(P<0.05),凋亡率、细胞培养基上清中IL-17、IL-1β及IL-18水平、细胞ROS及MDA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乔松素低、高剂量组细胞活力、自噬体相对含量、细胞CAT及GSH-Px水平、细胞LC3-II/LC3-I及P62、HIF-1α、BNIP3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凋亡率、细胞培养基上清中IL-17、IL-1β及IL-18水平、细胞ROS及MDA水平均降低(P<0.05);乔松素高剂量组细胞活力、自噬体相对含量、细胞CAT及GSH-Px水平、细胞LC3-II/LC3-I及P62、HIF-1α、BNIP3蛋白表达相比乔松素低剂量组进一步升高(P<0.05),凋亡率、细胞培养基上清中IL-17、IL-1β及IL-18水平、细胞ROS及MDA水平进一步降低(P<0.05);HIF-1α siRNA阴性对照组细胞各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与乔松素高剂量组相比,乔松素高剂量+HIF-1α siRNA组细胞活力、自噬体相对含量、细胞CAT及GSH-Px水平、细胞LC3-II/LC3-I及P62、HIF-1α、BNIP3蛋白表达降低(P<0.05),凋亡率、细胞培养基上清中IL-17、IL-1β及IL-18水平、细胞ROS及MDA水平升高(P<0.05)。结论: 乔松素通过上调HIF-1α/BNIP3通路而促进自噬,进而减轻炎症与氧化应激,抑制缺氧/复氧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减轻细胞损伤。
2022 Vol. 28 (11): 1761-1767 [摘要] ( 207 ) HTML (1 KB)  PDF (2020 KB)  ( 300 )
1768 CircBIRC6调节miR-126-5p/JARID2轴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
党乙, 张梁, 翟恒钰, 李文海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11.02
目的: 探讨环状RNA BIRC6(CircBIRC6)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A549)顺铂(DDP)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RT-qPCR法检测DDP耐药及敏感肺癌组织与细胞中CircBIRC6表达,体外培养人NSCLC细胞株A549及DDP耐药细胞A549/DDP,将A549/DDP细胞分为Control组、pcDNA组、pcBIRC6组、si-CircBIRC6组、si-NC组、si-BIRC6+inhibitor NC组,si-BIRC6+miR-126-5p inhibitor组。RT-qPCR检测CircBIRC6、miR-126-5p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及对DDP的IC50值;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JARID2、Cyclin D1、P21、P-gp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CircBIRC6、JARID2与miR-126-5p的靶向关系。结果: 与DDP敏感肺癌组织相比,CircBIRC6在DDP耐药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A549细胞相比,A549/DDP细胞中CircBIRC6表达水平及DDP对A549/DDP细胞的IC50值显著升高(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CircBIRC6、JARID2与miR-126-5p存在靶向关系。与pcDNA组相比,pcBIRC6组A549/DDP细胞增殖、CircBIRC6、JARID2、Cyclin D1与P-gp蛋白表达及IC50值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及miR-126-5p、P2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si-NC组相比,si-BIRC6组细胞增殖、CircBIRC6、JARID2、Cyclin D1与P-gp蛋白表达及IC50值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及miR-126-5p、P2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下调miR-126-5p表达可逆转抑制CircBIRC6表达对A549/DDP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和凋亡促进作用。结论: CircBIRC6在A549/DDP细胞中高表达,可通过靶向抑制miR-126-5p表达,上调JARID2表达,促进A549/DDP细胞对DDP的耐药性。
2022 Vol. 28 (11): 1768-1773 [摘要] ( 72 ) HTML (1 KB)  PDF (1988 KB)  ( 161 )
1774 circ_0000615靶向调控miR-142-3p对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
李贺伟, 阮锋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11.03
目的: 探讨circ_0000615对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60例骨肉瘤患者的骨肉瘤组织及瘤旁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circ_0000615和miR-142-3p表达水平;将骨肉瘤细胞U2OS分为si-circ_0000615组、si-NC组、miR-142-3p组、miR-NC组、si-circ_0000615+anti-miR-142-3p组、si-circ_0000615+anti-miR-NC组;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检测细胞抑制率;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数;Transwell法检测U2OS细胞迁移和侵袭数;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circ_0000615和miR-142-3p的靶向关系。结果: 与瘤旁组织相比,骨肉瘤组织中circ_0000615表达水平升高,miR-142-3p表达水平降低(P<0.05)。沉默circ_0000615或过表达miR-142-3p后,U2OS细胞抑制率、E-cadherin表达水平升高,N-cadherin表达水平降低,U2OS细胞克隆数、迁移侵袭数减少(P<0.05)。circ_0000615靶向调控miR-142-3p;抑制miR-142-3p可减轻circ_0000615对U2OS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结论: 沉默circ_0000615可通过靶向调控miR-142-3p抑制骨肉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2022 Vol. 28 (11): 1774-1777 [摘要] ( 68 ) HTML (1 KB)  PDF (2332 KB)  ( 101 )
1778 circPTK2调控miR-619-5p对食道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
付堂清, 李文忠, 罗仕云, 师路, 杜镇鸿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11.04
目的: 探讨circPTK2调控miR-619-5p对食道癌(EC)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方法: qRT-PCR检测EC组织和细胞系(OE19、KYSE-450、KYSE-520、TE-13)中circPTK2、miR-619-5p的表达。TE-13细胞随机分组为对照组、si-NC、si-circPTK2组、miR-NC组、miR-619-5p组、si-circPTK2+anti-NC组和si-circPTK2+anti-miR-619-5p组,细胞活力分析采用细胞计数盒-8(CCK-8)进行;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RNA pull-down实验验证circPTK2和miR-619-5p互作。采用异种移植瘤实验研究circPTK2在体内的作用。结果: EC组织和细胞中circPTK2表达上调,miR-619-5p表达下调(P<0.05)。下调circPTK2表达或过表达miR-619-5p可抑制细胞的生长、侵袭、迁移和EMT(P<0.05)。miR-619-5p是circPTK2的靶点。抑制miR-619-5p可逆转circPTK2下调对EC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EMT的影响(P<0.05)。此外,抑制miR-619-5p表达可以部分恢复circPTK2下调对肿瘤生长的影响(P<0.05)。结论: circPTK2通过海绵吸附miR-619-5p促进EC细胞生长、侵袭和迁移。
2022 Vol. 28 (11): 1778-1784 [摘要] ( 70 ) HTML (1 KB)  PDF (2099 KB)  ( 311 )
1785 芒柄花苷经AMPK/SIRT1/FoxO1通路对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肾损伤的改善作用
姚艺, 李艳丽, 丁洪成, 陈思思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11.05
目的: 探讨芒柄花苷经AMPK/SIRT1/FoxO1通路对2型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 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准备大鼠DN模型,芒柄花苷低剂量组和芒柄花苷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灌胃给予芒柄花苷(剂量分别为50mg/kg和200mg/kg),阳性对照组灌胃给予二甲双胍(250mg/kg),阴性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持续16周。测定大鼠血清中BUN、Scr和血糖水平,对大鼠肾脏进行病理学检查,同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中SOD、GSH-PX、MDA、AMPK、SIRT1、FoxO1、FN和LC3B蛋白水平。结果: 模型组大鼠肾小球异常肥大,系膜细胞增殖,系膜基质增加,间质纤维化;芒柄花苷和二甲双胍治疗后,肾小球形态逐渐恢复正常,肾小球内的炎症和纤维化程度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芒柄花苷低剂量组、芒柄花苷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各组大鼠BUN、Scr、血糖、MDA、FoxO1和FN水平升高,SOD、GSH-PX、AMPK、SIRT1和LC3B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芒柄花苷低剂量组、芒柄花苷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BUN、Scr、血糖、MDA、FoxO1和FN水平降低,SOD、GSH-PX、AMPK、SIRT1和LC3B水平升高(P<0.05)。与芒柄花苷低剂量组比较,芒柄花苷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BUN、Scr、血糖、MDA、FoxO1和FN水平降低,SOD、GSH-PX、AMPK、SIRT1和LC3B水平升高(P<0.05)。芒柄花苷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芒柄花苷对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肾损伤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与芒柄花苷激活AMPK/SIRT1/FoxO1通路有关。
2022 Vol. 28 (11): 1785-1789 [摘要] ( 93 ) HTML (1 KB)  PDF (1510 KB)  ( 263 )
1790 白芦藜醇对大鼠牙移植后牙周组织愈合及Sirt1/Nrf2信号通路的影响
王鹏, 陈慧, 代喆颖, 江铃, 彭红, 周辉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11.06
目的: 观察白芦藜醇(RSV)对大鼠牙移植后牙周组织愈合及Sirt1/Nrf2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48只雄性Lewis大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模型(Model)组、低剂量RSV(L-RSV)组和高剂量RSV(H-RSV)组。苏木精-伊红(HE)染色、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观察牙周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剂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和骨钙素(OCN)等成骨分化相关因子的表达;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牙根吸收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牙周组织中Sirt1、Nrf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Control组比较,Model组牙周组织TRAP阳性细胞数量增多,RANKL表达和牙根吸收率升高,OPG、RUNX2和OCN表达以及Sirt1、Nrf2蛋白水平降低(P<0.05)。与Model组比较,L-RSV组和H-RSV组牙周组织TRAP阳性细胞数量减少;RANKL表达和牙根吸收率降低,OPG、RUNX2和OCN表达以及Sirt1、Nrf2蛋白水平升高(P<0.05)。结论: RSV可促进大鼠牙移植后牙周组织愈合,促进作用可能与激活Sirt1/Nrf2信号通路有关。
2022 Vol. 28 (11): 1790-1794 [摘要] ( 79 ) HTML (1 KB)  PDF (2469 KB)  ( 219 )
1795 miR-106b介导RANKL/RANK/OPG通路抗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
王正君, 白马恒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11.07
目的: 探讨微小核糖核酸106b(miR-106b)介导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配体(RANKL)/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RANK)/骨保护素(OPG)通路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方法: 取60只Wistar大鼠切除卵巢制备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将建模成功的51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iR-106b mimics-NC组、miR-106b mimics组、miR-106b inhibitor-NC组、miR-106b inhibitor组,除模型组外其余各组分别转染miR-106b模拟物阴性对照、miR-106b模拟物、miR-106b抑制剂阴性对照和miR-106b抑制剂,另取10只大鼠仅切除卵巢附近脂肪作为假手术组。X线骨密度仪检测大鼠股骨骨密度;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右侧股骨组织病理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免疫印迹(WB)分别检测大鼠右侧股骨组织miR-106b表达、RANKL、RANK、OPG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和蛋白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06b和RANKL的靶向关系。结果: 与模型组、miR-106b mimics-NC组比,miR-106b mimics组右侧股骨组织骨密度、miR-106b表达、OPG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RNAKL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miR-106b inhibitor-NC组比,miR-106b inhibitor组右侧股骨组织骨密度、miR-106b表达、OPG 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RNAKL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假手术组大量骨小梁排列紧密、厚度均匀;模型组、miR-106b mimics-NC组、miR-106b inhibitor-NC组骨细胞数减少,排列紊乱,骨小梁间隙大;miR-106b mimics组骨细胞数增多,排列紧密,骨小梁厚度增加;miR-106b inhibitor组骨细胞数缺失,排列紊乱,骨小梁间隙较大。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miR-106b靶向调控RANKL。结论: 上调miR-106b表达可抑制RANKL表达,促进OPG表达,增加骨质疏松症大鼠股骨骨密度,减轻右侧股骨组织病理损伤。
2022 Vol. 28 (11): 1795-1800 [摘要] ( 57 ) HTML (1 KB)  PDF (1488 KB)  ( 95 )
1801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67例染色体核型分析
辛晓丽, 苏小丽, 高山, 唐海龙, 崔文静, 高广勋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11.08
目的: 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不同阶段染色体核型变化对疾病诊断、治疗、进展及预后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167例初诊CML患者,抽取骨髓,采用24h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然后用R显带技术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观察其遗传学特点及意义,分析染色体变异易位及附加染色体异常与经典的Ph+CML在疾病的诊断、治疗中的差异。结果: 167例CML患者染色体分析中,无分裂相患者7例(4.2%),Ph+患者154例(92.2%),Ph-患者6例(3.6%)。154例Ph+患者中,126例(81.8%)为典型Ph阳性,28例(18.2%)为变异易位或伴有附加染色体异常,涉及+8、+Ph、-Y、der(17)、del(3p)、del(15q)、del(11p)、add(21q)、add(2q)等,以+8、+Ph、-Y、der(17)为主。结论: 在CML染色体核型分析中,Ph染色体是其遗传学标志,染色体核型复杂程度与CML治疗、进展及预后之间有密切联系,染色体的复杂程度越高,患者预后可能越差。
2022 Vol. 28 (11): 1801-1804 [摘要] ( 66 ) HTML (1 KB)  PDF (1198 KB)  ( 145 )
1805 非小细胞肺癌程序性死亡配体1与EGFR基因突变相关性研究
鄢丽敏, 李雪梅, 雷冲, 闫继东, 张志勇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11.09
目的: 通过分析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表达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状态之间的相关性,找到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 NSCLC)免疫治疗效果差的原因,为EGFR突变型NSCLC患者的精准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唐山市工人医院病理科2020年至2021年间同时行EGFR基因检测及PD-L1免疫组化染色的NSCLC病例共308例,分析PD-L1表达强度与EGFR基因突变率的关系,EGFR突变情况与PD-L1表达强度的相关性。结果: PD-L1阴性、弱阳性、中等阳性和强阳性的病例EGFR突变率分别为71.30%、57.55%、50.00%、44.12%(P=0.017,r=-0.176);PD-L1低表达率和高表达率在EGFR突变型中分别为74.19%和25.81%,在野生型中分别为62.30%和37.70%(P=0.027)。结论: PD-L1表达强度与EGFR突变率之间呈现负相关,PD-L1表达越强,EGFR的突变率越低;EGFR突变型NSCLC患者中PD-L1更倾向于低表达。
2022 Vol. 28 (11): 1805-1808 [摘要] ( 76 ) HTML (1 KB)  PDF (1908 KB)  ( 114 )
1809 右美托咪定在老年肝癌围术期炎症抑制和预后方面的作用
张立英, 郭云飞, 张洁, 李建玲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11.010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行肝脏切除手术围术期的炎症抑制方面及早期康复方面的作用。方法: 择期拟行肝切除术的老年患者150例,性别不限,BMI 18.5~24.9kg/m2,65~80岁,ASA分级Ⅱ或Ⅲ级,Child-pugh分级A或B级。采用随机数字表简单随机把入选病例分成两部分: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试验组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0.2μg·kg-1·h-1,维持至手术结束前30min;对照组以相同速度静脉泵入相同剂量0.9%氯化钠。记录患者入室(T0)、切皮(T1)、开始切肝(T2)、切肝完成(T3)、术毕(T4)的MAP、HR。于入室(T0)、手术结束(T4)、术后第1天(T5)抽取颈内静脉血4ml,测量炎症因子水平,分析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情况、炎症免疫因子水平变化,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最高分(VAS评法)及继发恶性效应比率。结果: 试验组在T2、T3的MAP波动幅度较小,而T2、T3时刻的HR比对照组显著降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T5免疫炎症及趋化因子水平明显优于本组T0、T4;试验组T4、T5的SDF-1、TNF-α、IL-6、CRP指标水平以显著低于对照组,CD3+、CD4+、CD4+/CD8+和NK细胞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T4的CjvO2、Da-jvO2、CERO2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试验组住院天数、术后疼痛最高分(VAS评法)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两组继发恶性效应比率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右美托咪定能维持循环系统稳定,减少手术创伤导致的炎症趋化聚集,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减少在院治疗天数,适合广泛施行。
2022 Vol. 28 (11): 1809-1815 [摘要] ( 56 ) HTML (1 KB)  PDF (1238 KB)  ( 145 )
1816 探讨急性重症胆囊炎行微创治疗手术时机的研究
陈旭光, 温军业, 单昆昆, 于瀚翔, 江建军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11.011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胆囊炎行微创治疗手术时机的研究。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手术时机的不同分为LC组25例和PTGD联合LC组30例。LC组均行LC,PTGD联合LC组先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后5至8周再行LC。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C组术前经腹部彩超检测胆囊壁厚度大于PTGD联合LC组(P<0.001)。与LC组相比,PTGD联合LC组行LC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及术中胆囊三角粘连例数较少,白细胞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拔除腹腔引流管时间及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较早(P<0.05);PTGD联合LC组行LC术后谷丙转氨酶、γ-谷氨酰基转移酶、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LC组,术后前白蛋白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均高于LC组(均P<0.001)。LC组和PTGD联合LC组病人中转开腹发生率比0.00%:3.33%,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急性重症胆囊炎病人,超声引导下PTGD后行LC,能减轻术中粘连程度,促进术后早期快速恢复,减轻术前、术中胆囊的炎症反应,改善肝功能状态,也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措施。
2022 Vol. 28 (11): 1816-1821 [摘要] ( 81 ) HTML (1 KB)  PDF (1213 KB)  ( 109 )
       临床研究
1822 miR-762与sTREM-1 sFLT-1在急性肺损伤中的相关性研究
宋洋, 贺晓楠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11.012
目的: 观察miR-762在急性肺损伤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并探究其与潜在的价值。方法: 收集本医院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接诊的60例肺损伤患者,并依据临床症状和mMRC评分分为中低危组和高危组。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评分分析各组患者的得分;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浆中人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oluble myeloid cell trigger receptor-1,sTREM-1)检测试剂盒、人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oluble FMS like tyrosine kinase 1,sFlt-1)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实验检测血浆中miR-762的表达量。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判断miR-762对肺损伤患者的诊断价值及其截断值。结果: 高危组、中低危组患者血浆sTREM-1、sFLT-1的含量也明显高于正常组,miR-762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组。与中低危组相比,高危组血浆sTREM-1、sFLT-1的含量及miR-762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ROC曲线显示,miR-762相对表达量作为预测中低危组患者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0.987,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9688~1.000),截断值为1.210;预测高危组患者的AUC=1.00,95%CI:(1.000~1.000),截断值为2.396。miR-762与APACHEⅡ得分显著升高,sTREM-1、sFLT-1的含量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386、0.321、0.432。结论: 急性肺损伤患者血浆miR-762的表达水平升高与肺损伤病情加重相关,是急性肺损伤的预测标记物。
2022 Vol. 28 (11): 1822-1825 [摘要] ( 61 ) HTML (1 KB)  PDF (1428 KB)  ( 101 )
1826 类风湿关节炎血清趋化因子 RNAKL及25-羟维生素D水平与疾病进展的相关性分析
贾筠, 杜望磊, 肖广智, 赵春红, 杨西超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11.013
目的: 研究血清趋化因子、RNAKL及25-羟维生素D[25-hydroxy vitamin D,25(OH)D]水平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 择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我院诊治的289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及同期于我院体检的10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研究。利用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将RA患者分为RA缓解组及RA活动组。监测RA患者和健康体检对象空腹血清趋化因子配体20(C-C chemokine ligand 20,CCL20)、RNAKL及25(OH)D水平,并以DAS28评分作为RA疾病进展的变量,分析以上指标与RA疾病进展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健康对象比较,RA患者血清CCL20、RNAKL水平显著升高,25(OH)D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A活动组患者血清CCL20、RNAKL水平显著高于RA缓解组患者,血清25(OH)D水平比较,RA活动组患者显著低于RA缓解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DAS28评分作为RA疾病进展的变量,血清CCL20、RNAKL水平与DAS28评分呈正相关(P<0.05),血清25(OH)D水平与DAS28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 血清CCL20、RNAKL、25(OH)D水平与RA疾病进展相关,可作为监测疾病活动性的生物学指标,协助医生综合、全面判断患者病情。
2022 Vol. 28 (11): 1826-1830 [摘要] ( 65 ) HTML (1 KB)  PDF (1205 KB)  ( 107 )
1831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血清网膜素-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李国鹏, 纪沣轩, 郭文超, 张维民, 贾庆运, 韦标方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11.014
目的: 分析血清网膜素-1(Omentin-1)水平变化与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NONFH)的关系。方法: 研究纳入NONFH患者82例为患者组和健康体检者77例作为健康人组,检测两组血清网膜素-1、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对比不同病因、ARCO分期、塌陷前后血清网膜素-1水平,分析血清网膜素-1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及血脂水平的相关性,使用ROC曲线评估血清网膜素-1浓度在病情评估中的价值。结果: NONFH血清网膜素-1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病因股骨头坏死患者之间网膜素-1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806);股骨头塌陷后血清网膜素-1水平显著低于塌陷前(P<0.01),双侧发病患者血清网膜素-1水平低于单侧发病,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87);不同ARCO分期患者之间血清网膜素-1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1),且血清网膜素-1水平与ARCO分期呈负相关,与VAS评分呈负相关,与Harris评分呈正相关(P<0.01);血清网膜素-1水平与TC、TG水平呈负相关,与HDL水平呈正相关。ROC曲线分析提示血清网膜素-1水平在诊断NONFH中有一定意义。结论: 血清网膜素-1水平降低可反映NONFH疾病严重程度,对NONFH的临床诊疗具有一定意义。
2022 Vol. 28 (11): 1831-1835 [摘要] ( 73 ) HTML (1 KB)  PDF (1438 KB)  ( 121 )
1836 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模式在ARDS病人机械通气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贾圣男, 姜东辉, 王吕国, 胡泊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11.015
目的: 探讨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12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组(观察组)、同步间歇指令通气组(对照组)两组,分别为56例,64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机械通气后24h后的呼吸力学与血气指标、并对两组患者总体临床疗效、氧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以及28d预后等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 机械通气治疗后24h,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12.45vs14.56 KPa)、呼气末正压(PEEP)(9.42vs12.02 cmH2O)、气道峰压(PIP)(25.42vs28.56 cmH2O)、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38.41vs47.47 mmH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动脉血氧分压(PaO2)(69.90vs65.00 mmHg)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8d,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2.85%)明显高于对照组(78.13%) (χ2=5.084,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氧疗时间(158.08vs170.61h),机械通气时间(87.40vs125.30h),住院时间(15.51vs24.11 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发生率(7.14%vs39.06%)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组相比,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呼吸力学和血气指标,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氧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发生率,改善患者28d预后。
2022 Vol. 28 (11): 1836-1840 [摘要] ( 58 ) HTML (1 KB)  PDF (1183 KB)  ( 113 )
1841 Auer小体对初诊非M3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江娟, 江源, 申虹, 祝文娟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11.016
目的: 分析Auer小体对初诊非M3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池州市人民医院124例初诊非M3型AM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骨髓原始细胞有无Auer小体将患者分为Auer小体阳性组与Auer小体阴性组,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危险度分级、实验室指标、诱导缓解成功率等临床特征,随访患者临床结局及预后情况,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对比两组患者总生存期(OS)。结果: 124例非M3型AML患者中,54例为Auer小体阳性,70例Auer小体阴性。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比、病史、发热、出血、疼痛、贫血、疾病危险度分级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合并心血管疾病及消化系统疾病占比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WBC、PLT、Hb、LD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基因占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患者预后,结果显示两组完全缓解率、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uer小体阳性组死亡率明显低于Auer小体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两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D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uer小体阳性组OS明显高于Auer小体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uer小体与初诊非M3型AML患者预后密切相关,Auer小体阳性者少有心血管疾病,易合并消化系统症状,死亡率低,总生存期及预后优于Auer小体阴性者,应予以重视。
2022 Vol. 28 (11): 1841-1844 [摘要] ( 81 ) HTML (1 KB)  PDF (1458 KB)  ( 148 )
1845 无创呼吸机联合高流量氧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疗效及对血清乳酸hs-CRP水平和血气指标的影响
邓波, 吴仕平, 杨兴, 刘丽, 雷洪军, 周忠惠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11.017
目的: 探究无创呼吸机联合高流量氧疗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33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资料,其中66例采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为对照组,67例采用无创呼吸辅助通气及高流量氧疗治疗为联合组,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气指标及血清生化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治疗指标。结果: 联合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均显著降低(P<0.05),SpO2、PaO2、OI、PH均显著升高(P<0.05),且联合组升高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aCO2、血清Lac、hs-CR、KL-6、Copeptin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联合组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间歇治疗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联合高流量氧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呼吸质量,降低机体炎症水平。
2022 Vol. 28 (11): 1845-1849 [摘要] ( 89 ) HTML (1 KB)  PDF (1210 KB)  ( 212 )
1850 联合应用PCI术 IABP治疗心肌梗塞患者的疗效分析
庞芹, 张杨春, 李璐娜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11.018
目的: 探究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联合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对其术后心功能低下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81例AMI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分组,将单纯采用PCI手术治疗者纳入对照组(n=39),将IABP联合PCI治疗者纳入研究组(n=42),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血流动力学及血清脑钠肽(BNP)、高敏肌钙蛋白T(TNT-HS)、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变化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周后两组TNT-HS、CK-MB、BNP、肺动脉楔压(PCW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显著降低,有创平均动脉压(MABP)、有创动脉收缩压(SBP)、左室射血分数(LVEF)升高,且研究组以上指标治疗前后差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恶性心律失常、再次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PCI术、IABP治疗,可有效改善AMI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BNP、CK-MB、TNT-HS水平,有效促进心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2022 Vol. 28 (11): 1850-1853 [摘要] ( 76 ) HTML (1 KB)  PDF (1187 KB)  ( 155 )
1854 食管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与患者血清TNF-α IL-1β IL-8的关系
司盼盼, 宁光耀, 卢晨, 方汉林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11.019
目的: 探究食管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白细胞介素-8(IL-8)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98例择期行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肺部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32例和未感染组66例;按照肺部感染程度CURB-65评分标准将肺部感染患者分为轻度组14例、中度组11例及重度组7例。分析感染组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采集所有患者术后外周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食管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上述炎症因子与CURB-65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32例感染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44株,革兰阴性菌株26(59.09%),革兰阳性菌株15(34.09%),真菌株3(6.82%);感染组患者中有长期吸烟史、糖尿病、肿瘤位于上/中段、CURB-65评分>2分的占比长于高于未感染组(P<0.05);感染组血清TNF-α、IL-1β及IL-8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重度组患者血清TNF-α、IL-1β及IL-8水平均高于轻度组及中度组,中度组患者血清TNF-α、IL-1β及IL-8水平均高于轻度组(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长期吸烟史、合并糖尿病、肿瘤位于上/中段、CURB-65评分>2分、TNF-α≥7.44μg/L、IL-1β≥38.21μg/L、IL-8≥34.25μg/L是食管癌术后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肺部感染患者的血清TNF-α、IL-1β及IL-8水平均与CURB-65评分呈正相关(r=0.516、0.589、0.536,P<0.05)。结论: 食管癌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血清TNF-α、IL-1β及IL-8呈高表达水平,且血清TNF-α、IL-1β及IL-8水平与肺部感染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临床可通过检测血清TNF-α、IL-1β及IL-8水平评估患者食管癌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及发展情况。
2022 Vol. 28 (11): 1854-1859 [摘要] ( 53 ) HTML (1 KB)  PDF (1324 KB)  ( 108 )
1860 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隐睾的疗效评价
尉迟今新, 王占波, 刘畅, 石新华, 徐晓青, 杨阳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11.020
目的: 对比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与传统三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隐睾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小儿隐睾患者60例,其中30例患儿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设为单孔组,手术时在脐部取1cm切口开放式置入一次性四通道套管穿刺器,手术器械均由此进入腹腔进行操作,腹壁无其他切口;另外30例患儿采用传统三孔腹腔镜手术设为三孔组,手术时在脐部及左、右麦氏点分别做0.5~1cm切口,分别置入一次性戳卡,器械由三个戳卡进入腹腔操作。将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切口美观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0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睾丸均顺位缝合固定于阴囊下极,位置满意,精索血管张力不高。单孔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与三孔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孔组住院费用高于三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切口美观程度优于三孔组。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隐睾安全、可行,不增加手术时间,切口美观无瘢痕、临床应推广应用。
2022 Vol. 28 (11): 1860-1864 [摘要] ( 73 ) HTML (1 KB)  PDF (1545 KB)  ( 108 )
1865 不同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对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免疫应激反应的影响
方利霞, 李平, 王水元, 吴桐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11.021
目的: 探讨不同入路方式腹腔镜手术治疗对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免疫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拟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简单随机分为前三角入路组(n=47)和后三角入路组(n=48)。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术后12h及24h的疼痛程度、术前及术后3d的应激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水平,并比较两组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后三角入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前三角入路组(P<0.05);后三角入路组术后12h、24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前三角入路组(P<0.05);术后3d,两组IL-6、CRP、皮质醇等应激指标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其中后三角入路组各指标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前三角入路组(P<0.05);术后3d,两组CD3+、CD4+、CD4+/CD8+均低于术前(P<0.05),CD8+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其中后三角入路组CD3+、CD4+、CD4+/CD8+降低幅度明显低于前三角入路组(P<0.05),两组CD8+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后三角入路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00%,显著低于前三角入路组的22.22%(P<0.05)。结论: 与胆囊前三角解剖入路相比,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可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且能够明显改善机体应激反应,促进机体免疫功能恢复,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2 Vol. 28 (11): 1865-1868 [摘要] ( 78 ) HTML (1 KB)  PDF (1197 KB)  ( 138 )
1869 颈脑一体化超声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沈健, 张皓然, 王枫, 刘艳伟, 李莎, 杨绍石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11.022
目的: 探讨颈脑一体化超声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心脏内科冠脉造影检查(CAG)确诊为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的80例患者为观察组,选取经冠脉造影诊断的80例无冠状动脉狭窄者做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参数(平均流速Vm)、经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测参数(IMT)、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MCA、ACA、PCA的平均流速(Vm)、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RDW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Vm、IMT、RDW以及联合检测诊断冠心病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0.81、0.77、0.91,各自诊断冠心病的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同时存在Vm≥2.03m/s、IMT≥1.05mm、RDW水平≥14.65%时诊断冠心病诊断灵敏度为91.25%,特异度为98.75%,平行联合检测灵敏度、特异度明显优于一般单项测试(P<0.05)。结论: 颈脑一体化超声联合与红细胞分布宽度联合测定的检测参数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对冠心病的确诊有很大的诊断价值,有较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
2022 Vol. 28 (11): 1869-1872 [摘要] ( 56 ) HTML (1 KB)  PDF (1343 KB)  ( 128 )
1873 体外冲击波联合离心运动训练对髌股疼痛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运用分析
李谷峰, 吴坚, 李凌, 张娜, 谢瑛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11.023
目的: 体外冲击波联合离心运动训练对髌股疼痛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24例髌股疼痛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使用随机数字表通过简单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2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给予对照组体外冲击波治疗,给予试验组体外冲击波联合离心运动训练。治疗8周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Kujala髌股关节功能评分(Kujala Patellofemoral Score,KPS),分析X线中以下参数:股骨远端外翻角(distal femur valgus angle,DFVA)、胫骨近端内翻角(proximal tibial varus angle,PTVA)、股骨角(femoral angle,FA)、胫骨角(tibia Angle,TA)、胫-股角(tibiofemoral angle,TFA);Insall-Salvati指数(ISR);沟角(ditch angle,SA)、外侧髌骨角(lateral patella angle,LPA)、适合角(congruence angle,CA)、髌骨指数(patellofemoral index,PI),Berg平衡量表。结果: 试验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KPS评分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ISR、SA、PA及PI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TFA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DFVA、PTVA、FA、TA、C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外冲击波联合离心运动训练能在短期内有效缓解髌股疼痛综合征患者疼痛程度,在改善膝关节功能方面也具有显著效果,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从多方面评价其治疗效果。
2022 Vol. 28 (11): 1873-1877 [摘要] ( 68 ) HTML (1 KB)  PDF (1467 KB)  ( 124 )
1878 双眼视力调节训练对儿童近视的疗效及对视功能的影响
田玉景, 虞瑛青, 曹葭, 李赟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11.024
目的: 探究双眼视力调节训练对儿童近视的疗效及对视功能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本院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180例近视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掷硬币法分为A、B组,最终纳入A组98例、B组82例,B组患儿佩戴单光眼镜,A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进行双眼视力调节训练,两组均进行6个月的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视力情况(平均屈光度、集合近点值、调节性集合与调节比率)及双眼调节功能(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调节反应)的差异,采用美国眼科学会视功能调查问卷评价患儿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生活质量。结果: A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0.82%(89/98)显著高于B组79.27%(65/82),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儿平均屈光度、集合近点值均下降且A组治疗前后差值大于B组,调节性集合与调节比率提升且A组治疗前后差值大于B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儿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调节反应水平均提升且A组治疗前后差值大于B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儿生活质量各评分均提升且A组治疗前后差值大于B组,P<0.05。结论: 对近视儿童采取双眼视力调节训练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儿视力、调节视功能,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水平,值得临床参考借鉴。
2022 Vol. 28 (11): 1878-1881 [摘要] ( 153 ) HTML (1 KB)  PDF (1185 KB)  ( 194 )
1882 保乳术联合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近远期疗效的影响
王雅, 齐晶, 李瑞娟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11.025
目的: 分析保乳术(BCS)联合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MALND)对早期乳腺癌(BC)患者近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98例BC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BCS联合MALND)和对照组(BCS联合常规淋巴结清扫),各49例,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指标、上肢活动度、社会适应度、近远期生存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上肢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两组上肢内旋、外旋、内收、外展、前屈、后伸活动度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差值均大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社会适应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两组社会适应性问卷(SAQ)、乳腺癌生命质量量表(FACT-B)分值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获得100%随访率,术后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8个月、37个月,两组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肢疼痛、切口感染、皮下积液、患侧感觉异常等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BCS联合MALND治疗早期BC,可以缩短手术、住院时间,患者恢复更快,对术后上肢活动度和社会适应度具有改善作用,并发症少。
2022 Vol. 28 (11): 1882-1886 [摘要] ( 63 ) HTML (1 KB)  PDF (1246 KB)  ( 118 )
1887 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运用分析
王晓娇, 练孝春, 韩涛, 陈俊升, 齐向永, 黄坤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11.026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临床运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早期乳腺癌患者9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将其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与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保乳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术。比较两组近期疗效,手术指标和生存质量变化;治疗前后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和Ki67,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和糖类抗原153(CA153)]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1.11%)高于对照组(75.56%)(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且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早期乳腺癌患者KPS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差值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早期乳腺癌患者血清Her-2和Ki67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差值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早期乳腺癌患者血清CEA、CA125和CA153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差值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近期疗效,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Her-2和Ki67水平,及降低CEA、CA125和CA153水平。
2022 Vol. 28 (11): 1887-1890 [摘要] ( 92 ) HTML (1 KB)  PDF (1188 KB)  ( 185 )
1891 颈椎间盘切除联合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内固定治疗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及疼痛的影响
席澍, 陈唏, 王祥锋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11.027
目的: 探究颈椎间盘切除联合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内固定治疗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及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103例MCSM患者,以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的46例纳入对照组,以颈椎间盘切除联合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的57例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和住院时间、临床疗效、脊髓神经功能[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疼痛状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颈椎活动度及并发症差异。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延长而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对应为71.93%(41/57)和69.56%(32/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JOA、NDI、疼痛VAS评分手术前后差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颈椎活动度手术前后差值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26%,低于对照组的1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SM患者以颈椎间盘切除联合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内固定治疗的短期疗效良好,可改善脊髓神经功能、疼痛状况,有利于维持患者颈椎活动度及减少术后并发症。
2022 Vol. 28 (11): 1891-1895 [摘要] ( 66 ) HTML (1 KB)  PDF (1520 KB)  ( 104 )
1896 预先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
谢本发, 何睿, 许伟, 朱辉, 牛居辉, 成戌春, 代开丽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11.028
目的: 观察预先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术后疼痛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102例择期行L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编号后采用单双号法分为艾司氯胺酮组(单号)和常规麻醉组(双号)各51例,两组均行LC手术治疗,艾司氯胺酮组在麻醉诱导前5min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常规麻醉组静脉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麻醉相关指标,麻醉诱导后(T0)、气腹时(T1)、气腹后5min(T2)、放气后5min(T3)、术毕(T4)的生命体征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评分,术毕清醒拔管后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艾司氯胺酮组术中丙泊酚用量、瑞芬太尼用量均明显低于常规麻醉组(P<0.05),拔除喉罩时间和术后苏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麻醉组(P<0.05)。艾司氯胺酮组T1、T3、T4时刻MAP均显著低于T0时刻(P<0.05),且T1、T3、T4时刻MAP明显高于同期常规麻醉组(P<0.05);艾司氯胺酮组T1、T3时刻HR及常规麻醉组T1、T2、T3、T4时刻HR与T0时刻HR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组间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h、术后6h、术后12h和术后24h,两组术后疼痛评分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P<0.05),且艾司氯胺酮组各时间点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麻醉组(P<0.05)。术毕清醒拔管后,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均有所下降,其中CD3+(%)、CD4+(%)及CD4+/CD8+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但艾司氯胺酮组CD3+(%)、CD4+(%)、CD8+(%)及CD4+/CD8+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常规麻醉组(P<0.05)。艾司氯胺酮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1.76%)明显低于常规麻醉组(27.45%)。结论: 预先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可减少LC患者术中麻醉药物用量,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和对免疫功能的抑制,降低并发症发生。
2022 Vol. 28 (11): 1896-1901 [摘要] ( 101 ) HTML (1 KB)  PDF (1212 KB)  ( 124 )
1902 精索静脉结扎术对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精子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张俊杰, 杨阳, 罗旋, 杜业芳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11.029
目的: 评估精索静脉结扎术对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精液总抗氧化能力(TAC)的影响。方法: 共纳入就诊于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男科的40例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男性患者、40例正常男性(对照组)进行研究。经诊断,所有患者均患原发性不育症或者继发性不育。将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分为触诊不明显(G I)精索静脉曲张组(16例)和触诊明显精索静脉曲张组(GⅡ-Ⅲ)(2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评估了所有患者的精液TAC水平和各项精子参数。将术前精子数量、精子活力、精子形态和精液TAC水平与精索静脉结扎术后3~6个月的相同参数,以及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精索静脉结扎术后,患者的精子数量(术前18.01±1.88,术后24.20±7.60,P=0.040)、活动精子(术前17.90±8.90,术后23.90±7.90,P=0.001)、NF(术前10.20±3.02,术后19.30±7.05,P<0.001)及精液TAC水平(术前2.52±0.28,术后3.72±0.20,P=0.031)均高于手术之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与对照组比较,精子数量(精索静脉曲张患者24.20±7.60,对照组29.40±8.30,P=0.156),精子活力(精索静脉曲张患者23.90±7.90,对照组30.50±8.00,P=0.465),NF(精索静脉曲张患者19.30±7.05,对照组23.90±7.90,P=0.085)及精液TAC水平(精索静脉曲张患者3.72±0.20,对照组2.78±0.20,P=0.666),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根据对患者的精索静脉曲张等级的评估,只有GⅡⅢ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手术前后的NF(术前6.16±2.50,术后10.00±6.41,P=0.040)、TAC(术前2.36±0.23,术后2.66±0.15,P=0.040)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根据精液参数对患者进行分组时,少精症(OAT)组的TAC水平有统计学差异(手术前2.46±0.34,手术后2.80±0.19,P=0.000)。结论: 精索静脉结扎术可以显著改善GⅡ-Ⅲ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精液的总抗氧化能力。
2022 Vol. 28 (11): 1902-1905 [摘要] ( 67 ) HTML (1 KB)  PDF (1198 KB)  ( 170 )
1906 超高分辨率减影CT血管成像在颅内动脉瘤治疗后随访中的应用
葛芳, 韩雷, 刘红阳, 赵正宇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11.030
目的: 研究超高分辨率减影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血管成像(CTA)在颅内动脉瘤治疗后随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9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于术后3个月复查时实施超高分辨率减影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检查为“金标准”,分析超高分辨率减影CTA诊断颅内动脉瘤患者治疗后动脉瘤闭塞、瘤颈残留、载瘤动脉及颅内大血管通畅情况以及有无术后脑血管痉挛(CVS)、新生动脉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超高分辨率减影CTA用于诊断颅内动脉瘤患者治疗后动脉瘤闭塞的敏感度为97.87%(92/94),特异度为75.00%(3/4),准确度为96.94%(95/98);诊断颅内动脉瘤患者治疗后瘤颈残留的敏感度为95.70%(89/91),特异度为85.71%(6/7),准确度为96.94%(95/98);诊断颅内动脉瘤患者治疗后载瘤动脉及颅内大血管通畅情况的敏感度为98.89%(89/90),特异度为62.50%(5/8),准确度为95.92(94/98);诊断颅内动脉瘤患者治疗后有无CVS的敏感度为62.50%(5/8),特异度为98.89%(89/90),准确度为95.92%(94/98);诊断颅内动脉瘤患者治疗后有无新生动脉瘤的敏感度为50.00%(1/2),特异度为98.96%(95/96),准确度为97.96%(96/98)。结论: 超高分辨率减影CTA用于诊断颅内动脉瘤患者肿瘤及血管情况诊断准确度高,有利于术后随访诊断肿瘤闭塞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可为判断临床随访提供依据,帮助临床制定后续治疗方案。
2022 Vol. 28 (11): 1906-1910 [摘要] ( 57 ) HTML (1 KB)  PDF (1600 KB)  ( 100 )
1911 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血栓性微血管病变相关影响因素及其预测模型的构建
王婷, 王丽, 张育安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11.031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继发血栓性微血管病变(TMA)相关影响因素及其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156例SLE继发TMA患者作为研究组,按照1∶1原则,纳入156例同期SLE患者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构建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血栓性微血管病变的Logistic回归模型,并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建立SLE继发TMA的评分标准,检验其信效度。结果: 研究组SLE病程、SLEDAI评分及外周血Hcy、CD154水平高于对照组,外周血PLT、ADAMTS-1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SLEDAI评分(OR:16.291)及外周血Hcy(OR:15.175)、PLT(OR:0.670)、CD154(OR:8.851)、ADAMTS-13(OR:0.533)是SLE继发TMA的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SLE继发TMA的AUC为0.917,灵敏度为92.95%,特异度为71.15%。参考Logistic回归模型的β值及其变量类型,建立SLE继发TMA评分量表,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40,各因子间及因子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在0.590~0.783,探索性因子分析因子载荷为0.665。结论: SLEDAI评分及外周血Hcy、PLT、CD154、ADAMTS-13水平是SLE继发TMA影响因素,以此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有助于预测TMA发生风险,指导临床诊治。
2022 Vol. 28 (11): 1911-1914 [摘要] ( 77 ) HTML (1 KB)  PDF (1306 KB)  ( 159 )
1915 行PCI治疗绝经期女性ACS患者术前血脂水平情况及冠状动脉病变Syntax评分结果分析
郑春华, 周江, 郭靖涛, 罗东雷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11.032
目的: 探讨绝经期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应用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术前血脂水平的状况分析,以及冠状动脉病变Syntax评分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利依据。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经我院介入治疗的126例绝经期女性ACS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34例)与观察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92例),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前血脂水平的变化情况,同时分析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Syntax评分状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绝经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TC、TG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HDL-C、LDL-C水平分层、Syntax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Syntax评分重度病变较轻度、中度病变LP(a)水平高,中度病变较轻度病变LP(a)水平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Syntax评分重度病变较轻度、中度病变LDL-C、LP(a)、TG水平高,中度病变较轻度病变LDL-C、LP(a)、TG水平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l(APOB/APOAI)在重度病变较轻度、中度病变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冠脉介入治疗绝经期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较为重要的血脂指标为APOB/APOAI、LP(a)、LDL-C、TG,临床应进一步加以研究,为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2022 Vol. 28 (11): 1915-1920 [摘要] ( 56 ) HTML (1 KB)  PDF (1202 KB)  ( 132 )
       临床检验
192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细菌群谱及药敏分析
黄德喜, 黄丽, 张宏, 程二银, 罗小宝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11.033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细菌群谱及药敏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212例COPD患者的痰培养资料。分析痰培养病原菌的分布特征和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痰培养标本共分离出21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111株(52.36%),革兰氏阳性菌9株(4.24%),真菌92株(43.40%)。革兰氏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占比例最高(23.11%),其次为大肠埃希菌(8.02%);革兰氏阳性菌中,肺炎链球菌占比例最高(1.89%);真菌中,白色念珠菌占比例最高(40.09%)。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粘菌素100%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的耐药率为6.12%~28.57%;大肠埃希菌对美罗培南、替加环素100%敏感,对亚胺培南、厄他培南的敏感率为94.12%;克雷伯杆菌对阿米卡星、替加环素、厄他培南100%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的耐药率为11.76%~29.41%。结论: COPD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建议参照药敏试验结果给药。
2022 Vol. 28 (11): 1921-1925 [摘要] ( 62 ) HTML (1 KB)  PDF (1178 KB)  ( 110 )
       药物与临床
1926 胰岛素与唑来膦酸联合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胰岛β细胞影响分析
麦锦辉, 麦燕兴, 吴秀芹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11.034
目的: 探讨胰岛素与唑来膦酸(ZOL)联合治疗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OP)患者骨代谢、胰岛β细胞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诊治的106例T2DM合并O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予以ZOL联合阿卡波糖片治疗)与观察组(予以ZOL联合胰岛素治疗),各53例。对比碱性磷酸酶(ALP)、骨特异型碱性磷酸酶(BAP)、护骨素(OPG)、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观察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头痛、眩晕、腹胀/腹痛、皮疹。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ALP、BAP、OPG、HOMA-β、HOMA-I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LP、BAP、OPG、HOMA-β高于对照组,而HOMA-IR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出现2例、眩晕和皮疹各出现1例;对照组恶心/呕吐出现3例,头痛和腹胀/腹痛各出现1例,眩晕出现2例;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联合ZOL治疗T2DM合并OP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骨代谢和胰岛β细胞功能,且安全性高,无严重不良反应。
2022 Vol. 28 (11): 1926-1929 [摘要] ( 78 ) HTML (1 KB)  PDF (1186 KB)  ( 106 )
       文献综述
1930 树突状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吴国庆, 朱媛媛, 郭丽娟, 杨森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11.035
2022 Vol. 28 (11): 1930-1932 [摘要] ( 96 ) HTML (1 KB)  PDF (1178 KB)  ( 237 )
       病例报告
1933 CYP11B1基因c.1150C>T:p.R384X纯合突变致11β-羟化酶缺陷症1例:亚裔患者中的新突变
欧倩滢, 林乐韦华, 陈开宁, 方团育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11.036
2022 Vol. 28 (11): 1933-1936 [摘要] ( 104 ) HTML (1 KB)  PDF (1859 KB)  ( 235 )
冀ICP备17001990号-1    冀公网安备13080202000677号
版权所有 © 2016 《河北医学》杂志社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