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论文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下载中心
有英文摘要标准格式
无英文摘要标准格式
更多...
友情链接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更多...
2022年 28卷 6期
刊出日期:2022-06-30
论著
临床研究
文献综述
药物与临床
医院管理
病例报告
论著
881
RUNX1调控喉鳞状细胞癌细胞迁移侵袭的作用机制研究
丁雯钰, 常晓, 杨一飞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06.01
目的:
探究Runt相关转录因子1(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1,RUNX1)对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细胞HEp2增殖、细胞周期、凋亡及迁移侵袭的调控机制。
方法:
运用脂质体法将si-con组(转染si-con)、si-RUNX1组(转染si-RUNX1)转染至HEp2细胞;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WB)实验、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 8,CCK8)法、5-乙炔基-2' -脱氧尿苷(5-ethynyl-2' -deoxyuridine,EdU)法、流式细胞术、划痕实验、迁移侵袭(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中RUNX1的mRNA和蛋白表达,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Cyclin D-cyclin-dependent kinase,CDK4)、裂解的半胱氨酸蛋白酶(Cleaved caspase-3)、Bcl-2相关X蛋白(Bax)、B淋巴细胞瘤-2(Bcl-2)、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MMP-9、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和磷酸化(Phosphorylation,p)-AKT的蛋白表达。
结果:
与si-con组相比,si-RUNX1组细胞RUNX1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细胞增殖情况显著降低,细胞周期S期阻滞,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划痕愈合率和迁移侵袭细胞量均显著降低(P<0.05)。重要的是,干预RUNX1还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关键因子PI3K、p-AKT和p-AKT/AKT的蛋白表达。
结论:
干预RUNX1不利于HEp2细胞的存活及迁移侵袭,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性有关。
2022 Vol. 28 (6): 881-886 [
摘要
] (
175
)
HTML
(1 KB)
PDF
(2248 KB) (
211
)
887
miR-30a-5p靶向URGCP调控胃癌细胞凋亡和糖酵解的机制研究
杨勐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06.02
目的:
探究miR-30a-5p通过靶向细胞增殖调控基因4(Up-regulated gene 4/Up-regulator of cell proliferation,URG4/URGCP)对胃癌(Gastric cancer,GC)细胞凋亡和糖酵解的影响,并阐明其潜在调控机制。
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miR-30a-5p和URGCP在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和GC细胞(AGS、HGC-27和SGC-7901)中的表达。选用HGC-27细胞作为后续实验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六组,除Control组外,其他组细胞分别转染miR-NC、miR-30a-5p mimic、pcDNA-NC、pcDNA-URGCP和pcDNA-URGCP+miR-30a-5p mimic。CCK-8实验用于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用于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水平。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和乳酸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乳酸生成和ATP水平。此外,双荧光酶素报告实验用于验证miR-30a-5p和URGCP之间的靶向关系。
结果:
相比较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miR-30a-5p在GC细胞(AGS、HGC-27和SGC-7901)中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而URGCP呈现出相反的表达趋势。随后,与miR-NC组相比,miR-30a-5p mimic组GC细胞增殖能力下降(P<0.01),凋亡水平升高(P<0.01),ATP和乳酸水平降低(P<0.01)。此外,miR-30a-5p能直接靶向结合URGCP,且两者表达呈负相关。最后,相比较pcDNA-NC组,pcDNA-URGCP组GC细胞增殖能力升高(P<0.01),凋亡水平降低(P<0.01),ATP和乳酸水平升高(P<0.01)。但上述活性变化均能被过表达miR-30a-5p所逆转。
结论:
miR-30a-5p可以通过靶向URGCP基因抑制GC细胞生长和糖酵解,预示了miR-30a-5p/URGCP轴可能作为未来GC治疗的新靶点。
2022 Vol. 28 (6): 887-891 [
摘要
] (
101
)
HTML
(1 KB)
PDF
(1750 KB) (
293
)
892
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乳酸降钙素原在评估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价值
严思, 湛文世, 颜光寰, 王庭学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06.03
目的:
探究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
2
]、乳酸、降钙素原(PCT)在评估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价值。
方法:
收集本院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141例脓毒性休克患者资料,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71例和死亡组70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清P(cv-a)CO
2
、乳酸和PCT水平与死亡的关系,且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的血清P(cv-a)CO
2
、乳酸和PCT水平行ROC曲线分析。
结果:
存活组的P(cv-a)CO
2
、乳酸和PCT水平均低于死亡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脓毒性休克患者的血清P(cv-a)CO
2
、乳酸和PCT水平为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图显示,血清P(cv-a)CO
2
、乳酸和PCT水平预测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51、0.958、0.971;95%CI分别为0.901~0.980、0.910~0.984、0.928~0.992;截断值分别为5.974、5.257、9.381;灵敏度分别为87.142%、90.001%、92.861%;特异度分别为88.731%、91.552%、91.552%。
结论:
脓毒性休克患者的血清P(cv-a)CO
2
、乳酸和PCT水平较高与不良预后发生有关,且三项指标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好。
2022 Vol. 28 (6): 892-895 [
摘要
] (
92
)
HTML
(1 KB)
PDF
(1358 KB) (
113
)
896
基于4D-CT扫描的调强适形放疗联合TACE对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影响
李嘉, 颜倩英, 陈敏, 郑文滔, 温本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06.04
目的:
探讨基于四维计算机断层扫描(4D-CT)的调强适形放疗(IMRT)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期间于我院收治的70例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在全身放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对照组分别实施基于4D-CT扫描的IMRT联合TACE治疗、基于3D-CT扫描的IMRT联合TACE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疾病进展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ORR、DCR、2年生存率、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基于4D-CT扫描的IMRT联合TACE对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在延缓患者肿瘤进展方面优于基于3D-CT扫描的IMRT联合TACE。
2022 Vol. 28 (6): 896-898 [
摘要
] (
156
)
HTML
(1 KB)
PDF
(1347 KB) (
172
)
899
维生素B
12
联合拉莫三嗪对三叉神经痛大鼠CREB/BDNF通路及神经功能障碍的影响
夏克何, 李伟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06.05
目的:
探究维生素B
12
联合拉莫三嗪对三叉神经痛大鼠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通路及神经功能障碍的影响。
方法:
眶下神经慢性缩窄性伤害(ION-CCI)建立三叉神经痛大鼠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分为模型组、药物组、药物+H89组,假手术组做对应处理,每组12只。药物组口服拉莫三嗪、维生素B
12
肌肉注射处理;药物+H89组在药物组基础上侧脑室注射5μL CREB通路抑制剂H89;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口服和肌肉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处理15d。建模前、建模后第1、3、5、7、9、11、13、15天测定机械痛阈和抓脸次数;扫描电镜观察大鼠半月节、海马区形态;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半月节、海马区中p-CREB、CREB、BDNF通路蛋白水平。
结果:
建模前各组机械痛阈、抓脸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建模后模型组、药物组、药物+H89组机械痛阈、抓脸次数明显升高(P<0.05),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模型组机械痛阈降低、抓脸次数先降低后升高,药物组机械痛阈和抓脸次数逐渐稳定到一定水平,药物+H89组状况介于模型组和药物组之间。建模第15天,模型组半月节遭到明显破坏、神经纤维数量减少,海马区部分神经元出现明显的空泡变性、线粒体数量减少、体积肿胀;药物组半月节得到明显改善,海马区神经元空泡变性减轻、线粒体肿胀程度减小;药物+H89组半月节出现结构模糊现象,海马区仍出现严重的空泡变性现象、线粒体数目严重减少。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半月节、海马区p-CREB/CREB、BDNF蛋白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药物组半月节、海马区p-CREB/CREB、BDNF蛋白水平,药物+H89组半月节、海马区BDNF蛋白水平,海马区p-CREB/CREB蛋白水平升高(P<0.05);与药物组相比,药物+H89组半月节BDNF蛋白水平,半月节、海马区p-CREB/CREB蛋白水平降低(P<0.05)。
结论:
维生素B
12
联合拉莫三嗪可以有效改善神经功能障碍、激活CREB/BDNF通路,实现对三叉神经痛大鼠的保护。
2022 Vol. 28 (6): 899-903 [
摘要
] (
105
)
HTML
(1 KB)
PDF
(1574 KB) (
179
)
904
EZH2抑制剂GSK343对脑胶质瘤细胞EZH2/STAT4/IFN-γ通路及γδT细胞杀伤作用的影响
夏丽琼, 杨明华, 谢燕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06.06
目的:
探讨EZH2抑制剂GSK343对脑胶质瘤细胞Zeste基因增强子人类同源物2(EZH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4(STAT4)/干扰素-γ(IFN-γ)通路及γδT细胞杀伤作用的影响。
方法:
体外培养人脑胶质瘤细胞系U373,设置对照组(细胞正常培养,不做药物处理)和GSK343组(GSK343处理细胞)。CCK-8法检测各组U373细胞增殖情况及γδT细胞对U373细胞的杀伤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U373细胞凋亡情况;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蛋白印迹(WB)法检测各组U373细胞中EZH2、p-STAT4、IFN-γ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
随着GSK343的处理及处理浓度的升高,U373细胞增殖抑制率逐渐升高,U373细胞的GSK343半数抑制浓度(IC50)处于20-50 μmoL/L范围内,故选择50 μmoL/L作为GSK343组的最佳处理浓度进行后续实验;与对照组相比,GSK343组EZH2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p-STAT4、IFN-γ蛋白表达水平、各个时间点γδT细胞对U373细胞的杀伤活性显著升高(P<0.05),γδT细胞杀伤的形态不规则、胞质肿胀的U373细胞增多。
结论:
GSK343可抑制EZH2蛋白表达,促进STAT4蛋白磷酸化、IFN-γ蛋白表达,从而增强γδT细胞对U373细胞的杀伤作用,抑制U373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2022 Vol. 28 (6): 904-908 [
摘要
] (
83
)
HTML
(1 KB)
PDF
(1626 KB) (
233
)
909
circ_0011385和miR-330-3p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对结肠癌细胞恶性行为的影响
东金花, 吴葆华, 闫丹措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06.07
目的:
探讨结肠癌组织中circ_0011385和miR-330-3p表达情况,研究circ_0011385靶向miR-330-3p对结肠癌细胞(SW1116)恶性行为的影响。
方法:
RT-qPCR检测circ_0011385和miR-330-3p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情况,并分析circ_0011385和miR-330-3p表达水平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皮尔森相关分析确定circ_0011385和miR-330-3p表达的相关性。circ_0011385和miR-330-3p的关系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来确定。将si-circ_0011385、si-NC、si-circ_0011385+anti-miR-NC、si-circ_0011385+anti-miR-330-3p分别转染SW1116细胞,Transwell、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迁移、侵袭和凋亡。
结果:
结肠癌组织中circ_0011385呈高表达,miR-330-3p呈低表达,二者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8924)。circ_0011385和miR-330-3p表达水平与结肠癌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无相关性(P>0.05),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miR-330-3p是circ_0011385的靶基因。沉默circ_0011385表达后SW1116细胞凋亡率、miR-330-3p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细胞迁移数、侵袭数显著减少(P<0.05)。抑制miR-330-3p表达显著减弱沉默circ_0011385对SW1116细胞凋亡、迁移和侵袭的作用(P<0.05)。
结论:
沉默circ_0011385通过上调miR-330-3p表达来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并抑制其迁移和侵袭。
2022 Vol. 28 (6): 909-913 [
摘要
] (
80
)
HTML
(1 KB)
PDF
(1613 KB) (
138
)
914
外周血NLR Gal-9表达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盆腔疼痛及粘连的相关性分析
朱慧, 赵纯, 曹曦霞, 华桦, 刘娟, 徐琳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06.08
目的:
探讨分析外周血NLR、Gal-9表达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盆腔疼痛及粘连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2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住院的60例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对照组。术中按照美国剩余协会修正标准分期法(RAFS)确定患者临床分期期别,并根据疼痛程度分级法(VRS)对患者盆腔疼痛程度进行分级,按照Hobson评分法对盆腔粘黏程度进行分级。根据血常规检查结果计算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并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半乳糖凝集素-9(Gal-9)水平,分析其表达水平与患者盆腔疼痛及粘连的相关性。
结果:
观察组患者外周血NLR(2.67±0.64)、Gal-9(687.34±126.51)ng/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3±0.38)、(329.56±94.23)ng/L,差异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盆腔重度疼痛组患者外周血NLR、Gal-9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盆腔中度疼痛组和轻度疼痛组,且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盆腔重度粘黏组患者外周血NLR、Gal-9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盆腔轻度粘黏组以及无粘连组,且组间比较差异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将外周血NLR、Gal-9表达纳入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外周血NLR、Gal-9表达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情程度呈正相关关系(P<0.05)。
结论:
外周血NLR、Gal-9表达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盆腔疼痛及粘连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可通过检测其水平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早期诊断及病情程度评估提供指导依据。
2022 Vol. 28 (6): 914-917 [
摘要
] (
91
)
HTML
(1 KB)
PDF
(1242 KB) (
124
)
918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不同浸润深度早期胃癌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璩辉, 丁云, 夏超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06.09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不同浸润深度早期胃癌(GC)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141例早期GC患者,根据浸润深度将患者分为黏膜层(M)组112例和黏膜下层(SM)组29例。两组均进行ESD手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胃肠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完整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随访12个月期间肿瘤复发情况,比较未复发和复发患者年龄、性别和肿瘤浸润深度等一般资料;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早期GC患者ESD术后复发的因素。
结果:
M组ESD手术中出血量、切除病灶直径、手术时间均明显低于SM组,肿瘤治愈性切除率则明显高于SM组(P<0.05);M组和SM组ESD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141例患者ESD术后复发共22例,M组ESD术后3个月至12个月的复发率均显著低于SM组(P<0.05);早期GC患者ESD术后复发与患者年龄、合并糖尿病、肿瘤浸润深度、肿瘤直径、肿瘤分化程度、手术时间和切除病灶直径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合并糖尿病、浸润深度达SM层和肿瘤低未分化均为影响早期GC患者ESD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ESD治疗肿瘤病灶浸润深度局限于M层的早期GC患者具有更好的疗效和更低的复发率,合并糖尿病、浸润深度达SM层和肿瘤低未分化均为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2022 Vol. 28 (6): 918-923 [
摘要
] (
133
)
HTML
(1 KB)
PDF
(1278 KB) (
123
)
924
早期间歇蓝光照射联合益生菌黄疸茵陈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对免疫能力黄疸指数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侍海棠, 杨婷婷, 刘静, 冯红, 殷其改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06.010
目的:
探讨早期间歇蓝光照射联合益生菌、黄疸茵陈颗粒对新生儿黄疸患儿的免疫能力、黄疸指数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8月至2020年12月期间诊治的125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进行简单随机分组为研究组63例,对照组62例,所有患儿均采用间歇蓝光照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光疗的基础上联合益生菌、黄疸茵陈颗粒治疗。评估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计算总有效率。对比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水平的变化,主要包括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同时对比两组患儿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过氧化氢酶(Catalase enzymes,CAT)等过氧化物质水平。对比两组患儿的黄疸指数水平的变化并记录两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出院时间。
结果:
经过治疗两组患儿的IgA、IgG及MDA水平均显著升高,患儿的CAT和SOD显著降低,同时治疗后研究组患儿IgA、IgG及MD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CAT和SO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的IgA、IgG、CAT、SOD、MDA水平的变化的差异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儿的黄疸指数均明显降低,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黄疸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而研究组患儿治疗后黄疸指数水平降低差值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早期间歇蓝光照射联合益生菌、黄疸茵陈颗粒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新生黄疸患儿的免疫功能状态,降低黄疸指数,减少患儿机体氧化应激损伤,促进患儿的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2022 Vol. 28 (6): 924-929 [
摘要
] (
126
)
HTML
(1 KB)
PDF
(1253 KB) (
220
)
930
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腋窝的剂量学研究
倪文婕, 王钦, 王秀楠, 侯栋梁, 孙保锦, 宋丽楠, 杨慧, 刘骁蕾, 张楠, 赵磊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06.011
目的:
评估乳腺癌保乳术后不同调强放疗技术腋窝受照的相关剂量学特点。
方法:
纳入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本院放疗科16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ESTRO指南勾画腋窝I组和II组+胸肌间淋巴引流区,分别设计以切线野为基础的逆向调强全乳计划(IMRT)或全乳+腋窝计划(IMRTn)、容积调强弧形全乳计划(VMAT)或全乳+腋窝计划(VMATn),处方剂量为50Gy/25f,记录各计划相关剂量学参数。
结果:
IMRT与VMAT计划腋窝I组Dmean分别为(33.2±7.3)Gy与(32.6±7.4)Gy(P=0.477);腋窝II组+胸肌间淋巴引流区分别为(32.4±7.5)Gy与(30.2±7.8)Gy(P<0.001)。靶区适形度:IMRTn(0.698±0.05)、IMRT(0.753±0.03),P=0.001;VMATn(0.835±0.03)、VMAT(0.857±0.04),P=0.018。IMRT、IMRTn、VMATn患肺Dmean分别为(10.3±1.2)Gy、(11.2±1.0)Gy、(10.5±0.8)Gy,P=0.040;V5分别为(33.4±3.5)%、(38.5±3.7)%、(40.5±3.1)%,P<0.001;对侧乳腺Dmean分别为(1.5±0.4)Gy、(1.7±0.7)Gy、(2.3±0.8)Gy,P=0.006。
结论:
全乳放疗时腋窝剂量不足;全乳+腋窝调强放疗能满足靶区处方剂量,正常组织受量稍有增加但均在临床剂量限制要求以下。
2022 Vol. 28 (6): 930-933 [
摘要
] (
78
)
HTML
(1 KB)
PDF
(1584 KB) (
132
)
934
C型臂X线机引导下闭合复位穿针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闭合性指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池昊天, 杨国勇, 唐晓俞, 汪志, 吴冰霜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06.012
目的:
观察C型臂X线机引导下闭合复位穿针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闭合性指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21年4月期间我院131例闭合性指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非随机同期对照及患者自愿原则进行分组,其中70例实施C型臂X线机引导下闭合复位采用穿针固定,纳入观察组,61例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复位成功率,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6个月手关节总活动度(TAM)恢复情况。
结果:
两组复位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感染、内固定松动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TAM评价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C型臂X线机引导下闭合复位穿针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对闭合性指骨骨折复位效果相当,但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更快,功能恢复更佳,并发症更少。
2022 Vol. 28 (6): 934-938 [
摘要
] (
88
)
HTML
(1 KB)
PDF
(1474 KB) (
130
)
939
膝外翻矫正情况对全膝关节置换术预后的影响
吴迪, 李嘉, 罗金伟, 吕永明, 徐丛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06.013
目的:
探讨膝外翻矫正情况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预后的影响。
方法:
纳入我院2018年1月到2021年1月我10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合并膝外翻畸形患者,均采用TKA术治疗。术后1周测量髋-膝-踝角(Hip-knee-ankle angle,HKA),根据HKA角≤3度、>3度设为正常组以及残余外翻组,分别为78例、24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年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性关节炎评分以及膝关节活动度(ROM),测量术后1年股骨角、胫骨角、髌骨倾斜角。
结果:
两组术后WOMAC评分显著低于术前,HSS评分、膝关节ROM显著增加(P<0.05),WOMAC评分、HSS评分、膝关节RO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股骨角、胫骨角、髌骨倾斜角、HKA角均显著降低(P<0.05),且术后正常组四项指标均低于残余外翻组(P<0.05)。
结论:
KOA合并膝外翻畸形TKA术后残余外翻对近期膝关节功能、疼痛等无显著影响,可考虑无需对膝外翻畸形进行完全矫正,虽然术后下肢力线恢复不及膝外翻正常者,但是否对影响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评估。
2022 Vol. 28 (6): 939-942 [
摘要
] (
85
)
HTML
(1 KB)
PDF
(1223 KB) (
232
)
943
小儿支原体肺炎血清白介素-6水平与心肌损害的相关性分析
徐丽, 张瑞, 时庆康, 吴强, 李君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06.014
目的:
分析小儿支原体肺炎(MPP)血清白介素-6(IL-6)水平与心肌损害(MD)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9年6月到2021年6月于我院收治的138例小儿MPP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进程分为MD组与无MD组,比较两组的性别、年龄、血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IL-6水平及住院时间。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各指标对MD发生的诊断价值,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全部患儿的血清IL-6水平与住院时间的关系。
结果:
全部138例患儿共发现有33例出现MD,发生率为23.9%。MD组患儿的血清CRP、PCT、CK-MB、cTnI、IL-6水平、住院时间显著高于无M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血WB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表明IL-6、CK-MB、cTnI对MD的诊断价值较高(AUC>0.9),CRP、PCT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AUC为0.7~0.9),而年龄与WBC未见明显的诊断价值(AUC<0.7)。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全部患儿的血清IL-6水平与住院天数呈正相关(r=0.328,P=0.001<0.05)。
结论:
MPP患儿的血清IL-6水平对MD的发生有潜在的诊断价值,且与住院天数有关,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2022 Vol. 28 (6): 943-945 [
摘要
] (
85
)
HTML
(1 KB)
PDF
(1219 KB) (
116
)
946
新型动态适形弧技术在周围型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魏鹏, 张爱平, 陈其超, 杨君东, 刘卫东, 叶书成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06.015
目的:
对比2种动态适形弧技术在周围型肺癌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中的剂量学差异,为临床中选取更优的放射治疗计划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15例周围型肺癌病例,分别使用传统动态适形弧技术(CDCA)和新型动态适形弧技术(MDCA)进行SBRT计划设计和评估,比较2种计划靶区的Dmax、Dmean、Dmin、适形度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梯度指数(GI)、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机器跳数和出束时间。
结果:
2种计划相比靶区的Dmean、Dmin、CI和GI等参数均有统计学意义(t=-2.766、4.774、15.791、-12.055,P<0.05)。MDCA计划与CDCA计划相比,靶区的Dmax、心脏、食管、脊髓的Dmax和机器跳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DCA计划的双肺Dmean、V13.5、V12.5、肋骨、大血管的Dmax、正常组织的Dmean均低于CDCA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12、-3.604、-2.923、-5.799、-3.943、-4.774,P<0.05)。MDCA计划出束时间高于CDCA计划(t=8.824,P<0.05)。
结论:
MDCA计划在靶区适形度、剂量梯度以及危及器官保护方法明显优于CDCA计划,推荐使用MDCA计划。
2022 Vol. 28 (6): 946-949 [
摘要
] (
94
)
HTML
(1 KB)
PDF
(1456 KB) (
271
)
950
早发性癫痫脑病患儿SCN1A CDKL5基因突变特点与临床特征
廖赵妹, 蔡思铭, 陈剑标, 吕华龙, 雷智贤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06.016
目的:
探讨早发性癫痫脑病(early-onset epileptic encephalopathy,EOEE)患儿SCN1A、CDKL5基因突变的特点,并总结其具体临床特征。
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40例早发性癫痫脑病患儿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患儿及相关家庭成员外周血,患儿外周血采用靶向二代测序技术分析患儿癫痫基因,家庭成员外周血采用sanger测序排查,并利用多重连接依赖的探针扩增技术(MultipIe ligation-dependen,probe amplification,MLPA)筛查SCN1A、CDKL5基因突变阴性患儿大片基因片段。
结果:
40例EOEE患儿中,有男性12例,女性28例,疾病发作时间为出生后6d至18个月(10.11±4.29)个月。存在23例患儿出现婴儿痉挛症,10例出现出现非特异性EOEE疾病,4例出现Dravet综合征,3例出现大田原综合征。40例患儿中共发现32例(80.00%)SCNIA、CDKL5基因突变,其中17例(42.50%)患儿SCNIA基因突变,15例(37.50%)患儿CDKL5基因突变,包括17例(42.50%)错义突变,3例(7.50%)插入突变,3例(7.50%)无义突变,3例(7.50%)剪切位点突变,6例(15.00%)微小缺失突变。在32例SCNIA、CDKL5基因突变的患儿中,有27例(84.38%)患儿首次发病出现无热惊厥,6例(18.75%)患儿伴有强直阵挛,3例(9.38%)患儿伴有全身痉挛,随着病情发展有5例(15.63%)患儿出现痉挛。32例SCNIA、CDKL5基因突变患儿中,尚无患儿具备有意义语言和独立行走能力,21例(65.63%)患儿独坐时间明显低于同年龄正常儿童,28例(87.50%)患儿具有孤独症征兆,11例(34.38%)存在手足功能低刻板和身体发育缓慢情况。
结论:
SCN1A、CDKL5基因突变相关的EOEE疾病在患儿群体中发病较早,且临床表现形式多样,将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因此,需在早期抗癫痫药物和食疗基础上探索更加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以此对症治疗。
2022 Vol. 28 (6): 950-954 [
摘要
] (
223
)
HTML
(1 KB)
PDF
(1252 KB) (
399
)
临床研究
955
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自固化磷酸钙伤椎强化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
王静, 刘佳骥, 孙彦豹, 金宝城, 徐文硕, 白冰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06.017
目的:
分析应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微创自固化磷酸钙伤椎强化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承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1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其中31例采用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单纯内固定组);30例采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微创自固化磷酸钙伤椎强化治疗(内固定强化组)。所有患者随访13~25个月,平均(15.95±0.7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
结果:
单纯固定组的手术时间小于内固定强化组(P<0.05)。两组患者在两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固定物失效的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ODI评分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内固定强化组的VAS评分、ODI评分均优于单纯内固定组(P<0.05)。影像方面,两组术后伤椎前缘压缩比、矢状位Cobb角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内固定强化组的伤椎前缘丢失量、Cobb角丢失量均小于单纯内固定组(P<0.05)。
结论:
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微创自固化磷酸钙伤椎强化治疗胸腰椎体骨折,可以减少后期伤椎前缘高度的丢失量,减少术后残余腰痛,有利于腰椎功能的恢复。
2022 Vol. 28 (6): 955-959 [
摘要
] (
101
)
HTML
(1 KB)
PDF
(1604 KB) (
131
)
960
药物涂层球囊扩张与经皮腔内球囊扩张合并支架植入术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病变患者治疗的各项临床指标的影响
张恺欣, 张明, 陈军, 王硕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06.018
目的:
研究药物涂层球囊扩张(DCB)与经皮腔内球囊扩张合并支架植入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病变(LEAOD)的效果。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3月至2022年2月入院的88例LEAOD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44例)与对照组(44例),研究组行DCB治疗,必要时行补救性支架植入术;对照组行经皮腔内球囊扩张合并支架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晚期管腔丢失(LLL)值、下肢动脉狭窄程度、下肢动脉最小管腔直径(MLD)、踝肱指数(ABI)”及术后恢复情况(恶性事件发生率、靶病变血管血运重建率、再狭窄率、Rutherford分级)。
结果:
两组术后首日A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ABI高于术后首日,且研究组术后3个月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首日LLL值、下肢动脉狭窄程度、ML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LLL值、下肢动脉狭窄程度、MLD低于术后首日,且研究组术后3个月LLL值、下肢动脉狭窄程度较对照组更低,下肢动脉MLD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恶性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靶病变血管血运重建率、再狭窄率及utherford分级≤3级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DCB用于LEAOD治疗中效果显著,可进一步改善患者动脉狭窄,提升ABI值,加速下肢动脉血流恢复,减少再狭窄与恶性事件。
2022 Vol. 28 (6): 960-963 [
摘要
] (
71
)
HTML
(1 KB)
PDF
(1240 KB) (
211
)
964
超声引导下DSN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肩胛骨骨折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李世英, 柴彬, 邵忠新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06.019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肩胛背神经(DSN)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肩胛骨骨折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3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拟行手术治疗的152例肩胛骨骨折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76例。对照组患者于全身麻醉下行肩胛骨内固定手术,观察组则采用超声引导下DSN阻滞联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血管活性药使用率、术中瑞芬太尼使用量,术后镇痛补救次数、术后开始康复锻炼时间、疼痛程度、肩关节活动度和并发症差异。
结果:
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术后镇痛补救次数、术后舒芬太尼用量、术后开始康复锻炼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均逐渐降低(P<0.05),肩关节被动前屈、后伸、内旋、外旋活动度均逐渐增加(P<0.05),观察组术后4h(T
0
)、8h(T
1
)、16h(T
2
)、24h(T
3
)、48h(T
4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
3
、术后36h(M
0
)、T
4
、术后72h(M
1
)肩关节被动前屈、后伸、内旋、外旋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超声引导下DSN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可减轻肩胛骨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缩短术后肩关节康复锻炼开始时间,增加肩关节被动活动度,且安全可靠。
2022 Vol. 28 (6): 964-967 [
摘要
] (
109
)
HTML
(1 KB)
PDF
(1241 KB) (
172
)
968
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高危因素及下肢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效果分析
张雄, 赵文静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06.020
目的:
分析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AD)的高危因素及下肢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90例老年PAD患者为病例组,另取同期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90例老年人为体检组,收集可能影响老年人发病的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AD发病因素。将病例组患者按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观察组行下肢动脉旁路移植术,对照组行腔内血管形成术,比较两组胫后和足背动脉指标、氧化应激反应[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术后不良反应。
结果:
单因素结果显示,病例组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比例明显高于体检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是老年人发生PA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治疗后,观察组胫后和足背动脉指标水平治疗前后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O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MD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6.67%vs8.89%,P<0.05)。
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是老年PAD的高危因素,下肢动脉旁路移植术对治疗老年PAD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而氧化应激反应较严重,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高。
2022 Vol. 28 (6): 968-973 [
摘要
] (
56
)
HTML
(1 KB)
PDF
(1262 KB) (
148
)
974
MRI相关定量参数与退行性肩袖撕裂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王腾辉, 杜元良, 肖天洁, 郝佳颖, 秦玮, 吴迪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06.021
目的:
探讨MRI相关的定量参数与退行性肩袖撕裂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1年7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经MRI或肩关节镜检查确诊为退行性肩袖撕裂的患者40例作为病例组,同期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MRI检查,并测量肩峰-大结节撞击指数、肩峰指数和肩胛盂倾斜度。分析两组参数的统计学差异,并对各参数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病例组患者的平均肩峰-大结节撞击指数为0.87±0.04、平均肩峰指数为0.70±0.10、平均肩胛盂倾斜度为13.11度±5.62度,对照组健康志愿者的平均肩峰-大结节撞击指数为0.84±0.05、平均肩峰指数为0.65±0.07、平均肩胛盂倾斜度为10.43度±4.92度,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64、2.301、2.179,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肩峰-大结节撞击指数与肩峰指数和肩胛盂倾斜度均呈低度正相关关系,而肩峰指数和肩胛盂倾斜度呈中度正相关关系(r=0.452、0.283、0.254,P均<0.05)。
结论:
MRI上测得的肩峰-大结节撞击指数、肩峰指数和肩胛盂倾斜度均可作为预测退行性肩袖撕裂的良好参数。
2022 Vol. 28 (6): 974-976 [
摘要
] (
76
)
HTML
(1 KB)
PDF
(2167 KB) (
162
)
977
正畸牵引拔除下颌低位阻生第三磨牙对患者张口受限情况的影响
王留宏, 杨惠, 王一霖, 程岚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06.022
目的:
研究正畸牵引拔除下颌低位阻生第三磨牙对患者张口受限情况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下颌低位阻生第三磨牙患者126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拔牙治疗,研究组给予正畸牵引拔除。统计正畸治疗前、拔牙前、拔牙后1周两组患者张口受限、疼痛、肿胀程度以及近中、远中牙槽骨密度。
结果:
研究组拔牙前、拔牙后1周张口受限、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拔牙前、拔牙后1周(P<0.05)。研究组拔牙前、拔牙后1周张口受限、疼痛评分低于正畸治疗前;拔牙后1周张口受限、疼痛评分低于拔牙前(P<0.05)。研究组拔牙后1周张口受限程度0度高于对照组,Ⅰ度低于对照组;疼痛程度-高于对照组,++低于对照组;肿胀程度-高于对照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拔牙前、拔牙后1周远中、近中牙槽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拔牙前、拔牙后1周(P<0.05)。研究组拔牙前、拔牙后1周远中、近中牙槽骨密度高于正畸治疗前;拔牙后1周远中、近中牙槽骨密度高于拔牙前(P<0.05)。
结论:
正畸牵引拔除下颌低位阻生第三磨牙能改善患者张口受限情况,缓解患者疼痛,减轻患者软组织肿胀程度,改善患者牙槽骨密度,促进患者恢复。
2022 Vol. 28 (6): 977-982 [
摘要
] (
102
)
HTML
(1 KB)
PDF
(1381 KB) (
168
)
983
热牙胶垂直加压法与iRoot SP冷侧压法行C形根管充填治疗恒牙根尖周炎疗效及对疼痛和预后的影响
尹秋蓉, 张旭凤, 吴芸菲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06.023
目的:
观察探讨热牙胶垂直加压法与iRoot SP冷测压法行C形根管充填治疗恒牙根尖周炎疗效及对疼痛和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于我院口腔科就诊的146例恒牙根尖周炎患者为观察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将入选患者分为热直压组和冷侧压组各73例,两组均进行口腔常规检查,在此基础上热直压组采用热牙胶垂直加压法进行根管填充治疗,冷侧压组采用iRoot SP冷侧压法进行根管填充治疗,比较两组充填效果、临床疗效、牙周疼痛程度、牙周指数水平及预后情况。
结果:
冷侧压组和热直压组充填效果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冷侧压组总有效率为93.15%,热直压组为82.19%,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周疼痛VAS评分的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分组与时间的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牙周疼痛程度VAS评分均呈降低趋势,且冷侧压组降低程度均明显大于热直压组(P<0.05);治疗前,冷侧压组和热直压组牙周各指数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牙周各指数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冷侧压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水平降低幅度明显大于热直压组(P<0.05);治疗后随访6个月,冷侧压组复发率(2.00%)低于热直压组(12.50%),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热牙胶垂直加压法与iRoot SP冷侧压法行C形根管充填治疗恒牙根尖周炎均具有很好的填充效果,但iRoot SP冷侧压法治疗效果更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和再次感染率,且预后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2 Vol. 28 (6): 983-987 [
摘要
] (
240
)
HTML
(1 KB)
PDF
(1245 KB) (
370
)
988
高龄孕妇子痫前期与妊娠结局的关系及钙剂联合阿司匹林对子痫前期的预防效果分析
张小峰, 刘小静, 贾秀峰, 缪韵仪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06.024
目的:
探究高龄孕妇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与妊娠结局的关系并分析钙剂联合阿司匹林对PE的预防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妇产科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进行产检和分娩的169高龄孕妇的临床资料,依据其是否发展为PE分为PE组(68例)与非PE组(101例),PE组68例患者依据是否进行钙剂联合阿司匹林干预分为干预组(37例)与未干预组(31例),对比PE组与非PE组单胎活产、分娩孕周与新生儿体重差异以及不同分组孕妇的妊娠结局。
结果:
PE组分娩孕周、新生儿体重均显著低于非PE组,P<0.05;PE组早产、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率均高于非PE组,P<0.05;未干预组早产、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率均高于干预组,P<0.05。
结论:
PE对于高龄孕妇妊娠结局有明显的不良影响,对于高龄PE孕妇口服钙剂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能够有效改善妊娠结局,降低早产儿及出现死胎的发生率,提升新生儿出生质量,获得较为理想的母婴结局。
2022 Vol. 28 (6): 988-991 [
摘要
] (
73
)
HTML
(1 KB)
PDF
(1236 KB) (
131
)
99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经PCI治疗术后6个月内再入院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尹育华, 张金龙, 郝璐璐, 刘景华, 崔燕玲, 张莎莎, 李新华, 谷寅煜, 王艳春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06.025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6个月内再入院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为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提供可靠依据。
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5月至2021年11月经我院诊断ACS合并糖尿病患者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300例患者,根据患者术后6个月是否发生非计划性的再入院,将其分为对照组(未再入院216例)和研究组(再入院84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年龄、既往疾病史、既往用药史、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血管病变等临床资料,分析再入院的原因以及危险因素。
结果:
研究组84例患者,再入院原因:胸痛27例(占32.14%),胸闷21例(占25.00%),急性心肌梗死为9例(占10.71%),肺部感染9例(占10.71%),不稳定性心绞痛为6例(7.14%),心衰6例(7.14%),其他6例(7.14%);再入院时间:≤30d再入院者为18例(21.43%),31~60d再入院者为30例(35.71%),≤180d再入院者为36例(42.86%);本文中300例研究对象,其中研究组为两次或者多次入院治疗的84例患者,再入院率为28.00%;单因素分析可见,两组患者的年龄、心肌梗死、心绞痛、术前空腹血糖、吸烟史、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心电图ST段改变、Gensini评分、阿司匹林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年龄(OR=1.480,95%cl:1.077~2.033)、心肌梗死(OR=4.91,95%cl:1.52~15.98)、心绞痛(OR=1.679,95%cl:1.023~2.738)、吸烟史(OR=1.001,95%cl:1.000~1.002)、LDL(OR=2.327,95%Cl:2.003~3.018)、心电图ST段改变(OR=3.81,95%cl:1.94~4.470)、Gensini评分(OR=1.580,95%Cl:1.166~2.140)均为ACS患者PCI术后6个月再入院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年龄、心肌梗死、心绞痛、吸烟史、LDL、心电图ST段改变评分、Gensini评分为ACS合并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6个月内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以积极的采用二级预防措施进行早期干预,有望减少再入院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2 Vol. 28 (6): 992-996 [
摘要
] (
87
)
HTML
(1 KB)
PDF
(1245 KB) (
139
)
997
不同核苷(酸)类似物对HBV感染孕妇病毒载量和肝功能的影响分析
陈志英, 李妍, 谷金玉, 杨超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06.026
目的:
对比分析核苷(酸)类似物替诺福韦和替比夫定在阻断乙型肝炎母婴传播中对孕妇血清病毒载量和肝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HBsAg和HBeAg双阳性,HBV DNA≥1×10
6
IU/mL的孕妇共24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是否服用抗病毒药物以及抗病毒药物的不同,分为A组(口服替诺福韦,n=123)、B组(口服替比夫定,n=85)和C组(未服用抗病毒药物,n=41)。A组和B组于孕中晚期开始服药,至分娩停药。三组新儿出生24h内注射乙型肝炎高效价免疫球蛋白100IU,乙肝疫苗按标准免疫程序接种。比较孕妇治疗前后HBV DNA水平变化和母婴阻断效果,以及孕期和产后肝功能变化情况。
结果:
分娩前,经抗病毒治疗的A组、B组和未服用抗病毒药物的C组HBV DNA总体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H =109.006,P<0.001)。分娩前,A组和B组分别有98.4%和97.7%的孕妇HBV DNA水平降至1×10
6
IU/mL以下,A组和B组孕妇的血清HBV DNA水平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前,A组和B组孕妇血清ALT、AS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低于C组(P<0.05)。产后各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
=0.215,P>0.05),且三组间血清ALT水平的总体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母婴阻断率成功率100%。C组母婴阻断成功率为97.6%。
结论:
替诺福韦和替比夫定均可有效降低乙型肝炎病毒载量,且在降低病毒载量和改善孕期肝功能上无差异;应用抗病毒药物不增加产后停药后肝炎发作风险,但无论是否应用抗病毒药物,均需密切关注产后肝功能变化。
2022 Vol. 28 (6): 997-1001 [
摘要
] (
76
)
HTML
(1 KB)
PDF
(1250 KB) (
124
)
药物与临床
1002
顺尔宁联合信必可都保对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
张启龙, 马艳梅, 马红红, 高隆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06.027
目的:
探讨顺尔宁联合信必可都保对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应用效果。
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98例老年稳定期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全部患者均分为A、B、C三组,分别在常规对症处理的基础上给予顺尔宁(孟鲁司特钠片)、信必可都保(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顺尔宁+信必可都保,持续12周。比较三组干预前后的呼吸功能、炎症反应、疾病控制状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三组干预后的FEV1、FVC、FEV1/FVC比值、PaO
2
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aCO
2
、痰液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比例、IL-8、MPO水平、CAT问卷总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组间比较,C组FEV1、FVC、FEV1/FVC、PaO
2
、PaCO
2
、痰液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比例、IL-8、MPO水平、CAT问卷总分干预前后的差值均显著高于同期A组与B组,B组FEV1/FVC、PaO
2
、PaCO
2
、痰液中性粒细胞比例、IL-8、MPO水平干预前后的差值均显著高于同期A组(P<0.017)。C组的总有效率达到95.5%,均显著高于A组的74.2%、B组的80.3%(P<0.017)。全部患者均未出现肝肾功能损伤、心律失常、骨骼肌震颤等严重并发症,三组患者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给予对症处理后均痊愈,未影响治疗进程。
结论:
顺尔宁联合信必可都保能显著改善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的症状、呼吸功能与气道炎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2 Vol. 28 (6): 1002-1006 [
摘要
] (
160
)
HTML
(1 KB)
PDF
(1228 KB) (
169
)
1007
地西泮对高热惊厥复发患儿热退发热和惊厥复发免疫球蛋白水平和血清NSE水平的影响
张静, 王凤娟, 孙岩妍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06.028
目的:
分析地西泮对高热惊厥复发患儿热退、发热和惊厥复发、免疫球蛋白水平和血清NSE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200例惊厥患儿,简单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和试验组(给予地西泮+一般治疗),两组各100例。记录两组高热惊厥复发患儿热退、发热和惊厥复发、免疫球蛋白水平和血清NSE水平情况。
结果:
经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体温在不同组间、时间及组间与时间交互作用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相比,治疗前1d及治疗后3周IgG水平及IgA水平均无明显不同(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1d及治疗后3周IgG水平及IgA水平比较,均无明显不同(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血清NSE含量比较,均无明显不同(P>0.05)。两组治疗后3周血清NSE含量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治疗后血清NSE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出现发热复发10例,惊厥复发7例;试验组出现发热复发2例,惊厥复发0例。两组患儿发热复发及惊厥复发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5.674,7.254;P<0.05)。
结论:
地西泮可提升高热惊厥复发患儿的临床疗效,减轻临床症状,该疗法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免疫功能无明显改善。
2022 Vol. 28 (6): 1007-1010 [
摘要
] (
80
)
HTML
(1 KB)
PDF
(1233 KB) (
117
)
1011
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肝切除术老年患者脑氧饱和度及术后认知的影响
郭云飞, 魏雯欣, 胡楠楠, 李明辉, 李建玲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06.029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肝切除术老年患者脑氧饱和度及术后认知的影响。
方法:
选取拟行腹腔镜肝切除术的老年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空白组,每组50例。试验组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2ug·kg
-1
·h
-1
,维持至手术结束前30min。空白组以同样方式泵注等量0.9%生理盐水。记录患者入室(T
0
)、切皮(T
1
)、开始切肝(T
2
)、切肝完成(T
3
)、术毕(T
4
)的MAP、HR。持续监测局部脑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rSO
2
),计算术中rSO
2
平均值(rSO
2
)、术中rSO
2
最小值(rSO
2min
)、rSO
2
较基础值下降的最大百分比(rSO
2%max
)。分别于术前1d、术后第1、3、7天进行MMSE评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isfunction,POCD)的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记录两组患者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恢复期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试验组在T
2
、T
3
的MAP明显高于空白组,HR明显低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
2
~T
4
时间点,试验组rSO
2%max
明显低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rSO
2min
和rSO
2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POCD发生率明显少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较空白组明显减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麻醉恢复期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
结论:
右美托咪定能维持患者循环系统的稳定,使脑氧处于供需平衡状态,不影响恢复质量,术后并发症少,对术后认知功能无影响,降低POCD发生率。
2022 Vol. 28 (6): 1011-1015 [
摘要
] (
83
)
HTML
(1 KB)
PDF
(1259 KB) (
131
)
1016
联用磷酸肌酸钠和曲美他嗪对急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心脏结构改变和心脏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张惠文, 周铭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06.030
目的:
探讨联用磷酸肌酸钠和曲美他嗪对急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心脏结构改变和心脏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106例急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简单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传统药物治疗)和试验组(常规药物治疗+磷酸肌酸钠+曲美他嗪),两组各53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心胸比、心脏血清学指标、左心室结构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
相比对照组,试验组治疗后心胸比、左心室舒张末期末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血清B型钠尿肽(BN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丙二醛均明显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均明显提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在传统药物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磷酸肌酸钠和曲美他嗪可有效改善急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心脏结构改变和心脏血清学指标,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且二者联用安全可靠。
2022 Vol. 28 (6): 1016-1019 [
摘要
] (
85
)
HTML
(1 KB)
PDF
(1234 KB) (
113
)
1020
丁苯酞序贯联合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sdLDL-C Annexin A2 Hcy及预后的影响
吴云虹, 周辉, 陈薇, 林雅明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06.031
目的:
分析丁苯酞序贯联合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mall dense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sdLDL-C)、膜联蛋白A2(Annexin A2)、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以简单随机法分别纳入丁苯酞组、对照组,各74例,均行常规综合治疗及静脉溶栓,丁苯酞组加用丁苯酞序贯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血清sdLDL-C、Annexin A2、Hcy水平变化,并根据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变化评价其预后。
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血清sdLDL-C、Hcy均较治疗前下降,Annexin A2均较治疗前升高;丁苯酞组治疗4周后血清sdLDL-C、Hcy、Annexin A2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BI指数均较治疗前升高;丁苯酞组治疗12周后NIHSS评分、BI指数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丁苯酞组、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46%、10.81%,组间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在静脉溶栓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序贯治疗,不仅能够调节急性脑梗死患者sdLDL-C、Annexin A2、Hcy水平,还可通过促进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恢复从而改善患者预后质量,且安全性良好。
2022 Vol. 28 (6): 1020-1023 [
摘要
] (
78
)
HTML
(1 KB)
PDF
(1240 KB) (
149
)
1024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更昔洛韦对巨细胞病毒肝炎患儿肝功能CMV DNA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
谭细妹, 杨斌, 祁云, 梁朝霞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06.032
目的:
分析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更昔洛韦对巨细胞病毒(CMV)肝炎患儿肝功能、CMV DNA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
方法:
将本院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86例CMV肝炎患儿分为对照组(n=43)和联合组(n=43)。对照组采取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联合组采取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更昔洛韦治疗,比较两组患儿肝功能、CMV DNA和T细胞亚群的差异。
结果:
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血清TBil、GGT、AST、ALT的含量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且联合组TBil和GGT的含量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少(均P<0.05)。尿CMV DNA转阴情况:联合组尿CMV DNA转阴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CD3
+
、CD4
+
及CD4
+
/CD8
+
较治疗前明显升高,CD8
+
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联合组CD4
+
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5)。
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更昔洛韦可有效减轻CMV肝炎患儿肝功能损害,促进肝功能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2022 Vol. 28 (6): 1024-1027 [
摘要
] (
79
)
HTML
(1 KB)
PDF
(1245 KB) (
169
)
1028
左西孟旦对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肾功能影响分析
张坚, 董媛, 高金霞, 王梦杰, 次玲娟, 李瑞真, 宿亚柳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06.033
目的:
分析左西孟旦对先天性心脏病(CHD)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LCOS)患儿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对肾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8月于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行CHD手术后24h内并发LCOS,且术后使用常规血管活性药仍不可改善患儿的病情,给予左西孟旦注射液治疗的患儿42例为研究对象,观察记录患儿围术期基本情况及应用左西孟旦前(T
0
)及用后24h(T
1
)、48h(T
2
)、72h(T
3
)、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收缩压(SBP)、中心静脉压(CVP)]、血液代谢指标[B型脑利钠肽水平(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cTnI)、血乳酸(Lac)]、血管活性指标[心排指数(CI)水平、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IS)]、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累积液体负荷量]变化情况。
结果:
体外循环中位时间95.3(69~133)min;主动脉阻断中位时间63.8(47~143)min;辅助循环中位时间48.9(33~115)min;气管插管中位时间99.8(60.9~164.6)h;PICU滞留中位时间10.5(6.0~15.7)d;总住院中位中位时间32.3(22.2~47.1)d;死亡1例(2.4%)。与T
0
时刻相比,T
1
~T
3
时刻患儿HR呈不断下降趋势,SBP呈不断上升趋势(P<0.05),CVP无显著差异(P>0.05)。T
1
时刻患儿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T
0
时刻(P<0.05),T
2
~T
3
时刻逐渐下降至T
0
时刻水平(P>0.05);T
1
~T
3
时刻cTnI、Lac水平低于T
0
时刻(P<0.05)。T
1
时刻患儿VIS显著高于T
0
时刻(P<0.05),T
2
~T
3
时刻逐渐下降至T
0
时刻水平(P>0.05)。T
1
~T
2
时刻患儿血Scr先呈上升趋势,T
3
时刻逐渐下降,均高于T
0
时刻(P<0.05);T
1
~T
3
时刻患儿累积液体负荷量水平低于T
0
时刻(P<0.05)。
结论:
左西孟旦可改善LCOS患儿全身组织灌注水平,增强心肌收缩能力,未出现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且对肾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有利于患儿病情恢复。
2022 Vol. 28 (6): 1028-1031 [
摘要
] (
72
)
HTML
(1 KB)
PDF
(1245 KB) (
179
)
1032
丙种球蛋白联合病毒唑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疗效及对TLR2 TLR9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李明月, 王燕, 岳敬卫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06.034
目的:
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病毒唑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的疗效及对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s 2,TLR2)、Toll样受体9(Toll-like receptors 9,TLR9)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方法:
选择本院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接诊的226例IM患儿,随机数字表法简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111例)与研究组(n=115例)。对照组接受病毒唑治疗,研究组接受丙种球蛋白联合病毒唑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临床表征缓解情况,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TLR2、TLR9 mRNA表达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3
+
、CD4
+
、CD8
+
)。
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7%,比对照组的81.08%高(P<0.05);研究组淋巴结减小时间、肝脾减小时间、咽峡炎缓解时间、退热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TLR2、TLR9 mRNA水平差值均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CD3
+
、CD4
+
、CD8
+
差值均比对照组高(P<0.05)。
结论:
对IM患儿进行丙种球蛋白联合病毒唑治疗具有较好治疗效果,可以明显降低机体TLR2、TLR9表达,提高免疫力。
2022 Vol. 28 (6): 1032-1036 [
摘要
] (
80
)
HTML
(1 KB)
PDF
(1231 KB) (
191
)
1037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何睿颖, 廖慧, 李璐娜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06.035
目的:
探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9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11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简单随机分为三组,胺碘酮组(n=38)、美托洛尔组(n=38)、联合组(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n=40),比较各组血清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水平、血管内皮功能及不良反应。
结果:
联合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50%高于胺碘酮组的78.95%、美托洛尔组的76.32%(P<0.05);治疗后三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ET-1)、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丙二醛(MDA)水平比治疗前均明显下降,血清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水平均明显上升,且联合组上述指标下降或上升幅度均明显大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胺碘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79%,美托洛尔组18.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更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其氧化应激反应及血管内皮功能,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2022 Vol. 28 (6): 1037-1040 [
摘要
] (
80
)
HTML
(1 KB)
PDF
(1239 KB) (
134
)
1041
阿替普酶联合小剂量替罗非班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细胞因子NIHSS评分的影响
符金岛, 杨辉, 王英霞, 徐晶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06.036
目的:
探析阿替普酶(rt-PA)联合小剂量替罗非班对急性脑梗死(AIS)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NIHSS)的影响。
方法:
145例AIS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三组,即联合组(n=49),阳性对照组(n=48),阴性对照组(n=48),阴性对照组予常规治疗,阳性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rt-PA治疗,联合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rt-PA联合小剂量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三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颈动脉斑块积分(Crouse积分),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7(IL-1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安全性指标,于入院当天、疗程结束后行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表评分(ADL)评价神经功能和自理能力,并以疗程结束3个月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进行预后判定,≤1分为预后良好,≥2分为预后不良,比较各组预后良好率。
结果:
疗程结束后,三组C-IMT、Crouse积分、血清hs-CRP、IL-17、VEGF水平及NIHSS评分较入院当天明显降低,而ADL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联合组入院当天至疗程结束后上述指标差值均大于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三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疗程结束3个月后mRS评分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rt-PA联合小剂量替罗非班治疗AIS,能有效降低患者C-IMT、Crouse积分、血清hs-CRP、IL-17、VEGF水平及NIHSS评分,并提高ADL评分,促进患者预后改善。
2022 Vol. 28 (6): 1041-1046 [
摘要
] (
86
)
HTML
(1 KB)
PDF
(1270 KB) (
138
)
文献综述
1047
PD-1/PD-L1抑制剂治疗肺癌的不良反应与中医药干预的研究现状
王旭, 侯梦雪, 胡越, 王晓玲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06.037
2022 Vol. 28 (6): 1047-1050 [
摘要
] (
108
)
HTML
(1 KB)
PDF
(1244 KB) (
232
)
医院管理
1051
河北省某三甲医院按病种收付费的实践与探讨
李景涛, 戴军霞, 张亚书, 何其慧, 王亚珍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06.038
2022 Vol. 28 (6): 1051-1053 [
摘要
] (
131
)
HTML
(1 KB)
PDF
(1658 KB) (
128
)
病例报告
1054
非综合征性耳聋一家系TECTA基因突变分析
张翠荣, 李守霞, 李书瑞, 陈丁莉, 郭祥瑞, 陈永学, 刘子甲, 张瑞敏, 宋学东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2.06.039
2022 Vol. 28 (6): 1054-1056 [
摘要
] (
189
)
HTML
(1 KB)
PDF
(1524 KB) (
330
)
冀ICP备17001990号-1
冀公网安备13080202000677号
版权所有 © 2016 《河北医学》杂志社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