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论文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下载中心
有英文摘要标准格式
无英文摘要标准格式
更多...
友情链接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更多...
2020年 26卷 10期
刊出日期:2020-10-31
论著
临床研究
临床检验
药物与临床
论著
1585
β咔啉类生物碱通过FAK/PI3K/AKT/mTOR通路对人胃癌SGC-7901荷瘤小鼠的影响
樊玉祥, 曾凡业, 张洪亮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0.10.001
目的:
探讨新疆地道药材骆驼蓬提取物β咔啉类生物碱对人胃癌SGC-7901荷瘤小鼠移植瘤组织中FAK、PI3K、AKT、mTOR、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
方法:
构建小鼠移植瘤模型,5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氟尿嘧啶组、β-咔啉类生物碱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计算抑瘤率,HE染色检测瘤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RT-PCR法检测FAK、PI3K、AKT、mTOR、BCL-2和Bax的mRNA表达,Westernblot和免疫组化法检测FAK、PI3K、AKT、mTOR、BCL-2和Bax蛋白表达。
结果:
β咔啉类生物碱中剂量和高剂量能抑制胃癌SGC-7901小鼠瘤体的生长,降低瘤重(P<0.01),其效果优于β咔啉类生物碱低剂量(P<0.05)。HE染色和TUNEL结果显示,β咔啉类生物碱处理后能破坏胃瘤细胞组织,诱导胃瘤细胞的凋亡。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法结果表明β咔啉类生物碱中剂量和高剂量能显著降低FAK、PI3K、AKT、mTOR和BCL-2蛋白表达(P<0.01),提高Bax蛋白的表达(P<0.01),其效果优于β咔啉类生物碱低剂量(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β咔啉类生物碱对胃癌的抑制作用与降低BCL-2、FAK、PI3K、AKT、mTOR蛋白表达,升高Bax蛋白表达相关,表明β咔啉类生物碱可能是一种潜在的胃癌的治疗药物。
2020 Vol. 26 (10): 1585-1590 [
摘要
] (
146
)
HTML
(1 KB)
PDF
(2151 KB) (
302
)
1591
维生素D调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新生大鼠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赵婷, 王彦梅, 王乐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0.10.002
目的:
研究维生素D(VD)及其受体(VDR)通过调节VEGF对新生大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调节作用和机制。
方法:
构建BDP模型新生大鼠,分为对照组和BDP组。培养大鼠肺上皮Ⅱ型细胞(RLE-6TN),RLE-6TN细胞分为VDR过表达(Le-VDR慢病毒感染)、VDR过表达对照组(Le-Ctrl)、VDR敲低(Sh-VDR感染)、VDR敲低对照组(Sh-Ctrl),VD单独处理,VEGF-A沉默组(siVEGF-A);Le-VDR与siVEGF-A共处理(Le-VDR+siVEGF-A);通过CCK-8检测、流式细胞术、伤口愈合检测和体外粘附检测明确VD和VDR对肺泡上皮细胞的调节作用。RTqPCR检测VDR和VEGF-A 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VDR和VEGF-A的蛋白水平。
结果:
与对照相比,BPD新生大鼠的VD水平和VDR表达降低(P<0.01);在RLE-6TN细胞中过表达VDR,细胞增殖、迁移、粘附能力增加(均P<0.01),凋亡率减少(P<0.01);细胞中敲低VDR效果相反,VD刺激后细胞凋亡被抑制,细胞增殖、迁移和粘附能力增加(P<0.05);VDR过表达正向调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P<0.05),而且VEGF-A和VDR共定位于BPD大鼠肺组织和细胞中;且BPD新生大鼠肺组织中VEGF-A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
结论:
VD通过上调VEGF-A表达抑制BPD的发展。
2020 Vol. 26 (10): 1591-1596 [
摘要
] (
142
)
HTML
(1 KB)
PDF
(2026 KB) (
296
)
1596
血清TNF-α NSE MCP-1联合检测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早期诊断价值
蒙振发, 李以萍, 谭德敏, 陈绵军, 陈军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0.10.003
目的:
检测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单核细胞炎性蛋白-1(MCP-1)水平,并探讨TNF-α、NSE、MCP-1在SAE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9月本院接收的178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未合并相关性脑病患者82例(脓毒症组),合并相关性脑病患者96例(SAE组)。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中NSE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MCP-1水平;分析TNF-α、NSE、MCP-1水平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 Ⅱ)、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的相关性;分析TNF-α、NSE、MCP-1对SAE的诊断价值。
结果:
两组患者男女比例、年龄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AE组TNF-α、NSE、MCP-1、APACHE Ⅱ、SOFA评分、28d死亡率显著高于脓毒症组(P<0.05);SAE患者血清中TNF-α与NSE、MCP-1,NSE与MCP-1均呈正相关,且TNF-α、NSE、MCP-1均与APACHE Ⅱ、SOFA评分呈正相关(P<0.05);TNF-α、NSE、MCP-1诊断SAE患者的AUC分别为0.912(95%CI: 0.869-0.954)、0.795(95%CI: 0.730-0.861)、0.869(95%CI: 0.818-0.920),截断值分别为6.289 pg/mL、8.429 ng/mL、62.265pg/mL,此时的特异性分别为86.5%、78.1%、77.1%,敏感度分别为82.9%、70.7%、79.3%;三者联合诊断SAE患者的AUC为0.978(95%CI: 0.960-0.995),特异性为88.5%,敏感度为98.8%。
结论:
TNF-α、NSE、MCP-1与SAE发生有密切联系,可能参与SAE发病机制,TNF-α、NSE、MCP-1联合检测对早期SAE的诊断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2020 Vol. 26 (10): 1596-1600 [
摘要
] (
124
)
HTML
(1 KB)
PDF
(1382 KB) (
294
)
1600
Beclin1调控的自噬在胚胎碎片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牛焕付, 牛姝方, 魏泽锋, 于春娜, 金真真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0.10.004
目的:
Beclin1调控的自噬在胚胎碎片形成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
方法:
选择2016年7月至2019年10月我院行取卵体外受精的患者240例,选取胚胎(3PN)后根据碎片含量不同,细分为如下四组:低碎片组(碎片比例<10%)、中低碎片组(25%>碎片比例≥10%)、中高碎片组(50%>碎片比例≥25%)、高碎片组(碎片比例≥50%),每组均60例。使用G2囊胚培养液对所选胚胎进行培养,使用干扰素(浓度40ng/mL)干扰36h。采用免疫印迹法定量检测Beclin1蛋白、PI3K蛋白、LC3B蛋白、mTOR蛋白、AKT蛋白含量。
结果:
干扰前后比较,四组患者Beclin1蛋白、PI3K蛋白、LC3B蛋白、mTOR蛋白、AKT蛋白含量均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扰前比较6项蛋白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低碎片组、中低碎片组、中高碎片组、高碎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扰后比较,四组患者Beclin1蛋白、PI3K蛋白、LC3B蛋白含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eclin1与PI3K、LC3B、mTOR、AKT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高比例胚胎碎片将抑制Beclin1、PI3K、LC3B、mTOR、AKT蛋白含量,Beclin1调控自噬过程可能产生干扰素类似效应,从而影响相关通道蛋白的表达。
2020 Vol. 26 (10): 1600-1604 [
摘要
] (
129
)
HTML
(1 KB)
PDF
(1197 KB) (
388
)
1604
宫颈癌患者血清Hmga1 CK19及CA125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康永军, 李敏, 张晓慧, 李慧蓉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0.10.005
目的:
研究宫颈癌患者血清中高迁移率蛋白a1(Hmga1)、细胞角蛋白(CK)19及糖类抗原(CA)125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以期为临床诊断与病情评估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确诊的70例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的临床资料,并收集同期行妇科高级别肿瘤筛查发现的4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癌前病变组)及30例健康女性(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比较三组血清中Hmga1、CK19及CA125水平,并分析其与宫颈癌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结果:
血清中Hmga1、CK19及CA125水平比较,宫颈癌组>癌前病变组>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宫颈癌组中,不同肿瘤直径、病理类型患者血清中Hmga1、CK19及CA125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而Ⅲ~Ⅳ期患者血清中Hmga1、CK19及CA125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者,中低分化患者血清中Hmga1、CK19及CA125水平明显高于高分化者,伴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中Hmga1、CK19及CA125水平明显高于无转移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宫颈癌患者血清中Hmga1、CK19及CA125水平明显升高,并与分期、分化程度、癌细胞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诊断宫颈癌及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辅助手段。
2020 Vol. 26 (10): 1604-1608 [
摘要
] (
145
)
HTML
(1 KB)
PDF
(1191 KB) (
394
)
1608
AP-2α ITGB1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李波, 伍立群, 方恋, 徐丹, 肖凤仪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0.10.006
目的:
通过检测转录因子激活蛋白-2α(AP-2α)及整合素β1蛋白(ITGB1)在宫颈鳞癌中表达水平,分析二者与宫颈鳞癌患者预后关系。
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93例宫颈鳞癌患者,另选取同期因子宫肌瘤需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93例作为对照。术中分别收集入组者宫颈鳞癌组织及正常宫颈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AP-2α、ITGB1蛋白表达水平,分析二者水平与宫颈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宫颈鳞癌患者不良预后危险因素。
结果:
宫颈鳞癌组织中AP-2α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宫颈组织,ITGB1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AP-2α、ITGB1蛋白表达水平与肌层浸润、FIGO分期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宫颈鳞癌组织中AP-2α与ITGB1蛋白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582,P<0.05)。AP-2α阳性组患者3年总生存率显著高于AP-2α阴性组患者,ITGB1阳性组患者3年总生存率显著低于ITGB1阴性组患者(P<0.05)。FIGO分期Ⅲ期、淋巴结转移、AP-2α阴性、ITGB1阳性是影响宫颈鳞癌患者不良预后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
结论:
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宫颈鳞癌组织中AP-2α表达水平降低,ITGB1表达水平升高,二者与宫颈鳞癌肌层浸润、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及患者生存率有关,是宫颈鳞癌患者不良预后独立危险因素,二者可能作为标志物用于预后评估。
2020 Vol. 26 (10): 1608-1613 [
摘要
] (
102
)
HTML
(1 KB)
PDF
(1408 KB) (
326
)
1613
抗支糖浆联合糖皮质激素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模型大鼠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郭鑫, 诸葛姝芮, 齐旭升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0.10.007
目的:
研究抗支糖浆联合糖皮质激素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模型大鼠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方法:
选择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抗支糖浆组、糖皮质激素组和联合用药组,每组10只。第1天除对照组外其余四组采用卵蛋白(OVA)加氢氧化铝腹腔注射,7d一次,共注射3次,构建大鼠哮喘模型。第21天各组雾化吸入卵蛋白,对照组用生理盐水,3次/周,30min/次。各给药组于雾化激发前30min药物预处理,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处理。激发3周后,采用HE染色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测量支气管壁厚度、平滑肌厚度。westernblot检测大鼠肺部组织IκB、NF-κB、MMP-9和VEGF蛋白表达量。
结果:
HE染色发现联合用药组能够明显改气道壁上皮组织坏死、脱落,和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状况;支气管壁和平滑肌增厚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其余四组的支气管壁和平滑肌显著增厚(P<0.05);与模型组相比,药物治疗组的组织增厚程度明显降低,联合用药组显著低于单独用药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其余四组的IκB蛋白表达明显减少,NF-κB、MMP-9和VEGF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单独用药组与联合用药组中IκB蛋白表达显著增加,NF-κB、MMP-9和VEGF表达明显降低(P<0.05),其中联合用药组的蛋白表达变化程度显著高于单独用药组(P<0.05)。
结论:
抗支糖浆联合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能够降低IκB蛋白水解,减少NF-κB蛋白释放,下调MMP-9和VEGF蛋白表达抑制咳嗽变异性哮喘模型大鼠气道重塑。
2020 Vol. 26 (10): 1613-1617 [
摘要
] (
112
)
HTML
(1 KB)
PDF
(1535 KB) (
486
)
1617
miR-335-5p和转录因子ATF2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关系研究
冉伟, 廖萍, 刘兴兰, 马晓洁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0.10.08
目的:
探究微小RNA-335-5p(miR-335-5p)和激活转录因子2(ATF2)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以及二者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72例宫颈癌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进行手术治疗的65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对照组,手术切除的宫颈癌癌组织和子宫肌瘤患者的宫颈组织作为研究所用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iR-335-5p、ATF2 mRNA、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 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TF2和MMP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析miR-335-5p、ATF2及MMP2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宫颈癌的因素;并分析miR-335-5p、ATF2及MMP2表达的相关性。
结果:
实验组中miR-335-5p、ATF2 mRNA及MMP2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ATF2和MMP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宫颈癌患者癌组织miR-335-5p、ATF2及MMP2的表达水平均与FIGO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miR-335-5p、ATF2及MMP2均是影响宫颈癌的危险因素;宫颈癌组织中miR-335-5p、ATF2和MMP2三者的表达量两两间均呈正相关(P<0.05)。
结论:
miR-335-5p、ATF2在宫颈癌组织中均呈高表达,二者与FIGO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且二者可能是影响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的生物学指标。
2020 Vol. 26 (10): 1617-1623 [
摘要
] (
82
)
HTML
(1 KB)
PDF
(1555 KB) (
477
)
1623
分泌性中耳炎血清SIL-2R水平 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检测及其相关性研究
陈璇, 历东东, 石燕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0.10.009
目的:
研究分泌性中耳炎(SOM)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SOM患者23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10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SIL-2R水平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SIL-2R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相关性。
结果:
观察组分化簇3(CD3)、分化簇4(CD4)、CD4/分化簇8(CD4/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IL-2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e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sIL-2R水平与CD3、CD4、CD4/CD8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与CD8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
结论:
SOM患者SIL-2R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2020 Vol. 26 (10): 1623-1625 [
摘要
] (
106
)
HTML
(1 KB)
PDF
(1150 KB) (
308
)
1625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心肌保护作用比较
朱彤彤, 王朝霞, 齐悦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0.10.010
目的:
分析不同剂量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术期血流动力学以及心肌保护作用。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100例医院收治行择期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芬太尼7μg/kg)、B组(舒芬太尼1μg/kg)、C组(舒芬太尼1.5μg/kg)、D组(舒芬太尼2μg/kg)各25例,观察四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5min(T0)、麻醉诱导后10min(T1)、插管后1min(T2)、插管后3min(T3)、插管后5min(T4)、插管后10min(T5)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肌肌钙蛋白(cTnI)、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
结果:
四组患者HR、MAP、cTnI、CK-MB水平的组间、时点、时点与组别的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T1时点,四组间的HR、MAP、cTnI、CK-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点,四组间的HR、MAP、CK-MB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点,四组间的MAP、cTnI、CK-MB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4时点,四组间的MAP、cTnI、CK-MB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5时点,四组间的HR、MAP、cTnI、CK-MB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相近,但舒芬太尼的心肌保护作用要高于芬太尼,且不同剂量间的作用相近,提示可降低舒芬太尼的使用量。
2020 Vol. 26 (10): 1625-1630 [
摘要
] (
92
)
HTML
(1 KB)
PDF
(1208 KB) (
294
)
1630
慢阻肺患者血清IL-17 TLR4水平与FEV1%pred mMRC分级及CAT评分的相关性
孙印, 韦海燕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0.10.011
目的:
探讨慢阻肺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水平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问卷(mMRC分级)、慢阻肺评估测试(CAT)评分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三组[慢阻肺组、健康吸烟对照(C1)组、健康不吸烟对照(C2)组]血清IL-17、TLR4水平(每组80例),分析其与FEV1%pred、mMRC分级、CAT评分的相关性。
结果:
慢阻肺组血清IL-17、TLR4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C1组及C2组),(P<0.05);C1组血清IL-17显著高于C2组,(P<0.05);C1组血清TLR4显著低于C2组,(P<0.05)。慢阻肺组血清IL-17、TLR4浓度与FEV1%pred均呈负相关(P<0.05),与mMRC分级及CAT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慢阻肺组血清IL-17与TLR4水平呈正相关(P<0.05)。
结论:
慢阻肺患者血清IL-17、TLR4水平显著上调,且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正相关。
2020 Vol. 26 (10): 1630-1633 [
摘要
] (
106
)
HTML
(1 KB)
PDF
(1169 KB) (
399
)
1634
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额入路与显微镜下经岛叶入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分析
李鹏, 张义, 杨晓, 张建辉, 郝亮, 姚志刚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0.10.012
目的:
评估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额入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
方法:
临床资料来源于我院2016年06月至2020年01月神经外科86例脑出血病例,根据手术方式的差异将病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采取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额入路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43例,采取显微镜下经侧裂血肿清除术。分析两组病例术中、术后及预后情况,以及相关数据。
结果:
经额内镜病例组的血肿清除率为89±7.3%,对照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为73±6.8%。经额内镜病例组的手术相关指标以及预后相关数据均优于经颞显微镜组。
结论:
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额入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改善患者的预后。
2020 Vol. 26 (10): 1634-1637 [
摘要
] (
82
)
HTML
(1 KB)
PDF
(1158 KB) (
282
)
1637
脑梗死急诊溶栓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探讨
任超, 赵军, 张小明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0.10.013
目的:
探索脑梗死急诊溶栓患者的预后因素及其预测价值。
方法:
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医院治疗的248例脑梗死急诊溶栓患者数据资料,按照患者神经恢复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n=104)和预后良好组(n=144)。患者均接受静脉溶栓治疗。观察并分析可能影响脑梗死急诊溶栓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并就部分因素/指标做关于预后的预测评估价值分析。
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预后不良组发病-治疗时间、糖尿病既往病史发生率、同型半胱氨酸、血糖、静脉溶栓前收缩压与预后良好组相比差距比较明显(P<0.05);多因素回归结果显示:发病-治疗时间指标、NIHSS指标、糖尿病既往病史指标、同型半胱氨酸指标、血糖指标、静脉溶栓前收缩压指标是影响脑梗死急诊溶栓患者预后不良的显著影响因素(P<0.05)。其中3个指标(同型半胱氨酸、血糖、静脉溶栓前收缩压)经ROC分析,显示其对脑梗死急诊溶栓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预测评估价值,AUC(0.95CI)分别为:0.749(0.595~0.942)、0.783(0.666~0.921)、0.678(0.548~0.839)。联合应用对脑梗死急诊溶栓患者预后的预测评估价值更高,其AUC(0.95CI)为0.819(0.637~0.996)。
结论:
影响脑梗死急诊溶栓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医师在诊治患者时需要密切关注发病-治疗时间、NIHSS、糖尿病既往病史、同型半胱氨酸、血糖、静脉溶栓前收缩压等因素。
2020 Vol. 26 (10): 1637-1642 [
摘要
] (
116
)
HTML
(1 KB)
PDF
(1252 KB) (
308
)
1642
DJ-1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疗效的关系分析
韦高猛, 唐毓金, 黄勇平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0.10.014
目的:
探讨DJ-1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疗效的关系。
方法:
收集本院2015年1月~2016年4月98例穿刺确诊为前列腺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新鲜组织,另选取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增生组织蜡块98例。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各组织中DJ-1蛋白表达水平;检测前列腺癌患者经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前后的DJ-1蛋白表达水平。χ
2
检验分析DJ-1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及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疗效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Log-rank法检验DJ-1与无生化复发生存率的关系。
结果:
前列腺增生组织的DJ-1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及前列腺癌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癌旁组织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癌旁组织DJ-1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前列腺癌组织(P<0.05)。DJ-1在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后整体阳性表达情况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比较,DJ-1阳性患者和阴性患者在Gleason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临床疗效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J-1阴性(-)、弱阳性(+)、中度阳性(++)、强阳性(+++)组3年无生化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3.33%、87.50%、74.07%、70.27%,经Log-rank检验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DJ-1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临床疗效及3年无生化复发生存率相关,对于前列腺癌患者的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
2020 Vol. 26 (10): 1642-1647 [
摘要
] (
68
)
HTML
(1 KB)
PDF
(1484 KB) (
282
)
1647
lncRNA SNHG20表达与乳腺癌放疗敏感性及预后的关系
文兰香, 覃世运, 陈丽君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0.10.015
目的:
通过检测lncRNA SNHG20在乳腺癌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中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乳腺癌放疗敏感性及患者预后关系。
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至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19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活检癌组织,另选取同期本院病理库留存的正常乳腺组织119例作为对照。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检测lncRNA SNHG20表达水平,并分析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放疗敏感性关系,Cox回归模型分析乳腺癌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lncRNA SNHG20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0.05)。乳腺癌组织中lncRNA SNHG20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辅助化疗有关(P均<0.05)。lncRNA SNHG20高表达组患者放疗后缓解率显著低于lncRNA SNHG20低表达组患者(P<0.05)。lncRNA SNHG20高表达组患者3年总生存率明显低于lncRNA SNHG20低表达组(P<0.05)。TNM分期Ⅲ期、淋巴结转移、lncRNA SNHG20高表达是影响乳腺癌患者不良预后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
结论:
lncRNA SNHG20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与乳腺癌放疗敏感性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患者总生存率有关,可能作为乳腺癌放疗敏感性及患者预后标志物,为提高乳腺癌临床治疗疗效及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2020 Vol. 26 (10): 1647-1651 [
摘要
] (
105
)
HTML
(1 KB)
PDF
(1242 KB) (
294
)
1652
慢性荨麻疹合并Hp感染患者血清总IgE ECP和HRF浓度的相关性分析
孔德华, 黄玮, 赵桂苹, 程文婷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0.10.016
目的:
分析慢性荨麻疹合并Hp感染患者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和组胺释放因子(HRF)浓度的相关性分析。
方法:
76例荨麻疹患者依据病情程度分为轻度组(13例)、中度组(38例)和重度组(25例),依据Hp感染情况分为Hp阳性组(48例)和Hp阴性组(28例),同期收集健康志愿者6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情总IgE、ECP和HRF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荨麻疹组血清总IgE、ECP和HR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荨麻疹患者重度组血清总IgE、ECP和HRF水平高于中度组及轻度组,中度组血清总IgE、ECP和HRF水平高于轻度组(P<0.05)。Hp阳性荨麻疹组血清总IgE、ECP、HRF和Hp水平高于Hp阴性荨麻疹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总IgE、ECP、HRF水平和Hp均呈正相关(P值均<0.05)。
结论:
荨麻疹感染合并Hp感染能够促进血清总IgE、ECP及HRF的表达,增加病情程度。
2020 Vol. 26 (10): 1652-1655 [
摘要
] (
103
)
HTML
(1 KB)
PDF
(1168 KB) (
314
)
临床研究
1655
加压钢板内固定和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对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临床疗效骨折愈合和并发症的影响
唐承杰, 刘晶晶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0.10.017
目的:
分析加压钢板内固定和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对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价值。
方法:
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59例股骨干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将采用传统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7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采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的87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回顾性整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情况、住院情况、骨折愈合、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
两组临床治疗优良率比较(93.06% vs 95.40%)和手术切口长度比较均无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所需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较对照组少,术后疼痛较对照组缓解更明显,随访期间较对照组而言,髋关节活动度及髋关节功能更好,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比较差异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加压钢板内固定和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均具有较好的临床有效率,但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手术情况更佳,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好,安全性更高,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20 Vol. 26 (10): 1655-1659 [
摘要
] (
99
)
HTML
(1 KB)
PDF
(1184 KB) (
265
)
1659
融合技术与Coflex植入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
葛新江, 朱宏斌, 游建军, 姜飞, 杨晨, 陆江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0.10.018
目的:
研究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Coflex植入术与全椎板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应用效果。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入院的62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划分为两个小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1例,前组选用全椎板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后组选用Coflex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与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伤口引流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研究组术后JOA评分、VAS评分、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伤口引流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依次为(22.48±2.74)分、(2.52±0.31)分、(106.43±17.62)mL、(64.89±8.48)min、(80.52±16.07)mL、(5.48±0.91)d、3.23%,对照组依次为(20.72±2.41)分、(3.06±0.64)分、(178.25±24.81)mL、(114.72±15.63)min、(136.41±25.26)mL、(8.75±1.52)d、9.68%。研究组较对照组术后JOA评分更高,VAS评分更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伤口引流量更少(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oflex植入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效果优于全椎板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安全性、有效性均较高。
2020 Vol. 26 (10): 1659-1663 [
摘要
] (
89
)
HTML
(1 KB)
PDF
(1184 KB) (
236
)
1663
腹腔镜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治疗UPJO肾积水患儿围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
周恩惠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0.10.019
目的:
研究腹腔镜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LDP)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肾积水患儿围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择本院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诊治的190例UPJO肾积水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手术分为研究组(106例)和对照组(84例),前者给予LDP术,后者给予开放肾盂成形术。观察并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并评估术后患儿肾形态和肾功能情况。
结果:
研究组患儿手术时间多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镇痛剂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66% vs 14.19%,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儿术后半年肾实质厚度、肾小球滤过率(GFR)均升高,肾体积、血肌酐(Scr)水平均降低,且术后3个月研究组升高或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半年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
LDP术治疗UPJO肾积水患儿安全有效,可减少术中出血以及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肾脏形态、肾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2020 Vol. 26 (10): 1663-1667 [
摘要
] (
105
)
HTML
(1 KB)
PDF
(1312 KB) (
331
)
1668
产前催产素使用时限与剂量对新生儿黄疸程度的影响
朱同娥, 张靖靖, 李修敏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0.10.020
目的:
分析产前催产素使用时限与剂量对新生儿黄疸程度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产科经阴分娩孕妇1320例,其中570例分娩前使用催产素记为实验组,其余750例分娩前未使用催产素记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娩出后脐血血清总胆汁酸(TBA)、新生儿出生后4d内经皮胆红素变化,记录两组新生儿黄疸发生率,同时比较实验组中各亚组(按催产素使用时限分为催产素使用1~2h组、3~4h组、4~5h组,按催产素使用剂量分为5~10U组、11~16U组、>16U组)新生儿黄疸发生率、经皮胆红素水平。
结果:
实验组产妇娩出后脐血TB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新生儿出生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经皮胆红素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及黄疸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中,催产素使用3~4h组产妇娩出的新生儿黄疸发生率及出生后4d内经皮胆红素低于催产素使用1~2h组、4~5h组产妇娩出的新生儿(P<0.05);实验组中,催产素使用剂量为5~10U组、11~16U组的产妇娩出的新生儿黄疸发生率低于16U组产妇娩出的新生儿(P<0.05);催产素使用剂量为11~16U组、>16U组产妇娩出的新生儿出生后第2天、第3天、第4天经皮胆红素高于5~10U组产妇所娩出的新生儿(P<0.05)。
结论:
产前应用催产素可能增加新生儿黄疸风险,尤其是催产素使用剂量>16U的产妇新生儿黄疸发生率高,催产素使用时限控制在3~4h、使用剂量为11~16U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最小。
2020 Vol. 26 (10): 1668-1673 [
摘要
] (
141
)
HTML
(1 KB)
PDF
(1193 KB) (
444
)
1673
缝合法单双电凝与超声刀止血对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患者卵巢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张雪刚, 刘琴, 陆小娟, 伍亚伟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0.10.021
目的:
探究缝合法、单、双电凝与超声刀止血对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患者卵巢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133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在常规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切除术中所采取的止血方式分为缝合组(36例)、单极电凝组(32例)、双极电凝组(30例)、超声刀组(35例)。观察四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的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 、窦状卵泡计数( sinusoidal follicle count,AFC)水平,并在12个月后随访记录患者月经改变和妊娠结局。
结果:
术后1、3、6、12个月四组患者的卵泡刺激素(FSH) 水平均逐渐升高,且术后12个月缝合组FSH水平显著低于超声组、单极电凝组、双极电凝组(P<0.05);术后1、3、6、12个月单极电凝组FSH水平显著高于超声刀组,且显著低于双极电凝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个月所有患者窦状卵泡计数(AFC)水平降低,术后3、6、12个月逐渐升高,组内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缝合组患者自然妊娠例数为30例(83.33%),显著高于单极电凝组、双极电凝组和超声刀组,存在统计学差(P<0.05);缝合组患者月经异常例数为3例(8.33%),显著低于单极电凝组、双极电凝组和超声刀组,存在统计学差(P<0.05)。
结论:
单极电凝、双极电凝和超声刀止血都会对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的卵巢功能产生较大伤害,严重影响预后效果,可采用缝合止血方式保护卵巢正常血运和储存功能。
2020 Vol. 26 (10): 1673-1677 [
摘要
] (
112
)
HTML
(1 KB)
PDF
(1193 KB) (
389
)
1677
罗哌卡因椎管内麻醉复合舒芬太尼在初产妇分娩镇痛中的应用
张剑波, 苏然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0.10.022
目的:
探究罗哌卡因椎管内麻醉复合舒芬太尼在初产妇分娩镇痛当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到2018年7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初产妇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复合组,每组50例初产妇,对照组产妇进行罗哌卡因椎管内麻醉,复合组患者进行罗哌卡因椎管内麻醉复合舒芬太尼。对两组产妇的麻醉指标,产程时间,麻醉前和麻醉后5min、30min、60min和90min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比较,分娩方式比较以及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复合组产妇的镇痛起效时间(7.13±1.97)min、完全阻滞时间(12.59±2.34)min明显短于对照组(16.45±2.14)min、(24.56±2.81)min,镇痛持续时间(153.43±26.57)min明显长于对照组(106.35±31.27)min;复合组产妇的第一产程时间(414.75±176.73)min、第二产程时间(32.12±8.56)min和第三产程时间(6.71±1.47)min均短于对照组(532.26±207.34)min、(46.86±10.47)min、(10.13±2.69)min;麻醉后,两组产妇的疼痛状况都有多缓解,但是复合组产妇麻醉后5min、30min、60min和90min的疼痛程度(3.68±0.41)分、(2.56±0.33)分、(1.64±0.22)分、(1.57±0.2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76±0.49)分、(3.14±0.32)分、(2.58±0.24)分、(2.46±0.23)分;复合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86.00%明显高于对照组62.00%(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罗哌卡因椎管内麻醉复合舒芬太尼对初产妇分娩镇痛的效果较好,可以快速起效,缩短完全阻滞时间,延长镇痛持续时间,缩短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和第三产程时间,减轻产妇的疼痛程度,提高自然分娩率。
2020 Vol. 26 (10): 1677-1682 [
摘要
] (
83
)
HTML
(1 KB)
PDF
(1204 KB) (
272
)
1682
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在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分析
吴清, 唐荣, 陈刚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0.10.023
目的:
探讨阴腹超声联合在异位妊娠(EP)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拟诊为EP的11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阴、腹超声检查。评估阴道超声、腹部超声单独或联合检查诊断结果,计算诊断效能,对比联合检查和单独检查对各类型EP的诊断准确率,分析阴道超声、腹部超声的图像。
结果:
①阴道超声灵敏度、准确率均高于腹部超声(P<0.05),联合检查灵敏度、准确率均高于阴腹超声单独检查(P<0.05),各检查单独及联合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阴性预测值高于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单独检查(P<0.05);②与腹部超声相比,联合检查和阴道超声诊断输卵管妊娠准确率、总准确率更高(P<0.05),联合检查诊断输卵管妊娠准确率、总准确率均高于阴道超声(P<0.05);③联合检查和阴道超声诊断EP符合率均高于腹部超声(P<0.05)。
结论:
阴腹联合超声有利于提高EP诊断效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0 Vol. 26 (10): 1682-1685 [
摘要
] (
88
)
HTML
(1 KB)
PDF
(1573 KB) (
275
)
1685
TEVAR术对不同期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疗效及主动脉重塑形态的影响
李剑, 童希文, 汪坤, 廖进勇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0.10.024
目的:
比较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对不同期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D)患者治疗效果及对主动脉重塑形态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96例Stanford B型AD患者,均接受TEVAR治疗,包括慢性期62例(慢性期组)与亚急性期34例(亚急性期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手术前后真假腔直径、支架段假腔部位血栓完全吸收率、主动脉重塑率、再手术率与预后情况。
结果:
慢性期组真腔塌陷以及瘤样扩张率明显高于亚急性期组(P<0.05),完全血栓形成率明显低于亚急性期组(P<0.05);亚急性期患者术后真腔直径增大程度与假腔直径缩小程度均明显大于慢性期组(P<0.05);亚急性期组术后支架段假腔部位血栓完全吸收率及主动脉重塑率均显著高于慢性期组(P<0.05),再手术率明显低于慢性期组(P<0.05);随访发现,亚急性期组生存率明显高于慢性期组(χ
2
=4.810,P=0.028)。
结论:
相较于慢性期Stanford B型AD,亚急性期病情更稳定,且TEVAR术后真假腔恢复情况、血栓完全吸收率以及主动脉重塑形态较佳,可获得更好预后。
2020 Vol. 26 (10): 1685-1689 [
摘要
] (
110
)
HTML
(1 KB)
PDF
(1259 KB) (
362
)
1689
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治疗对脑肿瘤患者围术期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高海锋, 宋晓瑾, 董秋锋, 高大宽, 姬西团, 黄钢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0.10.025
目的:
观察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治疗对脑肿瘤患者围术期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152例脑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术式将其分为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组(研究组,n=84)和常规开颅手术组(对照组,n=68)。观察手术情况,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CS)]、日常活动能力[日常活动能力量表(ADL)]改善情况差异,观察术后1年存活率及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研究组手术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时,两组患者CC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均较术前增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年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治疗脑肿瘤相较于传统开颅手术有助于改善手术情况,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日常活动能力恢复,提升安全性,有效改善预后,更具优势。
2020 Vol. 26 (10): 1689-1692 [
摘要
] (
94
)
HTML
(1 KB)
PDF
(1170 KB) (
309
)
1693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与不同剂量丙泊酚在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比较
丛露, 王珊娟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0.10.026
目的:
探究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与不同剂量丙泊酚在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行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的患者80例患者,按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的麻醉给予量分为四组,每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入室时(T0)、给药前(T1)、给药后(T2)、插管前(T3)、插管成功即刻(T4)、插管成功后3min(T5)6个时刻血流动力学指标MAP、HR、SpO
2
的变化,插管一次成功率、呼吸暂停时间、气管插管完成时间以及不良反应镇静过度、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呛咳、心动过缓的发生率。
结果: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HR、SpO
2
、MAP时间因素及时间因素和分组的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显示,各组T2、T3、T4时刻SpO
2
值明显低于T0时时刻,各组T2、T3、T4时刻MAP值明显高于T0时时刻;A组HR、SpO
2
、MAP随时间的波动小于B组,B组小于C组,C组小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插管一次成功率(70.00%)明显低于A组(95.00%)、C组(95.00%),C组呼吸暂停时间明显高于A组、B组、D组,C组气管插管完成时间明显低于A组、B组、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呼吸抑制、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D组呛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与不同剂量丙泊酚应用于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均安全有效,且以1.0μg/kg右美托咪定和0.8mg/kg丙泊酚在稳定血流动力学、提高插管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方面较为适宜。
2020 Vol. 26 (10): 1693-1697 [
摘要
] (
81
)
HTML
(1 KB)
PDF
(1176 KB) (
253
)
1698
儿童接种乙肝疫苗HBsAg高阳性率和疫苗接种的相关性临床研究
安和兵, 陈珊, 马媛媛, 张俊婷, 王书旺, 杨建宝, 杨敬芳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0.10.027
目的:
通过对0~1岁的婴幼儿接种了乙肝疫苗后2周内检测HBsAg的统计研究,阳性率接近10%,分析HBsAg低滴度阳性,且阳性率比较高是否和接种疫苗相关,并探讨其机理及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至2019年儿科病房及免疫门诊0~1岁接种乙肝疫苗的婴幼儿,接种后2周内用化学发光微粒子法检测HBsAg,检出HBsAg低滴度阳性的193例血清标本进行研究,并对这193例0~1岁婴幼儿半年后同样检测方法再复检HBsAg,统计阳性率,并对医院常用的不同批次的3支疫苗进行不同浓度稀释后用同样检测方法检测HBsAg,统计阳性结果的稀释倍数,再通过肌注疫苗后理论推算疫苗在不同阶段的婴幼儿体内的浓度,对不同类别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93例婴幼儿半年以后复检HBsAg,4例阳性,阳性率仅为2.1%,说明0~1岁接种乙肝疫苗的婴幼儿2周内检测HBsAg低滴度高阳性率和接种疫苗有直接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不同浓度疫苗HBsAg检测结果和疫苗在不同阶段婴幼儿体内浓度分析,疫苗在体内稀释浓度应该表现为阴性结果,而HBsAg低滴度高阳性率的原因可能为疫苗刺激机体产生了免疫效应有关,这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接种了乙肝疫苗的0~1岁婴幼儿出现HBsAg低滴度高阳性率和疫苗接种有相关性,大部分婴幼儿半年以后检测HBsAg转阴,有少部分未转阴的可能是和疫苗接种无关,是曾经感染了的HBV成为了乙肝携带者,通过以上研究分析,可为大夫对儿童是否感染乙肝的临床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2020 Vol. 26 (10): 1698-1701 [
摘要
] (
109
)
HTML
(1 KB)
PDF
(1168 KB) (
315
)
1702
磁共振波谱多体素及单体素在诊断低级别胶质瘤急性和亚急性期脑梗死及病毒性脑炎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白雪冬, 仇恒志, 王胜林, 邢千超, 曹振东, 曹宏伟, 万立野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0.10.028
目的:
探讨磁共振波谱(MRS)多体素及单体素在诊断低级别胶质瘤,急性和亚急性期脑梗死及病毒性脑炎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76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病毒性脑炎27例,脑梗死28例,低级别胶质瘤21例,均使用Magnetom Verio 3.0T MR行常规MR、单体素及多体素MRS检查,利用spectroscopy软件对波谱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三组病例的MRS代谢物比率。
结果:
Cho/Cr ,NAA/Cho ,NAA/Cr在低级别胶质瘤,急性和亚急性期病毒性脑炎及脑梗死方差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级别胶质瘤Cho/Cr,NAA/Cho,NAA/Cr高于脑炎组及脑梗死组(P<0.05),病毒性脑炎与脑梗死间比较Cho/Cr,NAA/Cho,NAA/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级别胶质瘤病例中有2例见Lac峰,18例见MI峰,脑梗死24例病人出现Lac峰,Cho/Cr诊断界值为2.35时,鉴别低级别胶质瘤与病毒性脑炎和脑梗死的灵敏度为90.5%,特异度为91%。
结论:
MRS多体素及单体素技术结合实行优势互补,在诊断低级别胶质瘤,急性和亚急性期脑梗死及病毒性脑炎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Cho/Cr比值对于低级别胶质瘤与急性和亚急性期病毒性脑炎和脑梗死鉴别的价值较大。
2020 Vol. 26 (10): 1702-1706 [
摘要
] (
153
)
HTML
(1 KB)
PDF
(1584 KB) (
834
)
1706
右美托咪定结合Cookgas Air-Q插管型喉罩气管插管在颈椎损伤病人全麻气道管理中的应用及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安海燕, 孙艳斌, 孙淑红, 王文玺, 张雪维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0.10.029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联合Cookgas Air-Q插管型喉罩气管插管在颈椎损伤病人全麻气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承德市中心医院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颈椎损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右美托咪定联合气管插管)和观察组(右美托咪定联合Cookgas Air-Q插管型喉罩气管插管),各60例。比较麻醉药物泵注前(T0)、注药后1min(T1)、插管即刻( T2)以及插管完成后1min(T3)时的Ramsay评分、心率、血压、认知功能、应激激素指标变化,以及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血流动力学指标(SpO
2
、HR、MAP)于T1时较T0时明显降低,T2、T3呈增加趋势,且观察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Ramsay评分于T1时较T0时明显增加,随后T2、T3时刻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患者于T2、T3时刻的Ramsay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次插管成功率、插管耐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艾司洛尔使用率、躁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于T2时较T0、T1时均明显增加,随后T3时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于T2、T3时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d MMSE评分较术前1d明显降低,术后3d、5d明显增加,且观察组于术后1d、3d的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认知障碍以及术后咽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Cookgas Air-Q插管型喉罩气管插管在颈椎损伤病人全麻气道管理中可有效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和氧化应激状态,提高首次插管成功率和耐受性,改善认知功能和镇静状态。
2020 Vol. 26 (10): 1706-1712 [
摘要
] (
107
)
HTML
(1 KB)
PDF
(1225 KB) (
340
)
1712
血清Hcy及NT-pro-BNP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海澜, 雷晓亭, 王鹏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0.10.030
目的:
探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
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70例CHF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及同期来院体检的7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超声检测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以及血清Hcy、NT-pro-BNP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Hcy、NT-pro-BNP与LVEF、LVEDD的相关性;观察组患者予以抗心衰治疗,出院后1年内随访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根据随访结果分为MACE组和非MACE组,并进行组间血清Hcy、NT-pro-BNP水平比较。
结果:
观察组LVEF小于对照组,LVEDD以及血清Hcy、NT-pro-BN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cy、NT-pro-BNP均与LVEF呈负相关(r=-0.867、-0.892,P均<0.05),与LVEDD呈正相关(r=-0.812、0.870,P均<0.05);MACE组血清Hcy、NT-pro-BNP均显著高于非MACE组(P均<0.05)。
结论:
CHF患者血清Hcy、NT-pro-BNP水平与心功能密切相关,可为预测临床预后提供依据。
2020 Vol. 26 (10): 1712-1715 [
摘要
] (
119
)
HTML
(1 KB)
PDF
(1175 KB) (
267
)
1715
lncRNA CCHE1与肺腺癌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唐荣彬, 王刚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0.10.031
目的:
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CCHE1表达与肺腺癌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行手术切除的肺腺癌患者83例,收集其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蜡块,采用qRT-PCR法检测lnc RNA CCHE1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随访患者预后情况,分析lnc RNA CCHE1表达在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结果:
肺腺癌组织中lnc RNA CCHE1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TNM分期、存在淋巴结转移及低分化程度的患者lnc RNA CCHE1表达明显高于低TNM分期、无淋巴结转移及高分化程度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nc RNA CCHE1诊断为肺腺癌的AUC为0.925(95%CI:0.876~0.974),当lnc RNA CCHE1≥29.18时,敏感度为94.0%,特异度为89.2%;入组病例死亡22例,存活61例,死亡者lnc RNA CCHE1表达为(73.15±8.45),明显高于存活者(P<0.05)。lnc RNA CCHE1高表达患者术后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32.84%(22/67),总生存率为68.66%(46/67),分别明显低于lnc RNA CCHE1低表达者(P<0.05);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及lnc RNA CCHE1水平是肺腺癌患者术后3年PFS和O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
结论:
lnc RNA CCHE1在肺腺癌组织中表达升高,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有关,可作为肺腺癌潜在的分子标志物。
2020 Vol. 26 (10): 1715-1720 [
摘要
] (
131
)
HTML
(1 KB)
PDF
(1394 KB) (
374
)
1720
血浆NT-proBNP cTnI D-D水平对急性肺栓塞发病风险的评估价值
王青松, 王珠秀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0.10.032
目的:
探讨血浆N末端B型纳尿肽原(NT-proBNP)、肌钙蛋白(cTnI)、D-二聚体(D-D)水平对急性肺栓塞(APE)发病风险的评估价值。
方法:
对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20例APE高危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APE占比,对比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患者血浆NT-proBNP、cTnI、D-D水平,分析血浆NT-proBNP、cTnI、D-D水平对APE高危是否发生APE的评估价值。
结果:
APE发生占比22.88%;发生组血浆NT-proBNP、cTnI、D-D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P<0.05);血浆NT-proBNP、cTnI、D-D水平评估是否发生APE的最佳截断点为1987.38pg/mL、75.41μg/mL和5.86mg/L,三者联合评估APE发病的特异度、AUC最高。血浆NT-proBNP、cTnI、D-D水平联合评估APE发病情况的AUC与单独评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APE患者血浆NT-proBNP、cTnI、D-D水平均升高,且血浆NT-proBNP、cTnI、D-D水平联合对APE的发生均具有理想的评估效能。
2020 Vol. 26 (10): 1720-1723 [
摘要
] (
96
)
HTML
(1 KB)
PDF
(1307 KB) (
269
)
1723
内镜下5-Fu化疗缓释粒子植入联合替吉奥治疗消化道肿瘤疗效观察
刘宪兴, 梁静波, 常番, 史连盟, 陈昂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0.10.033
目的:
观察内镜下5-Fu化疗缓释粒子植入联合替吉奥治疗消化道肿瘤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于我院收治的消化道肿瘤患者70例,根据简单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均行替吉奥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5-Fu化疗缓释粒子植入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生存质量。
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较高(χ
2
=5.285,P<0.05);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χ
2
=4.769、5.081,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疲乏情况较为轻微(Z=2.194,P<0.05),同时疲乏分值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内镜下5-Fu化疗缓释粒子植入联合替吉奥治疗消化道肿瘤可改善患者疗效,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2020 Vol. 26 (10): 1723-1727 [
摘要
] (
84
)
HTML
(1 KB)
PDF
(1480 KB) (
247
)
1727
早中孕期唐氏筛查血清标志物中位数方程的建立及其临床价值
米冬青, 宋歌, 彭园园, 孙东兰, 高虹, 张静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0.10.034
目的:
建立石家庄地区人群早孕期和中孕期唐氏综合征筛查血清标志物的中位数,探讨本地化的唐氏筛查血清指标中位数方程对筛查效率的影响并分析其临床价值。
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的28930名孕妇的早孕期和中孕期产前筛查数据,分析妊娠相关蛋白-A(PAPP-A)、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Free hCGβ)、甲胎蛋白(AFP)、游离雌三醇(uE3)、NT值等指标的软件中位数和本地中位数的差异;分别利用软件中位数和本地中位数对上述筛查数据进行唐氏综合征风险评估,比较筛查效率的差异。
结果:
1.在石家庄地区人群中,PAPP-A、Free hCGβ、uE3的浓度值中位数均高于软件自带的高加索人群的浓度值中位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的浓度值中位数在两组人群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早、中孕期产前筛查血清指标的中位数倍数(multiple of median,MoM)值中值在本地中位数方程和软件中位数方程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利用本地人群中位数方程评估21三体综合征高风险率为2.33%,检出率为94.59%;利用软件内置中位数评估21三体综合征的高风险率为2.16%,检出率为8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石家庄地区人群的早、中孕期产前筛查血清标志物中位数和软件自带的高加索人群存在显著差异;本地人群早、中孕期唐氏筛查血清标志物中位数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产筛效率;建立石家庄地区人群的早、中孕期产前筛查血清标志物中位数数据库对于本地区产前筛查工作的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020 Vol. 26 (10): 1727-1733 [
摘要
] (
125
)
HTML
(1 KB)
PDF
(1914 KB) (
311
)
1733
研究无创产前DNA诊断高龄孕妇异常核型的价值
马志慧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0.10.035
目的:
探究无创产前DNA(NIPT)诊断高龄孕妇异常核型的价值并进行分析。
方法:
选取我院从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自愿接受NIPT检测的高龄孕妇1467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外周血标本并提取胎儿的游离DNA,实施PCR扩增处理后以NIPT检测推算出患儿染色体疾病的风险。与此同时,针对NIPT检测结果为高风险的孕妇再行羊水穿刺检测。比较1467例高龄孕妇NIPT检测异常结果与羊水验证核型结果,并分析NIPT检测结果异常和羊水核型验证结果的符合率情况。比较不同年龄高龄孕妇的异常核型检出率。
结果:
1467例高龄孕妇行NIPT检测异常人数24例,其中6例提示为21三体高风险,4例提示为18三体高风险,3例提示为13三体高风险,7例提示为性染色体异常,4例提示为其他染色体异常。24例孕妇均行羊水穿刺检测,确诊胎儿染色体异常疾病人数13例,包括21三体6例,18三体3例,13三体1例,性染色体异常2例,其他染色体异常1例。剩余11例羊水验证核型正常孕妇继续妊娠。NIPT检测与羊水核型验证结果的符合率为54.17%,其中NIPT检测21三体、18三体、13三体、性染色体异常、其他染色体异常与羊水核型验证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100.00%、75.00%、33.33%、28.57%、25.00%。年龄≥40岁高龄孕妇异常核型检出率为1.82%(9/494),相较于年龄35~39岁高龄孕妇的0.41%(4/973),明显更高(P<0.05)。
结论:
NIPT检测应用于高龄孕妇中的价值尚可,对21三体、18三体的检测符合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且随着孕妇的年龄增长,NIPT的异常核型检出率越高,应予以重视。
2020 Vol. 26 (10): 1733-1738 [
摘要
] (
97
)
HTML
(1 KB)
PDF
(1199 KB) (
317
)
1738
Treg/Th17细胞失衡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关系分析
王蕊, 董彩丽, 赵云婷, 王艳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0.10.036
目的:
探讨Treg/Th17细胞失衡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期间合作医院收治的94例AA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严重程度不同分为轻型AA(mild AA,MAA)组41例和重型AA(severe AA,SAA)组53例,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reg、Th17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介素(Interleukin,IL)-10、IL-6和IL-17水平,并分析Treg/Th17细胞失衡及相关细胞因子与AA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结果:
SAA组Treg细胞水平、Treg/Th17低于对照组和MAA组,Th17水平高于对照组和MA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AA组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和MAA组,IL-6和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和MA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eg、Treg/Th17及IL-10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1= -0.604,r2= -0.661,r3= -0.611,P均<0.05),Th17、IL-6和IL-17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1=0.475,r2=0.486,r3=0.535,P<0.05);经多元Logi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Treg和Treg/Th17是不良预后(急性复发或死亡)的保护性因素(P<0.05)。
结论:
AA患者机体存在Treg/Th17细胞失衡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失衡,且Treg/Th17细胞失衡与AA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
2020 Vol. 26 (10): 1738-1742 [
摘要
] (
78
)
HTML
(1 KB)
PDF
(1193 KB) (
291
)
药物与临床
1742
盐酸安罗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张玉, 李艳芳, 张改琴, 张有为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0.10.037
目的:
观察盐酸安罗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
收集来我院就诊的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66例,均采用盐酸安罗替尼进行治疗,1次/d,12mg/次,早餐前服用,然后对盐酸安罗替尼对本病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生存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盐酸安罗替尼对本病的客观缓解率为34.8%,疾病控制率为89.4%,治疗后患者的日常生活得分、情绪控制得分、活动得分、社会/家庭生活得分和其他得分均高于治疗前,总得分(181.39±14.73)高于治疗前(160.73±12.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安罗替尼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后高血压的发生率最高,占13.6%,其次是手足综合征和甲状腺功能异常,分别占12.1%和9.1%,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6例,占9.1%。
结论:
盐酸安罗替尼对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均有一定的优势,且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为二、三线治疗失败及难治性患者提供治疗手段。
2020 Vol. 26 (10): 1742-1746 [
摘要
] (
95
)
HTML
(1 KB)
PDF
(1190 KB) (
265
)
1746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辅助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儿童体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赵昕, 何彦瑶, 田静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0.10.038
目的:
研究分析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辅助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儿童体征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228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采用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辅助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的114例患儿作为观察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114例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入院时、24h、48h以及72h不同时间段体温情况,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临床治疗疗效以及患儿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情况。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4.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入院后24h、48、72h明显低于患儿入院时体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入院后24h、48、72h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经过治疗后CD3
+
、CD4
+
、CD4
+
/CD8
+
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经过治疗后CD8
+
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经过治疗后CD3
+
、CD4
+
、CD4
+
/CD8
+
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经过治疗后CD8
+
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经过治疗后CRP、WBC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经过治疗后CRP、WB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临床效果与患儿CD3
+
、CD4
+
、CD8
+
、CD4
+
/CD8
+
免疫功能指标呈正相关关系。
结论:
选用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辅助常规药物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儿童治疗效果明显,通过增强患儿机体免疫功能对其进行有效快速降低患儿体温,进而达到治疗效果。
2020 Vol. 26 (10): 1746-1750 [
摘要
] (
159
)
HTML
(1 KB)
PDF
(1187 KB) (
324
)
1750
尼可地尔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及对冠脉微循环血清炎症指标的影响
王亚红, 肖红艳, 彭齐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0.10.039
目的:
分析ACS(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CABG(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后给予尼可地尔对TIMI分级、冠脉微循环、血清炎症指标的影响。
方法:
研究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6例ACS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43例),基础治疗组在CABG术后给予临床常规治疗,尼可地尔组在基础治疗组基础上给予尼可地尔治疗,对比两组TIMI血流分级、冠脉微循环、血清炎症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4周后尼可地尔组TIMI分级明显优于基础治疗组,尼可地尔组治疗4周后IMR、IL-6、hs-CRP、TNF-a指标均明显低于基础治疗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尼可地尔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30%)与基础治疗组(6.98%)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尼可地尔应用于ACS患者CABG术后,可有效改善冠状动脉再灌注情况,减轻炎症反应,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借鉴。
2020 Vol. 26 (10): 1750-1754 [
摘要
] (
112
)
HTML
(1 KB)
PDF
(1187 KB) (
262
)
1754
舒普深联合氨溴索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疗效及对免疫状况的影响
苏丽娜, 李文琳, 陈彩华, 庄太平, 杜积昌, 唐闻琼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0.10.040
目的:
观察使用舒普深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患儿呼吸道菌群和免疫状况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98例感染性肺炎新生儿的临床病例资料,根据药物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46)和联合组(n=52),对照组在常规吸氧、营养支持等基础上使用舒普深进行抗感染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方案上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动脉血氧分压(PaO
2
)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
)变化、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免疫球蛋白(IG)水平、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PaO
2
水平均升高,且联合组PaO
2
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PaCO
2
水平均降低,且联合组PaCO
2
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联合组气喘和肺部体征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IgM、IgA、Ig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
舒普深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动脉血气,促进临床症状消失,缩短病程。
2020 Vol. 26 (10): 1754-1758 [
摘要
] (
122
)
HTML
(1 KB)
PDF
(1188 KB) (
710
)
临床检验
1758
731例胎儿和新生儿溶血病预防性检测结果分析
马玲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0.10.041
目的:
通过预防性检测孕妇血清不规则抗体及效价,评估母婴血型不合致胎儿和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风险。
方法:
收集2015年至2019年期间送往本血站需要进行孕妇新生儿溶血病检测的血液样本731例,检测ABO和Rh等血型系统的血型,应用试管间接抗人球蛋白法检测抗体效价,分析ABO血型系统抗体效价值≥64和Rh血型系统效价值≥32的检出率与新生儿患病率的相关性。
结果:
在疑似新生儿溶血病发生的孕妇和新生儿731例血液样本中,ABO血型系统中ABO-HDFN(+)检出率为11.36%(83/731),Rh血型系统中Rh-HDFN(+)检出率为2.06%(15/731),有统计学差异(P<0.05);98例高风险HDFN孕妇中,74例新生儿溶血病,达75.51%(74/98),且抗体滴度越高,发生HDFN病风险越高,在抗体效价≥1:128时,HDFN患病率最高,新生儿出生0~3d阳性率显著高于出生第4~10天,有统计学差异(88.71% vs52.78% P<0.05)。
结论:
ABO血型系统检出率高于Rh血型系统检出率,孕妇O型检测数和检出率均最高,患病率与抗体效价值呈正比,且新生儿出生后3d内送检标本,检出较高阳性率。
2020 Vol. 26 (10): 1758-1760 [
摘要
] (
95
)
HTML
(1 KB)
PDF
(1149 KB) (
286
)
冀ICP备17001990号-1
冀公网安备13080202000677号
版权所有 © 2016 《河北医学》杂志社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