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论文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下载中心
有英文摘要标准格式
无英文摘要标准格式
更多...
友情链接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更多...
2018年 24卷 10期
刊出日期:2018-10-15
论著
临床研究
临床护理
中医中药
药物与临床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
1585
利拉鲁肽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纤维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乔慧瑛,周文青,任海燕,周茜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10.001
目的:
观察利拉鲁肽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
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利拉鲁肽低剂量组(LS组,0.09mg·kg
-1
·d
-1
)和利拉鲁肽高剂量组(HS组,0.18·kg
-1
·d
-1
),另设假手术组(6只),建模4周后,超声心动图评估大鼠心脏结构及功能,心肌Sirius-red染色法测定心肌胶原密度,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Pro caspase3、cleaved caspase3、PARP、TGF-β
1
和MMP-9表达。
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对照组LVEF、LVFS降低,LVEDd 、LVESd 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S 组 和 HS 组 LVEF、LVFS高于对照组,而LVEDd和LVESd较对照组有所下降(P<0.05),且HS组较LS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irius-red染色结果示LS组和HS组胶原纤维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S组和HS组间无明显差异;TUNEL染色结果显示LS组和HS组凋亡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Western blot结果提示LS组和HS组心肌组织TGF-β
1
、MMP-9、caspase-3和PARP蛋白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组心肌组织TGF-β
1
、MMP-9、caspase-3和PARP蛋白表达量有低于LS组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利拉鲁肽可减轻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其机制可能抑制TGF-β
1
和MMP-9表达及抗心肌细胞凋亡相关。
2018 Vol. 24 (10): 1585-1588 [
摘要
] (
116
)
HTML
(1 KB)
PDF
(1728 KB) (
154
)
论著
1589
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在OSAHS患儿中的应用及对血清免疫球蛋白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代红英,林勇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10.002
目的:
研究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儿中的应用及对血清免疫球蛋白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因扁桃体肥大而致的88例OSAHS患儿,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4例每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扁桃体切除术,观察组采取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分析两组患儿术中术后情况及术后疼痛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血清免疫球蛋白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
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的术后白膜脱落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术后1d、3d、5d、7d,观察组患儿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IgA、IgG、IgM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患儿IgA、IgG、IgM免疫球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儿的IgA、IgG、IgM免疫球蛋白水平和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IgA、IgG、IgM免疫球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D3+、CD4+、CD8+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患者的CD3+、CD4+、及CD4+/CD8+比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CD8+百分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但观察组患者在治疗1个月后的CD3+、CD4+、CD8+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和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CD3+、CD4+、及CD4+/CD8+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8+细胞百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在OSAHS患儿中应用,并不会对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与T淋巴细胞亚群造成影响,较少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较轻。
2018 Vol. 24 (10): 1589-1593 [
摘要
] (
105
)
HTML
(1 KB)
PDF
(1291 KB) (
139
)
1594
磁共振SWI序列成像与常规MRI序列对脑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
纪律,胡幸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10.003
目的:
对比研究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成像与常规MRI序列对脑海绵状血管瘤(CCM)的诊断价值。
方法:
抽取我医院2013年9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经手术证实的75例颅内CC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均行头颅MRI常规序列与SWI序列扫描检查,影像学资料完整清晰。分析SWI序列和MRI常规序列(T1WI、T2WI)对脑血管病变的显示效果。
结果:
75例颅内CCM患者总计115个病灶,幕上97个,幕下18个。以SWI序列检出病灶数目最多(115个),明显高于T1WI序列、T2WI序列检出病灶数目(分别为93个、101个)。SWI序列显示的幕上病灶最大病灶直径明显大于T1WI序列、T2WI序列(P<0.05),幕下病灶最大病灶直径差异不明显(P>0.05)。常规MRI序列显示CCM病灶周围均存在低信号环,多显示T1WI高信号,T2WI高或高低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序列未见明显强化。SWI显示病变范围较常规T1WI、T2WI序列更大,可清楚显示多发或单发斑片状低信号,伴静脉性血管畸形及合并出血,且对于常规MRI序列难以显示的CCM病灶,在SWI上亦可显示为小结节状低信号。
结论:
在显示CCM病变范围、数量及微小病灶方面SWI序列成像明显优于常规MRI序列,对CCM的定性及定量诊断具有突出的应用价值。
2018 Vol. 24 (10): 1594-1596 [
摘要
] (
59
)
HTML
(1 KB)
PDF
(1564 KB) (
211
)
1597
他克莫司联合槐杞黄颗粒对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对血清VEGF TGF-β
1
IL-1β IFN-γ的影响
周武斌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10.004
目的:
研究他克莫司联合槐杞黄颗粒对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
1
(TGF-β
1
)、白细胞介素-1β(IL-1β)、干扰素-γ(IFN-γ)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6年9月到2017年3月我院接诊收治的80例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在都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他克莫司治疗,实验组采用他克莫司联合槐杞黄颗粒治疗,共治疗12周。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VEGF、TGF-β
1
、IL-1β、IFN-γ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第4周,实验组浮肿消退时间、尿蛋白转阴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胆固醇含量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2周,实验组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组间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血白蛋白水平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VEGF、TGF-β
1
、IL-1β、IFN-γ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VEGF、TGF-β
1
、IL-1β、IFN-γ水平均下降,实验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总不良反应率15.00%,低于对照组的35.00%(P<0.05)。
结论:
他克莫司联合槐杞黄颗粒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优,可有效降低患儿血清VEGF、TGF-β
1
、IL-1β、IFN-γ水平。
2018 Vol. 24 (10): 1597-1601 [
摘要
] (
109
)
HTML
(1 KB)
PDF
(1288 KB) (
343
)
1602
阿加曲班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脑血管储备功能的影响
解建国,刘峰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10.005
目的:
探讨阿加曲班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脑血管储备功能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2例,以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种模式进行分组,对照组进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以进行阿加曲班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评分、血清BNP、CRP水平以及脑血管储备功能。
结果:
研究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阿加曲班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GCS评分、ADL评分都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研究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GCS评分、ADL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前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BNP、CRP水平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研究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BNP、CRP水平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前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脑血管储备功能无明显差距(P>0.05),治疗后研究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脑血管储备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阿加曲班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可有效加强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脑血管储备功能,改善血清BNP、CRP水平,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2018 Vol. 24 (10): 1602-1605 [
摘要
] (
122
)
HTML
(1 KB)
PDF
(3101 KB) (
433
)
1606
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肠黏膜损伤早期诊断敏感指标的变化及意义
刘海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10.006
目的:
观察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肠黏膜损伤早期诊断敏感指标的变化及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50只,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休克1h组(N=10)、休克4h组(N=10)、休克8h组(N=10)、休克16h组(N=10),每组各10只。建立大鼠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后,采用比色法来测定大鼠血清中的二胺氧化酶活性;采用光度法来测定大鼠血清中的内毒素、D-乳酸水平。切取大鼠回肠末端组织,观察组织结构病理变化。对照组大鼠与休克1h组相同时间点采集静脉血液和回肠末端组织进行检测观察。实验数据采用SAS 9.4专业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实验数据均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方差齐采用 LSD 检验,方差不齐采用 Dunnett's T3 检验。休克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采用SNK法。P<0.05 (双侧)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随着休克时间的延长,各观察组血中D-乳酸、二胺氧化酶和内毒素含量逐渐上升,且彼此之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大鼠肠上皮组织结构完整,无水肿,绒毛无脱落且形态正常。观察组大鼠中,休克1h组肠黏膜组织结构完整,肠绒毛形态不规则;休克4h组部分肠上皮脱落,局部存在水肿,无明显炎细胞浸润;休克8h组上皮组织脱落增多,局部水肿明显,固有层内可见明显炎细胞浸润;休克16h组上皮组织大面积脱落,水肿严重,固有层内炎细胞浸润较8h组更加明显。
结论:
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即发生肠屏障功能障碍,血清D-乳酸、DAO和内毒素是肠黏膜损伤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且其水平与肠黏膜组织的病理改变程度正相关。
2018 Vol. 24 (10): 1606-1609 [
摘要
] (
86
)
HTML
(1 KB)
PDF
(1830 KB) (
271
)
1610
全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早期分化型甲状腺腺癌的临床效果研究
邱洪波,唐乐,窦刚,侯娟茹,任浩敏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10.007
目的:
对比全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早期分化型甲状腺腺癌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92例早期分化型甲状腺腺癌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48)和研究组(n=44),对照组予以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予以全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应激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美容效果,及随访情况。
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24h引流量多于对照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24hVAS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中央淋巴结清扫数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12h、24h,两组CD4+、CD4+/CD8+均降低,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CD8+、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上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以上指标在术后12h、24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两组均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全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分化型甲状腺腺癌和传统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相似,但全腔镜手术具有美容、微创等优势,是具备此手术指征患者的较佳术式。
2018 Vol. 24 (10): 1610-1614 [
摘要
] (
63
)
HTML
(1 KB)
PDF
(1266 KB) (
137
)
1615
GnRH-a联合LNG-IUS对子宫腺肌症患者血清CA125 VEGF FSH LH的影响
齐进,邓晓红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10.008
目的:
研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a)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LNG-IUS)对子宫腺肌症(AM)患者血清癌抗原125(CA12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女性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的影响及疗效探究。
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进行临床治疗的子宫腺肌症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子宫切除术,观察组给予GnRH-a联合LNG-IUS治疗。分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CA125、VEGF、FSH和LH水平以及观察患者痛经、子宫体积和月经量。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3.3%)(P<0.05);观察组血清CA125、VEGF、FSH和LH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痛经评级、子宫体积和月经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26.7%(P<0.05)。
结论:
GnRH-a联合LNG-IUS治疗AM患者,有效降低患者血清CA125、VEGF、FSH和LH水平和降低痛经评级、子宫体积和月经量评分,且可减少不良反应。
2018 Vol. 24 (10): 1615-1618 [
摘要
] (
64
)
HTML
(1 KB)
PDF
(1269 KB) (
137
)
1619
镜下肺组织活检联合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帅雪芬,陈学东,魏俊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10.009
目的:
探讨镜下肺组织活检联合肿瘤标志物在肺癌中的应用。
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对2013年4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132例初诊肺部病变患者的血清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及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指标水平进行检测;同时行经电子支气管镜检查。
结果:
良性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EA、NSE、CYFRA21-1及SCC指标水平较肺癌组患者相比明显较低,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标志物四项联合检测其敏感度为80.00%,较单项检测各肿瘤指标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敏感度为90.00%,而其与四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其敏感度可提高到94.44%。各种方式的检测特异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电子支气管镜联合肿瘤标志物可以有效的提高肺癌的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18 Vol. 24 (10): 1619-1622 [
摘要
] (
91
)
HTML
(1 KB)
PDF
(1201 KB) (
110
)
1623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急性肾损伤患儿尿NGAL KIM-1表达分析
王静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10.010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急性肾损伤患儿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肾损伤分子(KIM-1)表达特点。
方法:
选择2014年4月至2017年3月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的患儿160例纳入研究,依据术后有无并发急性肾损伤(AKI)将研究病例分为AKI组和无AKI组,分别为61例和99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儿童60例设为健康组。检测三组不同时间点尿NGAL、KIM-1表达水平。
结果:
①AKI组、无AKI组和健康组尿NGAL基线水平分别为:(9.52±1.26)、(9.45±1.33)、(9.48±1.30)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h、12h、24h及48h,AKI组NGAL水平分别为:(25.17±8.72)、(40.14±16.52)、(31.17±10.64)、(30.54±11.50)ng/mL,无AKI组则分别为:(10.29±3.13)、(13.05±3.25)、(11.39±2.77)、(10.65±3.05)ng/mL。术后6h AKI组和无AKI组尿NGAL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31.315,P<0.05),两组尿NGAL随着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F
时间
=21.073,P<0.05),AKI组升高的幅度大于对照组(F
交互
=17.746,P<0.05)。②AKI组、无AKI组和健康组尿KIM-1基线水平分别为:(281.63±24.77)、(279.07±25.01)、(280.48±23.80)n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h、12h、24h及48h,AKI组KIM-1水平分别为:(313.17±35.46)、(496.16±35.21)、(613.17±43.19)、(582.33±37.13)ng/L,无AKI组则分别为:(290.69±26.14)、(294.75±27.50)、(286.32±23.34)、(283.29±21.81)ng/L。AKI组和无AKI组尿KIM-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34.827,P<0.05),两组尿KIM-1随着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F
时间
=25.031,P<0.05),AKI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F
交互
=23.847,P<0.05)。
结论:
尿NGAL、KIM-1水平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表达水平与正常儿童类似;两指标术后均有增高,但并发AKI者在更显著,可尝试用于该类患儿并发AKI的早期诊断。
2018 Vol. 24 (10): 1623-1626 [
摘要
] (
84
)
HTML
(1 KB)
PDF
(1262 KB) (
213
)
1627
血浆BNP水平对老年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意义
王彤,李延文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10.011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PAH)的临床表达意义。
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收治的75例老年COPD患者和30例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同龄人,年龄均≥60岁,分别记为COPD组和对照组。根据肺动脉收缩压(PASP)检测水平将COPD组分别非PAH组(PASP≤35mmHg)36例、PAH组(PASP>35mmHg)39例,将PAH组进一步分为轻度组(35mmHg<PASP≤50mmHg)14例、中度组(50mmHg<PASP≤70mmHg)15例、重度组(PASP>70mmHg)10例。观察上述不同组别COPD患者血BNP表达特点,并分析血BNP和PASP水平的内在相关性。
结果:
COPD组血BNP、PAS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合并PAH组血BNP、PASP水平高于非PAH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中度、重度PAH亚组血BNP、PASP水平相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eson直线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排除性别、年龄因素后,血BNP、PAS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
结论:
老年COPD患者血BNP呈异常升高状态,且合并PAH时表现更为明显;血BNP和PAS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对帮助临床评估PAH风险、病情程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018 Vol. 24 (10): 1627-1629 [
摘要
] (
90
)
HTML
(1 KB)
PDF
(1260 KB) (
400
)
1630
5-HT再摄取抑制剂对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和疗效的影响
杨晓钟,马雯霞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10.012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5-HT再摄取抑制剂对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和疗效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中重度抑郁症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68例)和对照组(56例)。实验组给予5-HT再摄取抑制剂(SRI)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三环类抗抑郁药进行治疗。探讨两组患者在治疗1、2和4周后的总有效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自评抑郁量表(SDS)评分差异。
结果:
实验组在治疗1、2和4周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29%、92.65%和97.05%,较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73.21%、82.14%和89.29%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实验组在治疗1、2和4周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自评抑郁量表(SDS)评分较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且远期疗效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5-HT再摄取抑制剂对抑郁症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为今后提高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2018 Vol. 24 (10): 1630-1633 [
摘要
] (
85
)
HTML
(1 KB)
PDF
(3651 KB) (
224
)
1634
慢性肾脏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干预
张力,金春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10.013
目的:
探究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CVD)的危险因素并针对性的制定干预措施,为临床早期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慢性肾脏病治疗的498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分为CVD组(192例)和非CVD组(306例),观察两组患者既往病史、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红蛋白(Hb)、血清肌酐(Se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电解质(血钾、血钙、血磷)水平、糖脂代谢、心功能、血脂等指标,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CKD患者发生CVD的危险因素。
结果:
两组患者在冠心病史、血钾、血钙、血磷、血β2微球蛋白(β2-M)、甲状旁腺激素(PTH)、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Hb、Hcy、Scr、eGFR、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Hcy、eGFR均是CK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极改善并发CVD的有关危险因素,如降压、降脂、降糖、改善Hcy水平及eGFR水平,可显著降低CKD患者发生CVD事件发生的风险,改善CKD患者预后。
结论:
对于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及血清高血脂、Hcy及eGFR的慢性肾病患者应密切观察,警惕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2018 Vol. 24 (10): 1634-1638 [
摘要
] (
88
)
HTML
(1 KB)
PDF
(2428 KB) (
150
)
1639
通脑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
朱元,常诚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10.014
目的:
探讨通脑饮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及对该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抽签法将确诊后入组的10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选择西药进行常规对症处理,观察组则此基础上服用通脑饮。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ηb、HCT、Fib、PAG、MST,血清D-D、VEGF含量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时脑血流动力学指标MPV、DBFV、MBF、VPI、RI变化情况;对比NHISS评分;两组统计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54.00%)、总有效率(94.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0.00%和78.00%),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因素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显示: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性指标ηb、HCT、Fib、PAG、MST和脑血流动力学指标MPV、DBFV、MBF、VPI、RI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ηb、HCT、Fib、PAG、MST、MPV、DBFV、MBF、VPI及RI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通脑饮治疗ACI,可有效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流动力学,加速脑组织血液循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修复,疗效确切。
2018 Vol. 24 (10): 1639-1642 [
摘要
] (
90
)
HTML
(1 KB)
PDF
(1270 KB) (
213
)
1643
23GTVS对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黄斑功能与形态的影响
祝艳妮,刘慧峰,寇张峰, 樊伟军, 祝艳妹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10.015
目的:
探讨23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手术(23GTVS)对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黄斑功能与形态的影响。
方法:
104例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52)及治疗组(n=52),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予以23GTVS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手术前后视力,眼压,角膜散光度及角膜曲率,黄斑功能与形态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术后,治疗组有效率较对照组高92.30% vs 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治疗组视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角膜散光度及角膜曲率均于术后上升,治疗组角膜散光度及角膜曲率无变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眼压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组神经上皮层水肿及黄斑下积液率和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均低于对照组3.84% vs 15.38%、7.69% vs 23.07%、(152.45±18.11) vs (162.21±20.23)μm(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9.62% vs 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23GTVS在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中的应用效果好,对黄斑功能及形态的影响较小。
2018 Vol. 24 (10): 1643-1646 [
摘要
] (
65
)
HTML
(1 KB)
PDF
(3591 KB) (
126
)
1647
术中丙泊酚麻醉维持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麻醉苏醒期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邓韦韦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10.016
目的:
探讨给予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中丙泊酚麻醉维持对患者麻醉效果、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患者87例,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2)。对照组患者术中给予七氟烷治疗,观察组术中给予丙泊酚麻醉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血糖、皮质醇、心率、动脉压、认识功能变化,记录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力恢复时间,比较治疗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皮质醇、血糖等应激反应表达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以上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动脉压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均有降低,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力恢复时间均分别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有出现拔管呛咳、躁动、恶性呕吐、苏醒延迟、寒颤等不良反应,观察组总发生率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33.33%(P<0.05)。
结论:
给予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中丙泊酚麻醉干预,可降低机体应激反应,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小,麻醉效果好,不良反应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18 Vol. 24 (10): 1647-1650 [
摘要
] (
77
)
HTML
(1 KB)
PDF
(1265 KB) (
129
)
1651
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治疗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范川,杨平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10.017
目的:
探讨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治疗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科在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门诊的抑郁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使用西酞普兰30mgQD联合奥氮平1.25~2.25mgQN治疗,对照组单用西酞普兰30mgQD治疗,并分别予以HAMD-17项抑郁量表、PSQI睡眠量表及LOTCA认知功能成套测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睡眠改善程度及认知功能评分。
结果:
研究组临床症状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早于对照组并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多项认知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
在对中重度抑郁症患者的治疗过程当中,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治疗效果较好,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2018 Vol. 24 (10): 1651-1655 [
摘要
] (
105
)
HTML
(1 KB)
PDF
(1293 KB) (
216
)
1656
参麦注射液对重症肺炎患者炎症因子影响
范晓春,屠苏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10.018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对重症肺炎患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IL-1β、IL-6、IL-10的影响。
方法:
收集本院30例重症肺炎常规治疗病例作为对照组和 3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病例作为观察组。治疗10d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IL-10的变化。
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TNF-α、IL-1β、 IL-6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IL-10较治疗前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1β、IL-6水平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IL-1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常规治疗重症肺炎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8 Vol. 24 (10): 1656-1658 [
摘要
] (
106
)
HTML
(1 KB)
PDF
(2433 KB) (
362
)
1659
钙离子增敏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失代偿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房晓伟,张小玲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10.019
目的:
探讨钙离子增敏剂(左西孟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失代偿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到2017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失代偿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住院患者97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5例和左西孟旦组52例,常规治疗组采用心力衰竭标准化药物治疗(包括利尿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洋地黄类、ACEI/ARB、β受体阻滞剂等);左西孟旦组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左西孟旦静脉泵入;两组患者均在入院24h以及治疗第7d分别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抽取清晨血浆测定NT-proBNP、生化指标(肌酐、ALT、AST),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评定两组治疗前后的NYHA心功能分级。
结果:
治疗第7天,常规治疗组与左西孟旦组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其LVEF、NT-proBNP、尿量、NYHA心功能分级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左西孟旦组较常规治疗组LVEF提高、NT-proBNP降低、尿量增加,NYHA心功能分级提高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肝肾功能,肾小球滤过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早期应用左西孟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失代偿患者,能明显提高LVEF,降低NT-proBNP、同时能增加患者的尿量,改善NYHA心功能的分级,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同时不损伤肝肾功能,安全性好。
2018 Vol. 24 (10): 1659-1663 [
摘要
] (
119
)
HTML
(1 KB)
PDF
(3969 KB) (
220
)
1664
足蹬法治疗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效果观察及对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
韩超,郑联合,张弘韬,潘健,任甲辉,李国臣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10.020
目的:
探讨足蹬法治疗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
方法:
收集2015年10月至2017年2月入院的100例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予以杠杆复位法,实验组患者则予以足蹬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一次复位成功率、复位时间、并发症、肩关节功能与生活质量。
结果:
实验组患者一次复位成功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一次复位成功时间与并发症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肩关节疼痛、日常生活能力与活动功能评分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GH、BP与VT评分组间比较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
足蹬法治疗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显著,具有借鉴意义。
2018 Vol. 24 (10): 1664-1667 [
摘要
] (
94
)
HTML
(1 KB)
PDF
(2454 KB) (
365
)
1668
MPFL 髌骨止点缝合修复法治疗合并骨软骨骨折的青少年初次髌骨脱位疗效观察
时志斌,倪建龙,樊立宏,党晓谦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10.021
目的:
回顾分析内侧髌股韧带(Medial Patellofemoral Ligament,MPFL)的髌骨止点缝合修复方法,对于合并骨软骨骨折的青少年初次髌骨脱位的治疗效果。
方法:
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2例急性初次髌骨脱位患者,男7例,女5例,年龄11~17岁(平均14±3.1岁),左侧9例,右侧3例。伤后2周内全身麻醉下行手术治疗,将骨软骨骨折复位内固定后,以两枚缝合锚钉打入髌骨内上缘,修整包含MPFL的髌骨内侧支持带,将其褥式缝合修复于髌骨内侧。对比术前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恐惧试验、髌骨外推试验,并通过Lysholm、Kujala及Tegner评分评价患侧膝关节功能。
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12~16个月(平均14.2±2.5个月),2例患者恐惧试验和髌骨外推试验均阳性,无再次脱位发生,末次随访Lysholm、Kujala及Tegner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结论:
MPFL 髌骨止点缝合修复法治疗合并骨软骨骨折的青少年初次髌骨脱位,方法简单,创伤小,近期疗效满意。
2018 Vol. 24 (10): 1668-1671 [
摘要
] (
69
)
HTML
(1 KB)
PDF
(1530 KB) (
166
)
1672
瘦素超敏C反应蛋白在糖耐量减低并睡眠障碍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刘敏,王兆鹏,冯玉梅,杨新宏,孙常铭,张萍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10.022
目的:
探讨瘦素(Lepti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糖耐量减低(IGT)并睡眠障碍中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就诊的无糖尿病史患者;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评估血糖代谢情况,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定睡眠状况;筛选出72例IGT患者,根据PSQI评分情况,IGT患者分为IGT+睡眠障碍组,IGT+非睡眠障碍组;另外选取同期糖耐量正常且无睡眠障碍者58例为对照组。测定各组hsCRP、瘦素、胰岛功能等指标。
结果:
IGT并非睡眠障碍组、IGT并睡眠障碍组FPG、2hPG、2hIns中位数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IGT并非睡眠障碍组HbA1c、HOMA-IR中位数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IGT并非睡眠障碍组、IGT并睡眠障碍组Leptin中位数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GT并睡眠障碍组hsCRP中位数水平高于IGT并非睡眠障碍组,IGT并非睡眠障碍组hsCRP中位数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IGT并睡眠障碍组PSQI中位数水平高于IGT并非睡眠障碍组及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睡眠障碍与2hPG、hsCRP呈正相关(P<0.05);高胰岛素血症、PSQI与糖耐量减低呈正相关(P<0.05)。
结论:
IGT并睡眠障碍患者hsCRP、Leptin水平明显增高,炎症反应、瘦素在睡眠障碍中发挥一定作用,可能进一步加重胰岛素抵抗,从而增加糖耐量减低的发病风险。
2018 Vol. 24 (10): 1672-1676 [
摘要
] (
115
)
HTML
(1 KB)
PDF
(1274 KB) (
270
)
1677
唐氏综合征母体血清蛋白表达特点及定量质谱测定价值分析
付久园,肖艳平,王红杰,朱艳菊,陈曦,张金环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10.023
目的:
筛选唐氏综合征母体血清蛋白标记物,分析唐氏综合征母体血清蛋白表达特点,研究定量质谱技术在唐氏综合征母体血清蛋白测定中的价值。
方法:
收集我院在2013年6月至2017年8月间接受唐氏综合征筛查孕中期女性,将胎儿确诊唐氏综合征的30例孕妇作为观察组,将30名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应用同位素标记绝对和相对定量质谱技术测定(iTRAQ技术)鉴定血清蛋白及血清蛋白相对表达量,用ELISA法验证母体血清候选蛋白含量。
结果:
iTRAQ定量质谱技术得到高可信差异蛋白26个,包括上调蛋白18个,下调蛋白8个,PANTHER软件分析显示26个蛋白涉及介导蛋白质结合功能、抗氧化活性、催化功能、结构分子活性和转运功能共5种功能;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CP和SOD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定量质谱技术能鉴别多种唐氏综合征母体血清蛋白标记物差异,其中血清过氧化物歧化酶-1蛋白、血清铜蓝蛋白有望成为唐氏综合征筛查母体血清蛋白标记物。
2018 Vol. 24 (10): 1677-1679 [
摘要
] (
71
)
HTML
(1 KB)
PDF
(1351 KB) (
174
)
1680
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归脾汤口服治疗颈心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孟爱霞,刘艳伟,邹丽英,段雪光,张学红,缪希红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10.024
目的:
观察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归脾汤口服治疗颈心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将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78例颈心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归脾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口服,以4周为1个疗程,观察各组患者早搏次数变化及SF-36生活质量评分变化,并记录两组患者是否有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早搏次数均较治疗前减少,生活质量SF-36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在早搏次数减少和生活质量SF-36评分升高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归脾汤口服能减少颈心综合征患者的早搏次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2018 Vol. 24 (10): 1680-1683 [
摘要
] (
74
)
HTML
(1 KB)
PDF
(1250 KB) (
210
)
临床研究
1684
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对老年新发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分析
徐鑫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10.025
目的:
观察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对老年新发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用药选择提供数据支持。
方法:
纳入并分析2015年至2016年我院收治的老年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二甲双胍联合地特胰岛素)及对照组(二甲双胍)。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脂(TG)、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10(IL-10)、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的改变。
结果:
共纳入观察组45例,对照组50例。治疗后,两组患者HbA1c及HOMA-IR均显著降低(P<0.05),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HOMA-β均显著升高(P<0.05),而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水平(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G、TC及LDL-C水平均降低(P<0.05),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IL-10水平比均未见显著改变(P>0.05)。经治疗,两组IL-8及TNF-α水平均降低(P<0.05),同时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在老年新发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独使用二甲双胍。
2018 Vol. 24 (10): 1684-1687 [
摘要
] (
95
)
HTML
(1 KB)
PDF
(1275 KB) (
176
)
1688
跗骨窦小切口联合手法整复对跟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郎跃忠,黄永丰,闫飞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10.026
目的:
分析跗骨窦小切口联合手法整复对跟骨骨折患者踝后足功能及骨折愈合的影响。
方法:
将2011年12月至2016年1月进行手术治疗的66例跟骨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传统组31例,观察组35例,传统组采用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观察组采用跗骨窦小切口联合手法整复,术后均随访3~24个月。观察比较两组疗效,术后跟骨宽度、Bohler角和Gissane角,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切口皮缘坏死、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显著高于传统组;观察组术后跟骨宽度、Bohler角和Gissane角均显著优于传统组;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传统组;术后传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
结论:
与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相比,跗骨窦小切口联合手法整复治疗跟骨骨折,更有利于患者踝后足功能恢复和骨折愈合,可作为跟骨骨折的首选手术方案。
2018 Vol. 24 (10): 1688-1691 [
摘要
] (
82
)
HTML
(1 KB)
PDF
(1466 KB) (
309
)
1692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与常规手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疗效比较
李莉红,白璐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10.027
目的:
比较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与常规手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疗效。
方法:
将86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采取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两组各43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指标、临床生化指标的差异。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4周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评分、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
2
)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均P<0.01);而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症状指标的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研究组治疗后1个月血小板(PLT)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而对照组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均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抗凝血酶活性(AT:A)、蛋白C活性(PC:A)、凝血因子Ⅴ活性(FV:C)指标的组间和组内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对照组治疗后凝血因子Ⅱ活性(FⅡ:C)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而研究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
结论: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与常规手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治疗均能起到良好的临床疗效,但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更能够改善患者凝血系统。
2018 Vol. 24 (10): 1692-1695 [
摘要
] (
56
)
HTML
(1 KB)
PDF
(1271 KB) (
112
)
1696
三种方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疗效及对女性卵巢功能的影响
李睿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10.028
目的:
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及经腹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疗效及对女性卵巢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阴式子宫切除术(阴式组)、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腔镜组)和经腹子宫切除术(经腹组)各20例。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各指标,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的E
2
、FSH、LH水平、卵巢功能评分、总体性功能评分变化情况,统计围绝经期症状及性生活障碍发生率。
结果:
阴式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总费用明显少于经腹组,且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总费用明显少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三组患者的E
2
水平均显著降低,而FSH及LH水平显著升高,三组患者的E
2
、FSH及LH水平存在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卵巢功能评分均升高,而总体性功能评分均降低,且阴式组、腔镜组的总体性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经腹组(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的围绝经期症状及性生活障碍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三种方式子宫切除术均会对患者卵巢功能造成一定负面影响,阴式子宫切除术对患者临床效果较好,对患者的卵巢功能影响较小。值得推广。
2018 Vol. 24 (10): 1696-1700 [
摘要
] (
85
)
HTML
(1 KB)
PDF
(1292 KB) (
337
)
1701
后路半椎板不同减压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
马超,王伟,高贵营,黄立军,方程,孙宇庆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10.029
目的:
探究后路半椎板不同减压方式、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收治的42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直接减压组(21例)、间接减压组(21例),CT检测手术前后伤椎前缘、后缘高度百分比变化、后弓畸形角(Cobb角)、伤椎横截面积以及上、下位椎管横截面积,计算椎管侵占率。改良Frankel分级法对手术前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Denis疼痛分级评定、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定法分别对患者患者腰痛情况、腰背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例、后缘伤椎高度比例均升高,Cobb角度、椎管侵占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均得到改善,Frankel级别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腰部疼痛均有所缓解,手术前后Denis疼痛等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接减压组Oswestry功能障碍总分高于直接减压组,总发生率低于直接减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后路半椎板减压、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与直接减压方式相比,间接减压患者术后腰椎功能恢复更好,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
2018 Vol. 24 (10): 1701-1706 [
摘要
] (
69
)
HTML
(1 KB)
PDF
(2155 KB) (
203
)
1707
子痫前期孕妇TG TC LDL-C LDL-C/HDL-C的特征及与不良妊娠结局关系的研究
梁琴,周腊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10.030
目的:
分析子痫前期孕妇TG、TC、LDL-C、LDL-C/HDL-C的特征及与不良妊娠结局关系。
方法:
选取98例子痫前期孕妇,另以医院同期收治的健康妊娠女性中随机抽取98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血脂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计算血脂比值TC/HDL-C、TG/HDL-C、LDL-C/HDL-C并进行比较。观察PE孕妇的妊娠结局,比较不良妊娠结局孕妇与无不良妊娠结局孕妇的TC、TG、LDL-C、HDL-C、TC/HDL-C、TG/HDL-C、LDL-C/HDL-C,并分析不良妊娠结局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两组血清TC、LDL-C与HDL-C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组血清T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6.556,P<0.05)。PE组TC/HDL-C、TG/HDL-C、LDL-C/HDL-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4.723,7.996,5.445,P<0.05)。98例PE孕妇中,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为24.48%(24/98)。不良妊娠结局孕妇与无不良妊娠结局孕妇的TC、LDL-C、HDL-C水平的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TG、TC/HDL-C、TG/HDL-C、LDL-C/HDL-C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C/HDL-C、TG/HDL-C、LDL-C/HDL-C为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PE孕妇的TG、TC/HDL-C、TG/HDL-C、LDL-C/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TC/HDL-C、TG/HDL-C、LDL-C/HDL-C为PE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
2018 Vol. 24 (10): 1707-1710 [
摘要
] (
83
)
HTML
(1 KB)
PDF
(1274 KB) (
252
)
1711
NT-proBNP eGFR-CysC诊断CRF患者心功能不全的临床价值分析
宋家志,刘婧,王焕霞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10.031
目的:
探索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基于血清胱抑素C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CysC)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发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早期诊断效能。
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8月诊断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147例,其中检查出心功能不全的患者83例为研究组,剩余64例未发生心功能障碍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做对照组;记录两组临床资料、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房内径(LA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肌钙蛋白(cTnI)、NT-proBNP、肾小球滤过率(CysC)水平、估算eGFR-CysC。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评价可能影响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并发心功能不全的因素;Pearson分析患者eGFR-CysC与心功能传统指标NT-proBNP之间的关系;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心功能不全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研究组研究对象的LVDd、cTnI、NT-proBNP、CysC水平高于对照组;但其LVEF、eGFR-Cys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过低的LVEF、过高的NT-proBNP及低水平eGFR-CysC是肾功能衰竭患者发生心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eGFR-CysC增加与NT-proBNP的升高呈负相关(r=-0.665,P=0.002);ROC曲线下eGFR-CysC的AUC最高,其特异性为79.67%,敏感度为82.89%。
结论:
eGFR-CysC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并发心功能不全有较好的诊断效能,有望应用于临床作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发生心功能不全的早期检出指标之一。
2018 Vol. 24 (10): 1711-1714 [
摘要
] (
99
)
HTML
(1 KB)
PDF
(1447 KB) (
232
)
1715
大剂量氨甲环酸用于脊柱矫形及长节段固定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时亮,段亮,董向辉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10.032
目的:
探讨大剂量氨甲环酸用于脊椎矫形及长节段固定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收集2012年10月至2017年10月入院的80例行脊椎矫形及长节段固定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遵循正常手术流程,氨甲环酸组患者则加用大剂量氨甲环酸,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输血输液参数、Hb、HCT、疾病相关参数与并发症。
结果:
氨甲环酸组胶体输入量、自体红细胞、异体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FFP、冷沉淀、血小板与总输液量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术后1dHb与HCT水平组间比较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术毕APTT水平组间比较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LT与血凝块时间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术后输血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低血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结论:
大剂量氨甲环酸用于脊柱矫形手术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具有借鉴意义。
2018 Vol. 24 (10): 1715-1718 [
摘要
] (
96
)
HTML
(1 KB)
PDF
(1272 KB) (
255
)
1719
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联合西沙必利对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效果
云晓静,王东梅,白玉焕,敬长春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10.033
目的:
研究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联合西沙必利对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接受治疗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27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观察组使用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联合西沙必利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IL-17及IL-23水平、内镜分级积分和临床症状评分的变化。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9%,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17及IL-23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内镜分级积分与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联合西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可有效抑制炎症反应,降低内镜分级评分,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从而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
2018 Vol. 24 (10): 1719-1721 [
摘要
] (
98
)
HTML
(1 KB)
PDF
(1247 KB) (
476
)
1722
TKI联合替吉奥化疗序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TKI获得性耐药的疗效观察
张景杰,马建新,王沐,高文广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10.034
目的:
探究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联合替吉奥化疗序贯治疗EGFR-TKI获得性耐药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NSCLC、EGFR基因突变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替吉奥联合顺铂化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TKI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肿瘤缓解率,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类型,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对1年内患者无生存进展期(PFS)进行分析。
结果:
研究组肿瘤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5.00%VS46.88%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CEA、CYFRA211、NSE水平均降低,研究组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主要出现腹泻、恶心呕吐、肌痛、脱发、发热、乏力、贫血、血小板减少粒细胞减少、转氨酶异常,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PFS高于对照组,两组PFS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83±1.62 VS 8.71±1.85,P<0.05)。
结论:
对于NSCLC、EGFR基因突变的患者,发生EGFR-TKI获得性耐药后采用TKI联合替吉奥化疗序贯治疗能够延缓病情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且不良反应有所缓解,是有效的治疗方式。
2018 Vol. 24 (10): 1722-1726 [
摘要
] (
114
)
HTML
(1 KB)
PDF
(1342 KB) (
158
)
1727
过敏性鼻炎治疗中地氯雷他定联合氮卓斯汀鼻喷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朱丹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10.035
目的:
研究过敏性鼻炎治疗中地氯雷他定联合氮卓斯汀鼻喷剂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就诊的共243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119例)和研究组(n=12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氮卓斯汀鼻喷剂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地氯雷他定联合氮卓斯汀鼻喷剂,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L-4、IL-6、IL-10等炎症因子水平,治疗前后VCAM-1、IgE水平,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治疗后临床疗效。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IL-4、IL-6和IL-10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IL-4、IL-6和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治疗后明显低于各自治疗前,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VCAM-1、IgE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VCAM-1、Ig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治疗后明显低于各自治疗前,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鼻痒、鼻塞、流涕、喷嚏等症状积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治疗后明显低于各自治疗前,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9.83%;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77%,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6%;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3%。不良反应在治疗结束后均自行缓解,未见肾脏、肝脏和心脏功能异常。
结论:
地氯雷他定联合氮卓斯汀鼻喷剂可减轻炎性反应,降低血清炎性因子,VCAM-1和IgE水平,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2018 Vol. 24 (10): 1727-1730 [
摘要
] (
78
)
HTML
(1 KB)
PDF
(1269 KB) (
250
)
1731
右美托咪定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血小板活性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曹丙玉,许晓群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10.036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血小板活性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行结肠癌根治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EX组和对照组各30例。DEX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10min静脉泵注DEX负荷剂量1μg/kg,随后以0.5μg·kg
-1
·h
-1
的速率静脉输注至术毕;对照组患者给予等容量和速率的0.9%氯化钠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5min(T0)、手术结束即刻(T1)、术后12h(T2)、术后24h(T3)时的P-选择素(CD62P)、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及IgM、IgG、IgA、CD3+、CD4+、CD8+、CD4+/CD8+水平,并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T0时,两组患者CD62P、GPⅡb/Ⅲa及IgM、IgG、IgA、CD3+、CD4+、CD8+、CD4+/CD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两组患者的CD62P、GPⅡb/Ⅲa较T0时均明显升高,且对照组显著高于DEX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DEX组患者的IgM、IgG、IgA、CD3+、CD4+、CD8+、CD4+/CD8+与T0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IgM、IgG、IgA、CD3+、CD4+、CD4+/CD8+与T0时比较明显降低,且显著低于DEX组(P<0.05);CD8+明显升高,且显著高于DEX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DEX可抑制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血小板过度活化,并能有效稳定此类患者围术期的免疫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对防治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肿瘤细胞血行转移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2018 Vol. 24 (10): 1731-1735 [
摘要
] (
89
)
HTML
(1 KB)
PDF
(1275 KB) (
259
)
1736
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椎间孔镜治疗伴有神经功能损害的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观察
祝乃强,侯静怡,马桂云,刘金欣, 陈宾, 宋有鑫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10.037
目的:
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间孔镜技术治疗伴有神经功能损害的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7年2月我科收治的应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间孔镜技术治疗伴神经功能损伤的腰椎骨折患者5例,记录一般临床资料,记录术后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矢状面后凸cobb角、神经功能及VAS疼痛评分的情况。
结果:
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并发症发生。二期手术后椎体前缘高度、矢状面后凸cobb角、神经功能及VAS评分均得到满意改善。术后3个月随访未出现明显椎体前缘高度丢失及矢状面后凸cobb角加重,椎管得到有效减压,神经功能至少恢复1级。
结论: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间孔镜椎管减压术可确保充分的神经减压,同时能够明显减少手术创伤,是治疗伴神经功能损害腰椎骨折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2018 Vol. 24 (10): 1736-1738 [
摘要
] (
92
)
HTML
(1 KB)
PDF
(1959 KB) (
211
)
1739
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冯斌,黄立超,蔡明,王洪生,殷尚炯,韩树生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10.038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入院的80例垂体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内镜组患者给予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显微镜组患者则给予显微镜下垂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短期预后、激素水平、术后并发症与生活质量。
结果:
内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性低于显微镜组;术后GH、PRL与ACTH水平组间比较均显著性低于显微镜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性低于显微镜组;术后6个月躯体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生命力与生活质量总分组间比较均显著性高于显微镜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
相比较显微镜手术,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并发症更少,患者远期生活质量更高,具有借鉴意义。
2018 Vol. 24 (10): 1739-1742 [
摘要
] (
75
)
HTML
(1 KB)
PDF
(1259 KB) (
196
)
中医中药
1743
利福布汀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临床研究
何华伟,卢祥婵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10.039
目的:
探究利福布汀联合抗病毒药物在治疗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本院感染科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临床用药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40例,观察组实施含福布汀的抗痨方案+含依菲韦伦或克力芝抗病毒方案,对照组实施含利福平的抗痨方案+含依菲韦伦抗病毒方案,两组患者均进行抗结核治疗和抗艾滋病毒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抗结核疗效、抗病毒疗效以及总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研究组在抗结核治疗有效率、痰检转阴率、肺部空洞闭合率及肺部病灶吸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CD4+T淋巴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均有明显上升,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发生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情况以及总不良反应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利福布汀联合抗病毒治疗肺结核合并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痊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减少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的发生,增加抗结核及抗病毒疗效。
2018 Vol. 24 (10): 1743-1747 [
摘要
] (
98
)
HTML
(1 KB)
PDF
(1265 KB) (
224
)
药物与临床
1748
中药菩人丹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王海彬,冯佩明,董志军,石晶,王英爽,付笑笑,董微莉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10.040
目的:
观察中药菩人丹对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simple diabetic retinopathy,SDR)视网膜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影响。
方法:
选择正常人20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技术检测视网膜中央动脉(central retinal artery,CRA)和视网膜中央静脉(central retinal vein,CRV)的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 (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阻力指数(RI),同时选择糖尿病患者20例,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luorescence fundus angiography,FFA)检查,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Ⅰ期和Ⅱ期患者,给中药菩人丹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技术行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和视网膜中央静脉(CRV)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阻力指数(RI)检测。
结果:
治疗前糖尿病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和视网膜中央静脉的血流速度较正常人明显下降,阻力指数较正常人升高(P<0.05)。治疗后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参数基本恢复正常,视网膜中央静脉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但仍低于正常,视网膜中央动脉,中央静脉阻力指数治疗前后发生明显的变化(P<0.05)。
结论:
中药菩人丹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其视网膜血流动力学明显得到改善,从而证实了中药菩人丹对DR治疗的有效。
2018 Vol. 24 (10): 1748-1750 [
摘要
] (
83
)
HTML
(1 KB)
PDF
(1249 KB) (
192
)
临床护理
1751
长春地辛与长春新碱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应用中不良反应的对比
王兴,白明辉,季佳,刘秋红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10.041
目的:
探讨长春地辛与长春新碱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应用中不良反应的对比。
方法:
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45例。观察组采用长春地辛3mg/m
2
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长春新碱1.5mg/m
2
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特征和平均住院费用;记录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CR率、早期死亡率和缓解时间及治疗相关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特征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诱导缓解期和延迟强化期,住院费用包括药品费、检查费、治疗费、护理费、输血费、材料费及床位费。观察组平均住院费为25995元/人,对照组平均住院费用为34245元/人,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患者血小板减少、贫血及神经系统毒素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长春地辛和长春新碱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早期疗效无明显差异,但使用长春地辛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住院费用均低于使用长春新碱治疗。
2018 Vol. 24 (10): 1751-1754 [
摘要
] (
154
)
HTML
(1 KB)
PDF
(1261 KB) (
353
)
1755
输尿管软镜碎石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小儿复杂上尿路结石的护理要点及措施
李秀红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10.042
目的:
探讨输尿管软镜碎石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小儿复杂上尿路结石的护理要点及措施,并分析护理效果。
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行输尿管软镜碎石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的复杂上尿路结石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观察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2.2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
2
=4.406,P<0.05);观察组患儿总体护理情况优于对照组患儿(Z=-7.2234,P<0.00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上尿路结石患儿实施输尿管软镜碎石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过程中,分析护理要点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促进患儿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起着重要作用。
2018 Vol. 24 (10): 1755-1757 [
摘要
] (
86
)
HTML
(1 KB)
PDF
(1277 KB) (
273
)
1758
微信指导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锻炼效果的评价
沈亚丽,刘景华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10.043
目的:
探讨通过微信指导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某院住院的100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只做常规出院宣教,实验组在常规出院宣教的基础上通过微信对其进行延续性的功能锻炼指导。术后3个月门诊复查时运用美国膝关节外科学会评分系统(Hospital Specialsurgery knee Score, HSS)对两组患者膝关节的康复情况进行测评。运用SPSS21.0软件进行分析,检验标准设为P=0.05。一般资料运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两组的HSS测评结果采用多元方差分析进行统计检验。
结果:
术后3个月通过微信进行延续性功能锻炼指导的患者关节功能、关节活动度和肌力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疼痛、屈曲畸形和稳定性的评分无显著差异。
结论:
运用微信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延续性功能锻炼指导可在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2018 Vol. 24 (10): 1758-1760 [
摘要
] (
45
)
HTML
(1 KB)
PDF
(1227 KB) (
124
)
冀ICP备2025106803号
冀公网安备13080202000786号
版权所有 © 2016 《河北医学》杂志社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