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论文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下载中心
有英文摘要标准格式
无英文摘要标准格式
更多...
友情链接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更多...
2018年 24卷 9期
刊出日期:2018-09-20
论著
临床研究
临床护理
中医中药
预防保健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
1409
过表达SOX11基因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Y79细胞增殖凋亡影响的研究
黄晓寒, 唐少华, 刘爽, 董红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09.001
目的:
探讨过表达SOX11(Sex determination region of Y chromosome 11)基因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Y79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参与该过程的细胞信号传到途径。
方法:
将用重组pcDNA3.1-SOX11质粒转染的Y79细胞作为实验组,以空载体pc-DNA3.1-mock转染的细胞作为对照组。细胞增殖通过Edu细胞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通过Hoechst 33342细胞染色法检测。PTEN、AKT及p-AKT的表达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
结果:
实验组中SOX11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354±26.2)% vs (100±1.3)%,P<0.05 ]。实验组细胞在450nm吸光(OD)值低于对照组(2.8±0.3 vs 4.5±0.3,P<0.05)。Edu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证实,实验组细胞增殖比例较对照组低[(12.4±4.3)% vs (32.3±3.3)%,P<0.05]。Hoechst 33342细胞凋亡荧光染色结果表明,实验组细胞凋亡比例较对照组高[(10.3±2.3)% vs (5.3±1.4)%,P<0.05]。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PTEN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0.6±0.03 vs 0.3±0.03,P<0.05),磷酸化Akt的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0.4±0.02 vs 0.7±0.02,P<0.05)。
结论:
过表达SOX11基因显著抑制人视网膜母细胞Y79的增殖并促使细胞凋亡。PTEN/Akt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能参与该过程。
2018 Vol. 24 (9): 1409-1412 [
摘要
] (
70
)
HTML
(1 KB)
PDF
(1604 KB) (
186
)
1413
GINS2过表达对NB4细胞和K562细胞凋亡的影响
高艳军, 邢志伟, 刘相, 李刚, 张建武, 王世博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09.002
目的:
利用Ad-GINS2 感染白血病细胞NB4细胞和K562细胞,观察其对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
通过Ad-GINS2感染NB4细胞和K562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K562细胞和NB4细胞的凋亡和细胞周期分布情况,利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凋亡蛋白bax和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水平。
结果:
Ad-GINS2感染NB4细胞和K562细胞,72h后观察荧光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NB4细胞和K562细胞的凋亡率下降,与空载组和未处理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周期分布结果显示,NB4细胞S期比例升高,G
1
细胞比例下降,与未处理组及空载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K562细胞S期和G
2
期细胞比例升高,G
1
细胞比例下降,与未处理组及空载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凋亡蛋白bax下降,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升高。
结论:
GINS2 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成功感染NB4细胞和K562细胞并且抑制细胞凋亡,进而发现细胞凋亡可能与细胞周期进程相关,为进一步明确GINS2基因在白血病中的作用奠定了一定基础。
2018 Vol. 24 (9): 1413-1415 [
摘要
] (
74
)
HTML
(1 KB)
PDF
(1740 KB) (
236
)
1416
苦参碱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影响作用
肖旭, 石文达, 才春华, 黄伟, 胡久丽, 李代晓, 赵艳武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09.003
目的:
探讨通过苦参碱预处理后,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外周血Th1/Th2细胞亚群及其活化的细胞因子的影响作用。
方法:
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假手术对照组、手术模型组、苦参碱(4mg/kg,8mg/kg,16mg/kg)预处理组。手术前48h,假手术对照组与手术模型组大鼠分别腹腔注射等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药物预处理组腹腔注射相应剂量的苦参碱溶液,每日2次,每次2mL,共给药2日。于脑缺血再灌注后4h,8h,16h,24h进行股动脉取血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分离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IL-1β、TNF-α、IL-4、IL-10)。
结果:
苦参碱各预处理后可明显降低外周血CD4
+
T细胞水平降低(P<0.05或P<0.01),升高CD8
+
T细胞水平(P<0.05或P<0.01),降低Th1细胞活化的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的水平(P<0.01或P<0.05),升高Th2细胞活化的抗炎细胞因子(IL-4、IL-10)的水平(P<0.01或P<0.05)。
结论:
苦参碱通过调节Th1/Th2细胞亚群,调整后Th1/Th2细胞活化的细胞因子水平,减轻炎症反应,达到脑神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从而起到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细胞保护作用。
2018 Vol. 24 (9): 1416-1419 [
摘要
] (
70
)
HTML
(1 KB)
PDF
(1342 KB) (
229
)
论著
1420
通心络胶囊联合厄贝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血清CysC IL-18 ET-1 NO水平的影响
魏洪发, 宁洁, 冯小玲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09.004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厄贝沙坦(Irb)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KD)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白细胞介素(IL)-18、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38例早期DKD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Irb治疗,观察组采取通心络胶囊联合Irb治疗。记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CysC、IL-18、ET-1、NO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1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12周后血清CysC、IL-18、ET-1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NO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且观察组血清CysC、IL-18、ET-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通心络胶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DKD能有效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肾功能,且安全性高,可能与其显著降低患者血清CysC、IL-18、ET-1水平,提高血清NO水平,进而改善机体微炎症状态及血管内皮功能有关。
2018 Vol. 24 (9): 1420-1423 [
摘要
] (
114
)
HTML
(1 KB)
PDF
(1346 KB) (
173
)
1424
sTREM-1联合免疫检测对老年重症肺炎糖皮质治疗后短期转归的预测价值
谭楠, 赵宁, 赵昆, 陈凯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09.005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联合免疫检测对老年重症肺炎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的短期转归预测价值。
方法:
纳入本院2014年2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92例,均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在患者入院时采集血样检测血清sTREM-1以及免疫球蛋白A(lgA)、免疫球蛋白M(lgM)、免疫球蛋白G(lgG)水平。根据患者的治疗转归情况,将其分成转归良好组、转归不良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sTREM-1联合免疫检测对患者转归的预测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性分析明确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在92例患者中,转归良好占70.65%,转归不良占29.35%;转归良好组的血清sTREM-1水平低于转归不良组,血清lgA、lgM、lgG水平高于转归不良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TREM-1、血清lgA、血清lgM、血清lgG及四者联合预测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2、0.793、0.787、0.852、0.869。Logistic回归性分析提示血清sTREM-1>74.225pg/mL、血清lgA<0.674g/L、血清lgM<0.947g/L、血清lgG<5.755g/L为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
血清sTREM-1联合免疫检测预测老年重症肺炎短期转归的敏感度、特异度较高,临床可将其作为评估患者病情的重要指标。
2018 Vol. 24 (9): 1424-1428 [
摘要
] (
79
)
HTML
(1 KB)
PDF
(2004 KB) (
157
)
1429
喉癌病理特征同血管生成之间的关系及对近期治疗有效率的影响
顾磊, 文斐, 肖婕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09.006
目的:
探讨喉癌病理特征同血管生成之间的关系及对近期治疗有效率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喉癌患者120例,分析患者病理特征同血管生成之间的关系,并根据VM(血管生成拟态)结果分为阳性组以及阴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结果:
超过60岁患者的MVD(单位面积内微血管的数量)明显高于低于60岁的患者,声门型患者的MVD明显高于声门上型以及声门下型,男患者的MVD明显高于女患者,低分化患者的MVD明显高于中分化以及高分化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3、T4期患者的MVD高于T1、T2期,N1-3组患者的MVD高于N0患者,Ⅲ、期Ⅳ期患者高于Ⅰ期、Ⅱ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喉癌患者的VM同HIF-1α(缺氧诱导因子-1α)阳性共表达例数为67例,结果提示二者存在显著相关性(r=0.526,P<0.05);近期有效率对比方面,VM阳性组患者的有效率显著低于阴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P<0.05)。
结论:
年龄、性别以及分化程度等病理特征同血管生成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同时VM阳性患者的预后质量往往较差,需要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
2018 Vol. 24 (9): 1429-1432 [
摘要
] (
83
)
HTML
(1 KB)
PDF
(1329 KB) (
172
)
1433
环孢素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冲击对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患者血清纤维化指标及尿β
2
-MG mALB的影响
付志彬, 王珍珍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09.007
目的:
研究环孢素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冲击对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患者血清纤维化指标及尿β
2
-微球蛋白(β
2
-MG)、微量白蛋白(mALB)的影响。
方法:
收集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102例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患者。按抽签法分为实验组(n=50)和对照组(n=52)。两组均给予胃肠道灌洗、补充营养、进行镇痛、抗生素、防治感染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环孢素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冲击治疗,环孢素注射液每次5mg/kg,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每次1000mg,每天一次,治疗4天后减量。两组治疗疗程均为一周。观察两组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蛋白(CⅣ)及Ⅲ型前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1MP-1)水平,尿β
2
-MG、mALB水平,肺部高分辨率CT(HRCT)评分。
结果:
实验组HA、LN、CⅣ、PCⅢ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MP-9、T1MP-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β
2
-MG、mAL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RCT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环孢素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冲击能够显著降低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患者血清纤维化指标,缓解肺纤维化进程,可减少尿β
2
-MG、mALB水平,减少肾功能损伤。
2018 Vol. 24 (9): 1433-1436 [
摘要
] (
112
)
HTML
(1 KB)
PDF
(1315 KB) (
265
)
1437
左旋甲状腺素片对老年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sIL-2R CD44V6 TSGF水平及p27表达的影响 【基金项目】湖北省基金项目,(编号:EK110052)
胡锟, 李春燕, 童彦初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09.008
目的:
研究左旋甲状腺素片对老年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sIL-2R、CD44V6、TSGF水平及p27表达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老年甲状腺癌患者106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甲状腺素替代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口服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均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白细胞分化抗44变异型(CD44V6)、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甲状腺癌组织中p27蛋白表达阳性率。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sIL-2R、CD44V6、TSGF水平分别为(378.65±30.14)μ/mL、(310.84±21.78)ng/mL、(58.86±6.78)μ/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36.90±33.72)μ/mL、(382.43±26.06)ng/mL、(62.73±7.40)μ/mL](P<0.01),血CD3+、CD4+水平分别为(67.02±8.31)和(27.56±4.2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8.94±7.83)和(35.07±3.88)](P<0.01),血CD8+水平为(23.05±4.22),明显低于对照组[(31.43±3.57)](P<0.01),p27蛋白阳性率(75.47%)明显高于对照组(54.72%)(P=0.02)。
结论:
左旋甲状腺素片能降低老年甲状腺癌患者血清sIL-2R、CD44V6、TSGF表达水平,抑制p27蛋白表达,同时能明显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
2018 Vol. 24 (9): 1437-1439 [
摘要
] (
78
)
HTML
(1 KB)
PDF
(1322 KB) (
165
)
1440
规律抗癫痫治疗对癫痫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变化的影响及意义
史向松, 张福池, 王晓华, 王守勇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09.009
目的:
探讨规律抗癫痫治疗对癫痫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变化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方法:
在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癫痫患者中,选择90例符合研究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癫痫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患者近3个月是否规律服用抗癫痫药物,将其分为规律服药组、未服药组,并选取同期在我院门诊接受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集受检者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其CD3+、CD4+、CD8+等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进行测定,计算CD4+/CD8+比值,再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对IgG、IgA等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检测。比较三组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免疫球蛋白水平。
结果:
规律服药组、未服药组患者的外周血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CD3+、CD4+、CD4+/CD8+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规律服药组的外周血CD8+低于未服药组(P<0.05),其CD3+、CD4+、CD4+/CD8+均高于未服药组(P<0.05)。规律服药组、未服药组患者的IgG、IgA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规律服药组的IgG、IgA均高于未服药组(P<0.05)。
结论:
癫痫患者普遍存在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紊乱状况,而经规律服用抗癫痫药物治疗可有效纠正癫痫患者的免疫功能紊乱。
2018 Vol. 24 (9): 1440-1442 [
摘要
] (
91
)
HTML
(1 KB)
PDF
(1326 KB) (
242
)
1443
双极射频椎间盘髓核成形术对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IL-1β TNF-α及TXB2水平的影响
马波, 张宁, 高阳, 侯江业, 蔡飞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09.010
目的:
探讨双极射频椎间盘髓核成形术对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治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白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栓素(TXB2)水平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行射频椎间盘髓核成形术的96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48例行单级射频的作为单级组,48例行双极射频的患者作为双极组。单级组将射频针工作端置入突出物基底部,双级组则将突出物基底夹在两针工作端之间,两电极针尖端指尖距离需<0.8cm。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血清IL-1β、TNF-α、TXB2水平以及颈椎JOA评分的变化、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
手术后第7天、第14天,两组VAS评分及血清IL-1β、TNF-α、TXB2水平较手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双极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单级组(P<0.05);手术后第14天、第30天,两组JOA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P<0.05),双极组以上指标均明显高于单级组(P<0.05);双极组术后临床优良率明显高于单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双极射频椎间盘髓核成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缓解术后疼痛,改善颈椎功能,其内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IL-1β、TNF-α、TXB2水平相关。
2018 Vol. 24 (9): 1443-1447 [
摘要
] (
68
)
HTML
(1 KB)
PDF
(1334 KB) (
162
)
1448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康复进程的影响
梁峰, 李飞, 聂双发, 高晓斌, 张玮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09.011
目的:
研究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康复进程的影响。
方法:
选择我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组50例采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疼痛程度(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复发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等内容。
结果:
手术后1d、3d,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3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采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并促进康复,改善生活质量,治疗费用少,并且并发症及复发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8 Vol. 24 (9): 1448-1450 [
摘要
] (
73
)
HTML
(1 KB)
PDF
(1315 KB) (
184
)
1451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对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病变的诊断价值
李洪英, 韩有兰, 马海红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09.012
目的:
探讨分析光学相关断层扫描(OCT)技术对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病变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在医院诊治的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182例(230眼),所有患者均行激光诱导脉络膜视网膜静脉吻合术,术前均经OCT和前置镜进行黄斑部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对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黄斑病变的检出率。
结果:
OCT检查114例(138眼)有黄斑病变,检出率为60.0%(138/230);前置镜检查85例(109眼)有黄斑病变,检出率为47.4%(109/230),经McNemar检验可知,OCT检查对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黄斑病变的检出率高于前置镜检查(χ
2
=10.345,P<0.01)。以FFA检查为诊断“金标准”,OCT检查诊断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黄斑病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7%(132/138)、96.7%(89/92);前置镜检查诊断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黄斑病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7.0%(73/109)、48.8%(59/121),OCT检查诊断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黄斑病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前置镜检查。
结论:
OCT对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黄斑病变的检出率较高,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以准确地发现不同种类黄斑部的结构改变,为临床医生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
2018 Vol. 24 (9): 1451-1453 [
摘要
] (
69
)
HTML
(1 KB)
PDF
(1320 KB) (
181
)
1454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恶化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部微生物变化研究
刘荣, 耿新普, 邵星星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09.013
目的:
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恶化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部微生物变化。
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恶化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82例,取患者痰液标本接种于血平板、麦康凯平板、巧克力平板和沙保罗平板,检测患者的耐药性以及肺部微生物连续性变化。
结果:
①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以及真菌成分较多,其微生物构成比例呈逐渐上升趋势(P<0.05);②铜绿假单胞菌中,四环素类药物耐药率呈下降趋势(P<0.05);丁胺卡那霉素、碳青霉烯类、盐酸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以及头孢哌酮舒巴坦等耐药率呈上升趋势(P<0.05);③治鲍曼氏不动杆菌对常用抗生素、碳青霉烯类、头孢他啶以及氨曲南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P<0.05);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药物呈下降趋势(P<0.05);④肺炎克雷伯菌对庆大霉素、碳青霉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联合制剂以及三代头孢类等药物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P<0.05);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药物呈下降趋势(P<0.05)。⑤大肠埃希菌对大部分常用药物耐药率呈上升趋势(P<0.05);对头孢吡肟以及氨曲南的耐药率呈下降趋势,(P<0.05);⑥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生素以及大部分药物耐药率呈上升趋势,(P<0.05);对克林霉素以及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呈下降趋势,(P<0.05)。
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恶化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部微生物连续性变化对慢阻肺急性恶化合并呼吸衰竭病情发展以及治疗具有诊断意义。
2018 Vol. 24 (9): 1454-1458 [
摘要
] (
79
)
HTML
(1 KB)
PDF
(1360 KB) (
147
)
1459
血清可溶性ST2 NT-proBNP的联合检测在CPR患者近期临床预后的价值
武丽珠, 于海侠, 刘海洋, 刘跃会, 张文博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09.014
目的:
探讨心脏骤停的患者给予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成功后血清可溶性ST2(soluble ST2, sST2)、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NT-proBNP)在不同时间水平的变化与近期预后的关系。
方法:
选择160 例CPR患者,采用 ELISA 法检测患者CPR后即刻、24h、48~72h的血清sST2水平,根据血清sST2升高时间分为3组,A组:CPR后即刻、24h、48~72h血清sST2水平一直小于200ug/L,B组:CPR后24h、48~72h血清sST2水平持续升高,且一直大于200ug/L;C组:CPR后24h、48~72h sST2水平持续升高,但48~72h较24h时降低。同时检测每个时间点血清NT-proBNP的水平。三组患者分别随访CPR后6个月死亡情况。
结果:
sST2和NT-proBNP具有交互作用(P<0.05)。sST2高表达组(>200ug/L)、NT-proBNP高表达组(>400pg/mL)患者死亡率均高于sST2、NT-proBNP低表达组(P<0.05)。B组死亡率明显大于A组和C组(P<0.05),A组死亡率低于C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A组和C组患者随访6个月的生存率高于B组(P<0.05),A组患者和C组患者比较,统计学无差异(P>0.05)。
结论:
血清sST2、NT-proBNP联合检测有望成为预测CPR患者近期预后的很好的指标。
2018 Vol. 24 (9): 1459-1462 [
摘要
] (
86
)
HTML
(1 KB)
PDF
(1412 KB) (
165
)
1463
3D-CRT和VMAT对头颈部肿瘤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张军, 李刚, 任必勇, 彭东, 张力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09.015
目的:
研究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容积调强放疗(VMAT)对头颈部肿瘤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在重庆三峡中心医院肿瘤分院行放射治疗的14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3D-CRT组和VMAT组,各70例,3D-CRT组行3D-CRT治疗,VMAT组行VMAT治疗,所有患者均完成放射治疗,随访24个月。观察放疗后临床疗效,分别检测放疗前、放疗结束时、放疗后3、6、12、18、24个月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采用QLQ-H&N35量表评分评价患者放疗前、放疗1个月、放疗后及放疗后6个月生活质量,记录随访期间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情况。
结果:
两组放疗后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6、12、18、24个月甲状腺功能减退情况,VMAT组TSH均显著低于3D-CRT组(P<0.05);放疗后12、18、24个月,VMAT组FT3、FT4均显著高于3D-CRT组(P<0.05);放疗后6个月,VMAT组QLQ-H&N35量表评分显著低于3D-CRT组(P<0.05);随访24个月内两组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3D-CRT和VMAT均是治疗头颈部肿瘤的有效放疗方法,但VMAT在保护患者甲状腺功能及改善治疗后生活质量方面优于3D-CRT。
2018 Vol. 24 (9): 1463-1466 [
摘要
] (
74
)
HTML
(1 KB)
PDF
(1344 KB) (
298
)
1467
马来酸咪达唑仑片联合富马酸喹硫平治疗老年痴呆并发睡眠障碍临床观察
文晏, 杨辉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09.016
目的:
探讨马来酸咪达唑仑片联合富马酸喹硫平治疗老年痴呆并发睡眠障碍临床疗效。
方法:
受收集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200例老年痴呆并发睡眠障碍患者,根据其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100例。入院后对照组给予单独喹硫平治疗,100~150mg/次,3次/d;观察组给予咪达唑仑联合喹硫平治疗,喹硫平剂量及用法同对照组,咪达唑仑于睡眠30min~1h服用,7.5~15mg/次,均持续治疗8周。采用阿尔茨海默病(AD)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 VE-A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DI)评估患者痴呆病理变化和睡眠改善情况,检测两组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变化,统计两组治疗不良反应。
结果:
本组无中途退出或脱落病例,两组治疗4周、8周后BEHA VE-AD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但观察组治疗8周后评分BEHA VE-AD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SDI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观察组治疗后PSDI量表中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障碍、睡眠药物、日间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炎性指标IL-1β、TNF-α分别较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7.00%(17/100)、15.00%(15/100),两组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马来酸咪达唑仑片联合富马酸喹硫平治疗老年痴呆并发睡眠障碍效果显著,可能和抑制血清炎性反应表达有关;联合治疗较为平稳,且并未增加不良反应,是一种疗效可靠、安全性好的治疗方法。
2018 Vol. 24 (9): 1467-1470 [
摘要
] (
94
)
HTML
(1 KB)
PDF
(1341 KB) (
202
)
1471
儿童自发性颅内出血104例回顾性分析
程征海, 王广, 王贤书, 杨志国, 曹红宾, 方江顺, 李鑫, 武文净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09.017
目的:
探讨儿童自发性颅内出血的临床表现、病因和治疗。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104例儿童期(≤14岁)自发性颅内出血的临床资料,阐明其特点。
结果:
儿童期自发性颅内出血以头痛起病多见(81/104 77.9%),并绝大多数以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59/104 56.7%),部分头痛患儿合并面部、肢体瘫痪(20/59 33.9%),合并恶心和或呕吐(23/59 39.0%),合并偏盲、言语障碍少见。其中脑血管疾病为主要发病因素,脑动静脉畸形(AVM)占70.2%。
结论:
儿童头痛病因很多,突发性、不典型的、严重的头痛患儿,不排除自发性颅内出血可能,需进一步检查,通过早期及时的诊断、合理的治疗方案,可显著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2018 Vol. 24 (9): 1471-1474 [
摘要
] (
64
)
HTML
(1 KB)
PDF
(1314 KB) (
119
)
1475
不同体质类型亚临床甲减患者与动脉硬化的关系研究
陈捷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09.018
目的:
探讨不同体质类型亚临床甲减患者与动脉硬化的关系。
方法:
纳入我院85例亚临床甲减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医体质量表及《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辨别患者体质分型,比较不同体质类型亚临床甲减患者血压、血糖、血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动脉硬化发生率。
结果:
本组亚临床甲减患者共9种中医体质分型,其中气虚质、气郁质、阳虚质、阴虚质为主要体质,气虚质占比最高,达到24.71%,其次为气郁质21.18%、阳虚质18.82%、阴虚质15.29%;平和质、痰湿质、湿热质、特禀质、血瘀质五种体质占比较少,分别为7.06%、5.88%、4.71%、1.18%、1.18%。气虚质、气郁质患者收缩压、LDL-C、IMT、动脉硬化发生率均高于其他体质类型亚临床甲减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体质类型亚临床甲减患者实验室指标、IMT及动脉硬化动脉硬化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
亚临床甲减患者主要体质类型为气虚质、气郁质、阳虚质、阴虚质,其中气虚质、气郁质与动脉硬化的发生有关,需引起临床重视。
2018 Vol. 24 (9): 1475-1477 [
摘要
] (
85
)
HTML
(1 KB)
PDF
(1319 KB) (
186
)
1478
零切迹颈椎间隙融合器固定融合治疗颈椎病近远期疗效观察的前瞻性研究
沈红雷, 许宏俊, 花雷, 丁育健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09.019
目的:
探讨零切迹颈椎间隙融合器固定融合治疗颈椎病近远期疗效差异。
方法:
将我院94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给予零切迹颈椎间隙融合器固定融合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前路钛板联合Cage融合器系统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椎体间高度、植骨融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出血量、引流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36个月JOA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点JOA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植骨融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全部病例植骨融合。两组术后各时点椎体间高度均高于术前(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传统前路钛板联合Cage融合器系统治疗相比,零切迹颈椎间隙融合器固定融合治疗颈椎病近远期疗效相似,但其手术时间更短,早期植骨融合率更高,而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2018 Vol. 24 (9): 1478-1481 [
摘要
] (
89
)
HTML
(1 KB)
PDF
(1532 KB) (
206
)
临床研究
1482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改良式B-Lynch缝扎术及限制性补液疗法对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综合治疗研究
沙小龙, 王倩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09.020
目的:
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改良式B-Lynch缝扎术及限制性补液疗法对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患者综合治疗研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选取本院所抢救产后出血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联合传统缝合术及传统补液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改良式B-Lynch缝扎术及限制性补液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方法抢救产后出血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输血量,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凝血功能。
结果:
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及输血量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无出现并发症患者。观察组治疗后0.5h及2h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相关血流动力学指标在组间、不同时点间和组间·不同时点间的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h及12h凝血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改良式B-Lynch缝扎术及限制性补液疗法对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综合治疗安全可靠。
2018 Vol. 24 (9): 1482-1485 [
摘要
] (
74
)
HTML
(1 KB)
PDF
(1334 KB) (
137
)
1486
颈总动脉周围交感神经网剥脱切除术治疗脑性瘫痪患儿的疗效
穆苍山, 王东, 靳欢, 金永健, 张波, 张毅, 杨凯, 潘海鹏, 申俊峰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09.021
目的:
观察脑性瘫痪患儿行颈总动脉周围交感神经网剥脱切除术治疗后流涎症状、吞咽障碍及认知功能变化。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5月经不同方式治疗的74例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将进行康复治疗的患儿37例,作为对照组,将进行颈总动脉周围交感神经网剥脱切除术治疗的患儿37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及流涎症状、吞咽障碍、认知功能改善情况。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大脑中动脉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教师流涎分级法(TDS)评分、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韦氏幼儿智力量表(WPPSI)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
结论:
脑性瘫痪患儿应用颈总动脉周围交感神经网剥脱切除术治疗,可对流涎、吞咽功能起到显著改善作用,同时可有效促进认知功能恢复。
2018 Vol. 24 (9): 1486-1488 [
摘要
] (
91
)
HTML
(1 KB)
PDF
(1315 KB) (
324
)
1489
短节段和长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退行性侧弯的疗效分析
马远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09.022
目的:
探讨短节段和长节段固定融合术在脊柱退行性侧弯治疗上的效果差异。
方法:
选择2014年2月到2015年10月之间在脊柱外科进行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弯手术的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分别使用长节段和短节段固定融合术进行手术治疗,对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在手术用时,手术失血量和手术涉及节段数量三个指标上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9.167,1.756,9.515,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的腰疼VAS,腿疼VAS和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的数据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2年,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腰疼VAS,腿疼VAS和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与治疗前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三个项目的数值均为治疗后2年的低于治疗前的,在治疗后1年的数据比较中,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患者在治疗前侧凸Cobb′角,后凸Cobb′角,生理前凸角度,矢状面平衡和冠状面平衡几个项目的数据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2年,以上5个项目的数值与治疗前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侧凸Cobb′角,后凸Cobb′角,矢状面平衡,冠状面平衡几个项目中为治疗后1年的数值低于治疗前的,生理前凸角度为治疗后2年的数值高于治疗前的,在治疗一年后,侧凸Cobb′角,后凸Cobb′角两个项目中,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均为观察组的数值高于对照组的,生理前凸角度,矢状面平衡,冠状面平衡三个项目中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短节段和长节段固定融合术各有优劣,手术方案的选择需要充分考虑患者自身的情况,如果患者的身体状况比较好,并且希望达到更好的远期治疗效果,选择长节段固定融合术;如果患者的身体状况比较差,对创伤的耐受力不高,建议使用短节段固定融合术。
2018 Vol. 24 (9): 1489-1493 [
摘要
] (
74
)
HTML
(1 KB)
PDF
(1845 KB) (
114
)
1494
改良式多U型子宫压迫缝合术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分析
付丹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09.023
目的:
探讨改良式多U型子宫压迫缝合术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收集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入院的80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压迫缝合组患者给予改良式多U型子宫压迫缝合术,B-Lynch缝合组患者则给予B-Lynch缝合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应激、并发症与生活质量。
结果:
压迫缝合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2h及24h出血量、红细胞及血浆输注量、住院时间、NE、E、MDA、ET-1水平、子宫切除、继发性贫血与月经异常发生率均显著低于B-Lynch缝合组,24h血白蛋白与总体健康状况显著高于B-Lynch缝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改良式多U型子宫压迫缝合术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显著,预后良好,具有借鉴意义。
2018 Vol. 24 (9): 1494-1496 [
摘要
] (
93
)
HTML
(1 KB)
PDF
(1305 KB) (
122
)
1497
宫腔镜注水膨宫下经腹超声对子宫瘢痕憩室的诊断意义
杜秀娟, 徐珲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09.024
目的:
探讨宫腔镜注水膨宫下经腹超声对子宫瘢痕憩室的诊断意义。
方法:
选择2014年1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接诊的240例子宫瘢痕憩室患者进行研究,对所有受试者分别进行宫腔镜注水膨宫下经腹超声和阴道超声检查,并测量憩室形态和大小,比较两种方式对子宫瘢痕憩室的诊断价值差异。
结果:
检查结果显示,宫腔镜注水膨宫下经腹超声检出率为100%(240/240),阴道超声检出率为92.08%(221/240),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分别测量深度、长度、宽度以及残余肌层厚度四个径线结果显示,宫腔镜注水膨宫下经腹超声检出深度、长度、宽度结果均明显比阴道超声大[(13.82±2.41)mmvs(7.01±1.18)mm,(9.85±1.40)mmvs(8.14±1.19)mm,(14.29±2.35)mmvs(11.83±1.84)mm],残余肌层厚度明显薄于阴道超声结果[(2.15±0.21)mmvs(2.98±0.74)mm],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
宫腔镜注水膨宫下经腹超声在诊断子宫瘢痕憩室中具有较好的价值,可准确的了解憩室形态,值得应用推广。
2018 Vol. 24 (9): 1497-1500 [
摘要
] (
83
)
HTML
(1 KB)
PDF
(1490 KB) (
126
)
1501
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分析
马淑巍, 陈洁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09.025
目的:
探讨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
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入院的8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手术组患儿给予腺样体切除术,常规组患儿则给予传统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疾病症状量化评分、疼痛、内镜检查评分、总有效率与远期预后。
结果:
手术组患儿治疗后SNOT-20总分(5.90±1.04)组间比较显著性低于常规组(8.52±1.20);治疗后VAS评分(2.05±0.50)与Lund-Kennedy评分(1.70±0.68)组间比较均显著性低于常规组(4.11±1.07,3.57±0.79);总有效率(97.5%)显著性高于常规组(67.5%);末期随访身体疼痛(70.20±9.13)、总体健康(78.25±9.05)与活力评分(80.23±9.16)组间比较均显著性高于常规组(61.13±8.70,67.23±10.04,70.60±9.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显著,预后良好,具有借鉴意义。
2018 Vol. 24 (9): 1501-1503 [
摘要
] (
73
)
HTML
(1 KB)
PDF
(1308 KB) (
209
)
1504
膝骨关节炎合并软骨损伤患者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联合去神经化治疗疗效观察
万锐杰, 陈愉, 肖楸钶, 刘绍凡, 梁磊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09.026
目的:
观察膝骨关节炎合并软骨损伤患者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联合去神经化治疗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膝骨关节炎合并软骨损伤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等分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去神经化治疗。观察两组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临床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
结果:
术后两组各时刻VAS评分显著低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每两个时刻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刻Lysholm评分显著高于术前(P<0.05),两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各时刻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术后各时刻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优良率90.48%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38%低于对照组7.14%(P>0.05)。
结论:
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联合去神经化治疗膝骨关节炎合并软骨损伤能够减轻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疗效较好。
2018 Vol. 24 (9): 1504-1507 [
摘要
] (
68
)
HTML
(1 KB)
PDF
(1420 KB) (
175
)
1508
鼻腔冲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研究
王宏, 李艳, 高建华, 薛文雄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09.027
目的:
研究鼻腔冲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白细胞介素-5(IL-5)及骨桥蛋白(OPN)的影响,并分析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治疗的变应性鼻炎142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鼻腔冲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ICAM-1、ECP、IL-5水平;检测鼻腔阻力和OPN;检测患者体征评分和症状评分。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ECP、IL-5均低于对照组,ICAM-1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鼻腔阻力和OPN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征评分和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鼻腔冲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有效改善患者血清CAM-1、ECP、IL-5水平及鼻腔阻力和OPN,减轻患者体征评分和症状评分,提高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
2018 Vol. 24 (9): 1508-1511 [
摘要
] (
84
)
HTML
(1 KB)
PDF
(1333 KB) (
217
)
1512
多病因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特征的影响分析
徐琪, 王洪旗, 辛国勇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09.028
目的:
探讨分析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多病因性临床特征,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
方法:
对大于等于60岁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其病因数量的多少分为单病因组、双病因组和多病因组进行比较,总结多病因心力衰竭的临床特征。
结果:
共收集老年心力衰竭病例249例,其中单病因组83例,双病因组79例,多病因组87例。单病因组最为常见的病因为冠心病35例(42.2%),双病因组合最为常见的是冠心病、高血压组合28例(35.4%),多病因组以三病因组合46例(52.9%)和四病因34例(39.1%)为主,以冠心病、高血压病、心房颤动以及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同时并存多见。双病因组和多病因组在年龄、心功能NYHAⅢ~Ⅳ级患者、脑钠肽升高患者、住院时间、服药种类数量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单病因组,而多病因组显著高于双病因组(年龄F=53.05,P<0.01;心功能分级χ
2
=15.83,P<0.01;脑钠肽χ
2
=18.58,P<0.01;住院时间F=28.61,P<0.01;服药种类F=18.81,P<0.01);住院病死率随病因增加有升高趋势,但未发现统计学差异(χ
2
=1.823,P=0.402)。
结论:
老年多病因心力衰竭以高龄居多,具有多病共存、病情及治疗复杂、住院时间长,预后相对较差,应引起临床足够重视。
2018 Vol. 24 (9): 1512-1514 [
摘要
] (
72
)
HTML
(1 KB)
PDF
(1321 KB) (
175
)
1515
溃疡性结肠炎内镜下活动度和病理特点的关系
张海涛, 孙浩, 李凯, 许发功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09.029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内镜下活动度与病理特点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130例UC患者临床资料,应用Olympus CF-H260AI电子肠镜进行检查。
结果:
活动期UC的电子肠内镜下活动分级:Ⅰ级患者30例、Ⅱ级患者50例、Ⅲ级患者24例,Ⅳ级患者26例。病变范围:直肠11例、直肠乙状结肠35例、左半结肠10例、右半结肠11例、区域型3例、全结肠15例、左侧远端结直肠45例。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内镜活动患者均有弥漫性及非弥漫性炎症,不同内镜下活动分级弥漫性炎症与非弥漫性炎症所占的比例具有显著差异(P<0.05),且内镜下活动各级弥漫性炎症构成比高于非弥漫性炎症构成比。Ⅳ级内镜活动患者糜烂/溃疡形成、隐窝紊乱、隐窝炎、隐窝脓肿、潘氏细胞生化发生率高于Ⅰ级、Ⅱ级、Ⅲ级内镜下活动分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下活动分级与杯状细胞减少、腺体异常增生发生率比较有差异(P<0.05),其中Ⅳ级内镜活动患者的杯状细胞减少发生淋巴及轻中度腺体异常增生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Ⅰ级、Ⅱ级、Ⅲ级内镜下活动分级(P<0.05)。内镜下活动分级与AI、ESR、血便次数、血便程度、白蛋白有关(P<0.05),与Hb无关(P>0.05)。
结论:
活动期UC的内镜特点:活动度以Ⅳ级和Ⅱ级为主,病变范围以左侧远端结肠直肠为主。内镜活动度与病理特点有关,且与AI、ESR、粘液血便的程度及次数有一定的关联性。
2018 Vol. 24 (9): 1515-1518 [
摘要
] (
76
)
HTML
(1 KB)
PDF
(1344 KB) (
209
)
1519
腔内激光与传统手术在大隐静脉曲张中的对比研究
赵丹丹, 袁亚君, 赵铁柱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09.030
目的:
对比静脉腔内激光与传统手术在大隐静脉曲张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90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9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45例观察组和45例对照组。观察组: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术;对照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抽剥治疗术。系统观察指标:①术中治疗情况;②术后疼痛及一年复发率;③术后并发症;④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
①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t=9.57、12.54、8.62,P<0.05);②观察组术后疼痛及一年复发例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χ
2
=9.24,P<0.05);③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χ
2
=8.95,P<0.05);④观察组术后症状较对照组显著改善(χ
2
=9.75,P<0.05);⑤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在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3,P>0.05),治疗后两组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改善(t=16.74、22.74,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t=13.48,P<0.05)。
结论:
静脉腔内激光术优于传统手术治疗方法,是一种操作简单,疼痛轻、恢复快、手术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安全、有效、能够提高远期疗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2018 Vol. 24 (9): 1519-1521 [
摘要
] (
75
)
HTML
(1 KB)
PDF
(1311 KB) (
110
)
1522
输尿管软镜与经皮肾镜在肾结石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肾功能凝血功能及氧化应激产物的影响
向芹, 刘跃光, 李文科, 熊丽, 杜建辉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09.031
目的:
分析输尿管软镜与经皮肾镜在肾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肾功能、凝血功能及氧化应激产物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628例肾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487例对照组和141例研究组。对照组予以经皮肾镜治疗,研究组予以输尿管软镜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肾功能,凝血功能及氧化应激产物,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多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两组结石清除率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12h及24h,两组肾功能指标水平均上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肾功能在组间、不同时点间和组间·不同时点间的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K、R均下降,α、MA均上升,研究组变化幅度更小(P<0.001)。两组MDA均上升,SOD、GSH-Px均下降,研究组变化幅度更小,两组患者氧化应激产物在组间、不同时点间和组间·不同时点间的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
结论:
输尿管软镜与经皮肾镜在肾结石直径<20mm患者的碎石效果相当,但输尿管软镜对肾功能、凝血功能及氧化应激的影响较小,微创性更明显,可作为此类患者的首选术式。
2018 Vol. 24 (9): 1522-1526 [
摘要
] (
97
)
HTML
(1 KB)
PDF
(1357 KB) (
348
)
1527
国内颅脑损伤术后颅内感染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王昆鹏, 王维兴, 杨婕, 呼铁民, 闫丽娜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09.032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及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CBM及PubMed数据库,检索自各数据库建立始至2016年7月国内公开发表的颅脑损伤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运用固定或随机模型对各危险因素进行定量综合分析。
结果:
共纳入14项病例对照研究,7969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示:年龄≥45岁[OR合并=1.49,95%CI(1.14~1.94),P=0.003]、术前GCS评分<8分[OR合并=2.53,95%CI(1.09~5.84),P=0.037]、血白蛋白<35g/L[OR合并=3.56,95%CI(1.27~9.96),P=0.02]、手术时间>4h[OR合并=3.47,95%CI(1.96~6.13),P<0.0001]、放置脑室外引流[OR合并=1.93,95%CI(1.00~3.72),P<0.00001]、存在脑脊液漏[OR合并=5.15,95%CI(2.17~12.24),P=0.0002]和手术次数>1次[OR合并=6.38,95%CI(2.72~14.97),P<0.0001]等因素均为颅脑损伤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性颅脑损伤[OR合并=1.02,95%CI(0.50~2.11),P=0.95]、血糖≥7mmol/L[OR合并=3.25,95%CI(0.49~21.31),P=0.22]等因素对颅内感染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患者年龄>45岁、术前GCS<8分、血白蛋白<35g/L、手术时间>4h、放置脑室外引流、存在脑脊液漏及手术次数>1次均为颅脑损伤术后颅内感染的高危险因素。指导临床对高危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治疗,以降低病死率和改善预后。
2018 Vol. 24 (9): 1527-1531 [
摘要
] (
89
)
HTML
(1 KB)
PDF
(1837 KB) (
238
)
1532
三维和二维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功能和心肌梗死范围的比较
王伟芳, 郝宏, 丁智超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09.033
目的:
比较三维和二维超声心动图对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功能和心肌梗死范围(MIS)的评估价值。
方法:
以4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为研究组,根据MIS分为小MIS组与大MIS组,以32例进行身体检查的健康人为对照组。以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判断二维、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收缩期末容积(LVESV)、左心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每搏输出量(LV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对左心室功能的评估价值,及二维整体纵向峰值应变(GLS)、整体径向峰值应变(GRS)、整体圆周峰值应变(GCS)和三维整体面积峰值应变(GAS)对MIS的评估价值,用ROC曲线分别分析二维、三维应变值对大、小MIS的判别价值。
结果:
三维超声心动图和SPECT检查LVESV、LVEDV、LVSV、LVEF相关性高(r=0.596~0.764),均显著优于二维超声心动图和SPECT检查左心室功能参数的相关性(r=0.378~0.512)。二维、三维超声应变值与MIS均有较高的相关性(r=0.569~0.786),其中二维GLS的相关性最高。ROC曲线显示,二维、三维应变值均能判别大小MIS,其中二维GLS具有最大曲线下面积(AUC),诊断阈值为13.06%时,敏感性为79.86%,特异性为94.78%。
结论:
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功能效果较好,而二维GLS评估MIS大小效果较佳。
2018 Vol. 24 (9): 1532-1536 [
摘要
] (
115
)
HTML
(1 KB)
PDF
(1450 KB) (
327
)
1537
颈椎病的X线平片CT及MRI诊断和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李晓会, 靳囡, 晋瑞, 唐鉴, 毛翠平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09.034
目的:
对比分析X线片、CT、MRI诊断用于颈椎病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8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平片、CT以及MRI诊断,比较患者经三种不同诊断方法诊断的结果以及特异性征象情况。
结果:
患者椎间隙狭窄、颈椎曲度异常以及骨性椎管狭窄等采用MRI诊断的检出率均分别显著高于CT诊断检出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MRI诊断椎间隙狭窄、小关节突增生、钩突增生、骨性椎管狭窄、椎体后缘骨赘的检出率均分别显著高于X线平片检出率(P<0.05);CT诊断钩突增生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片诊断的检出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平片、CT以及MRI检查特异性征象比例分别为35.29%(24/68),23.53%(16/68),11.76%(8/68),X线平片检出特异性征象的比率显著高于MRI检出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颈椎病患者采用CT诊断和MRI诊断的检出率高于X线平片,临床采用X线平片诊断时结合CT诊断或MRI诊断可以有效提高颈椎病临床诊断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2018 Vol. 24 (9): 1537-1539 [
摘要
] (
76
)
HTML
(1 KB)
PDF
(1323 KB) (
170
)
1540
加替沙星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疗效及对血清PCT IL-2 IL-8的影响
王琦, 梁京津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09.035
目的:
探讨加替沙星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疗效及对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22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按照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1例。对照组予以左氧氟沙星治疗,研究组予以加替沙星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血清PCT、IL-2及IL-8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尿路疼痛、尿频及尿急缓解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PCT、IL-2及IL-8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PCT及IL-8水平均下降,IL-2水平明显上升,研究组变化幅度更明显,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以皮疹、头晕及胃肠道不适为主,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加替沙星治疗泌尿系统的疗效确切,能够调节血清PCT、IL-2及IL-8表达,减轻临床症状,可能为临床治疗的可靠方案。
2018 Vol. 24 (9): 1540-1543 [
摘要
] (
88
)
HTML
(1 KB)
PDF
(1335 KB) (
191
)
1544
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与绿激光治疗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疗效对比
李勇, 徐志刚, 程文广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09.036
目的:
对比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与选择性绿激光治疗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78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NMIB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电切组与激光组,每组39例,电切组患者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激光组患者采用选择性绿激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Kaplan-Meier存分析对3年内患者无复发生存期、总体生存期进行分析。
结果:
电切组手术时间、输血率以及发生闭孔神经反射、术中穿孔均高于激光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组出血量术后冲洗量、低于电切组,导尿管留置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电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切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5.89%)高于激光组(28.21%),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恶心、呕吐、发热,不同类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切组3年内生存率(89.74%)低于激光组(94.87%)、复发率(25.64%)高于激光组(10.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切组平均复发时间高于激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无复发生存曲线以及整体生存曲线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
=0.629,P=0.428;χ
2
=0.583,P=0.445)。
结论:
选择性绿激光治疗膀胱尿路上皮癌创伤小、出血量少,临床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效果优于传统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是治疗膀胱尿路上皮癌有效方法。
2018 Vol. 24 (9): 1544-1547 [
摘要
] (
93
)
HTML
(1 KB)
PDF
(1414 KB) (
176
)
1548
不同表型慢性阻塞性肺病炎症因子变化分析
吕建国, 赵海莲, 徐文斌, 刘路军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09.037
目的:
观察不同表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并分析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与患者肺功能的相关性。
方法:
以2013年5月至2015年10月住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观察对象,观察不同表型的COPD患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分析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
不同表型的COPD患者IL-17水平存在显著差异:频发急性加重表型>肺气肿型>FEV1快速下降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频发急性加重表型COPD患者的IL-8水平高于肺气肿型患者,肺气肿型患者高于FEV1快速下降型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表型的COPD患者CRP水平存在显著差异:频发急性加重表型>肺气肿型>FEV1快速下降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在不同表型的COPD患者中差异较大,且与患者肺功能有密切关系。
2018 Vol. 24 (9): 1548-1550 [
摘要
] (
99
)
HTML
(1 KB)
PDF
(1316 KB) (
176
)
1551
血浆铁蛋白浓度以及血清微量元素的含量与小儿高热惊厥的相关性分析
杜笑颖, 李莉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09.038
目的:
探讨小儿血浆铁蛋白浓度及血清锌、铜、硒、镁等元素的含量与高热惊厥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158例高热惊厥患儿为观察组,选取同期96例于我院体检的健康小儿为对照组,测定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小儿的血浆铁蛋白浓度,测定所有小儿血清锌、铜、硒、镁等元素的含量,检测记录观察组患儿的发热情况、惊厥频率、每次惊厥的持续时间、2周内的惊厥复发次数,记录不同复发次数患儿的微量元素含量的异常情况。
结果:
观察组血锌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和观察组的血铜、血硒和血镁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小儿相比,观察组患儿的血浆铁蛋白浓度、血清铁浓度和血红蛋白浓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P<0.05,P<0.01)。观察组患儿的红细胞计数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高热惊厥复发次数的患儿,血浆铁蛋白异常和血锌异常情况存在明显差异(P<0.05),血铜、血硒和血镁异常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血浆铁蛋白及血锌水平与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病与复发有相关性,及时维持铁和锌水平的正常,应在高热惊厥的预防和控制过程中予以重视。
2018 Vol. 24 (9): 1551-1553 [
摘要
] (
91
)
HTML
(1 KB)
PDF
(1314 KB) (
181
)
1554
长春地辛联合常规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观察
邓黎黎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09.039
目的:
探讨长春地辛联合常规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ITP患者50例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长春地辛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与治疗后4周PLT水平、不良反应。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5.0%,显著高于对照组48.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4周PLT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4周观察组患者PL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长春地辛联合常规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ITP疗效满意,可有效增加PLT数量,部分患者可达到长期缓解,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高。
2018 Vol. 24 (9): 1554-1556 [
摘要
] (
98
)
HTML
(1 KB)
PDF
(1314 KB) (
363
)
1557
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凝血和纤溶系统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孙艳华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09.040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凝血和纤溶系统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
74例妊娠高血压疾病孕产妇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轻度子痫前期组(n=42)和重度子痫前期组(n=32),选取同期在我院住院的正常孕产妇2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受检者血液流变学[全血高、低切黏度,高、低切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电泳时间、血沉、血沉k值]、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TT)]和纤溶系统指标[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
结果:
对照组和轻度子痫前期组全血低切黏度水平、低切还原黏度水平、红细胞电泳时间、血沉K值显著低于重度子痫前期组(P<0.05);对照组血浆黏度明显低于轻重度子痫前期组(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红细胞聚集指数与轻度子痫前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PT、APTT、T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轻度子痫前期组(P<0.05),对照组PT、APTT、TT水平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FIB、D-二聚体、PAI-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轻度子痫前期组(P<0.05),对照组PAI-1水平低于轻度子痫前期组(P<0.05)。
结论:
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和纤溶系统特征性指标均有改变,患者血液呈现高凝状态,同时纤溶系统功能受到影响,对上述指标进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患者血栓前状态、弥散血管内凝血等,及时进行治疗,提高产科临床安全。
2018 Vol. 24 (9): 1557-1560 [
摘要
] (
49
)
HTML
(1 KB)
PDF
(1281 KB) (
177
)
临床护理
1561
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护理在神经外科颅脑损伤躁动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李立花, 魏东旺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09.041
目的:
探讨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式护理在神外科颅脑损伤躁动护理对象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择取2018年1至4月于我院就治的神外科颅脑损伤躁动护理对象70例为研究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做等量均分,临床护理路径组与传统护理组研究样本数均为35例,观察两组研究样本在接受不同模式保护性约束护理后相关观察指标的差异度。
结果:
临床路径护理组干预后躁动与约束相关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较传统保护性约束护理组为低,保护性约束护理质控分值与护理满意率显著较传统保护性约束护理组为高,(P<0.05)。
结论:
以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对神外科颅脑损伤躁动护理对象开展保护性约束管理,可赢得保护性约束护理质量的提升,降低该类高危护理对象躁动与约束相关护理不良事件风险,满意度较高。
2018 Vol. 24 (9): 1561-1563 [
摘要
] (
83
)
HTML
(1 KB)
PDF
(1317 KB) (
168
)
中医中药
1564
五子明目方联合针灸疗法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临床观察
周鲜琳, 孔林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09.042
目的:
探讨五子明目方联合针灸疗法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间收治54例(108眼)RP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7例(54眼)。两组均予以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五子明目方联合针灸。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评估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视野(平均光敏度、平均缺损)、血液流变学(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及视网膜电图b波(潜伏时、振幅)。
结果:
治疗8周后,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两组平均光敏度均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平均缺损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变动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暗适应和明适应b波潜伏时均低于治疗前(P<0.05)和同期对照组水平(P<0.05),暗适应和明适应b波振幅均高于治疗前和同期对照组(P<0.05),对照组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及b波振幅和潜伏时治疗前后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五子明目方联合针灸疗法治疗RP效果较好,有利于改善患者视力和视野。
2018 Vol. 24 (9): 1564-1567 [
摘要
] (
65
)
HTML
(1 KB)
PDF
(1329 KB) (
155
)
1568
芪蛭术汤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增高29例
张霞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09.043
目的:
对糖尿病肾病早期尿微量白蛋白增高的中西医有效治疗研究的探讨。
方法:
采用自拟芪蛭术汤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尿微量白蛋白增高为治疗组,对照组服用缬沙坦,治疗4周。比较尿微量白蛋白改善情况。
结果:
研究显示治疗组尿微量白蛋白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结论:
采用芪蛭术汤合并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尿微量白蛋白增高效果显著。
2018 Vol. 24 (9): 1568-1570 [
摘要
] (
102
)
HTML
(1 KB)
PDF
(1244 KB) (
168
)
预防保健
1571
自发性流产患者妊娠第7周超声检查指标的变化及意义
莫秀梅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09.044
目的:
探讨自发性流产患者妊娠第7周超声检查指标的变化及意义。
方法:
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建档的孕妇150例,所有孕妇胎龄均为7周,均行经阴道超声检查。根据妊娠结局,将自发性流产68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非自发性流产8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收集比较两组孕妇第6周、第7周、第8周的胎儿心率(FHR)、平均囊直径(MGSD)、顶臀长(CRL)及计算平均孕囊直径-顶臀长比值(MGSD/CRL)及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
结果:
两组年龄、胎龄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参数(RI)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第6周、第7周、第8周的FH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第6周、第7周、第8周的MGS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在第6周、第7周、第8周时的CRL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在第6周、第7周、第8周的MGSD/CR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超声检查孕妇胎儿心率、平均囊直径、平均孕囊直径-顶臀长比值、β-HCG及RI水平在自发性流产中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临床上应根据孕妇个体情况采取干预措施。
2018 Vol. 24 (9): 1571-1573 [
摘要
] (
76
)
HTML
(1 KB)
PDF
(1316 KB) (
177
)
1574
适龄女性发生卵巢早衰的危险因素分析
张晓静, 丁峰, 李海娇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09.045
目的:
探讨适龄女性发生卵巢早衰(POF)的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卵巢早衰适龄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100例健康适龄女性作为对照。观察两组ABO血型、月经周期和A型行为人格等的差异,分析影响卵巢早衰患者发病的因素。
结果:
月经周期不规律、A型人格和BMI≥24kg/m2的女性卵巢早衰发生率较高(χ
2
=8.515、42.473、15.394,P<0.05),而不同年龄、ABO血型的女性POF发生率无明显差别;将年龄、月经周期、ABO血型、A型人格、BMI作为自变量,将是否发生卵巢早衰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月经周期是否规律和A型人格进入回归方程,其OR值分别为5.361和4.985;卵巢早衰患者POF发病率与月经周期和A型行为人格正相关(r=0.613、0.598,P=0.012、0.008),而与ABO血型无明显关系。
结论:
月经周期不规律和A型人格是适龄女性发生卵巢早衰的危险因素。
2018 Vol. 24 (9): 1574-1576 [
摘要
] (
77
)
HTML
(1 KB)
PDF
(1320 KB) (
207
)
1577
2014年至2016年阜新市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
杜波, 修敏, 任妍妍, 蔡楠楠, 刘文新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09.046
目的:
了解阜新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情况,分析不同食品类别和不同采样环节中食品受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情况,为本地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依据《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检验方法,2014年至2016年共采集样品424份,检测沙门菌等常见食源性致病菌。
结果:
检出阳性样品89份,总检出率为21.0%,以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最高,检出率为100.0%(6/6),其次为蜡样芽孢杆菌检出43株,检出率为34.1%(43/126),单增李斯特菌检出30株,检出率为17.0%(30/177),副溶血性弧菌检出8株,检出率为12.7%(8/63),阪崎肠杆菌检出2株,检出率为4.4%(2/45)。餐饮服务环节食品致病菌检出率显著高于流通环节(χ
2
=5.97,P<0.05),散装(自行简易包装)食品致病菌检出率显著高于预包装食品(χ
2
=6.22,P<0.05)。
结论:
直饮水中铜绿假单胞菌对居民的饮用水卫生存在一定食品安全风险,米饭等米面制品中蜡样芽孢杆菌污染严重。受到阪崎肠杆菌污染的食源性婴幼儿食品也是高危食品,应加强监管。
2018 Vol. 24 (9): 1577-1581 [
摘要
] (
59
)
HTML
(1 KB)
PDF
(1340 KB) (
210
)
1582
比较KIM-1 Cys-C对单侧梗阻性肾病不同程度肾损伤的预测价值
郭利, 王志勇, 许倩, 李红阳, 迟强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8.09.047
目的:
比较尿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 ,KIM-1)、血清胱抑素C(Cys-C)对单侧梗阻性肾病患者不同程度肾损伤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择明确诊断单侧梗阻性肾病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分为轻度损伤组、中度损伤组、重度损伤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清晨空腹采集血液及尿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集中检测尿KIM-1,化验室检测Cys-C、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将结果进行对比并与GFR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尿KIM-1在对照组的表达低于患者各组(P<0.05),在轻度损伤组中表达低于中度、重度损伤组(P<0.05),但在中度、重度损伤组间的表达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尿KIM-1与患肾GFR呈负相关;Cys-C、Scr、BUN在各组之间比较未见明显变化,Cys-C、Scr、BUN与患肾GFR未见明显相关。
结论:
尿KIM-1在单侧梗阻性肾病肾损伤及损伤程度预测方面相比Cys-C、Scr、BUN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2018 Vol. 24 (9): 1582-1584 [
摘要
] (
82
)
HTML
(1 KB)
PDF
(4567 KB) (
181
)
冀ICP备17001990号-1
冀公网安备13080202000677号
版权所有 © 2016 《河北医学》杂志社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