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血液灌流对百草枯重度中毒患者致脏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
吴燕生, 郁毅刚, 王健 |
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急诊科, 福建 漳州 363000 |
|
|
摘要 目的: 探究血必净注射液联合血液灌流对百草枯重度中毒患者致脏器损伤的保护作用,为百草枯重度中毒患者的救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本探究研究对象筛选至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160例百草枯重度中毒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进行疗效比较。所有患者均经“泰山共识”进行百草枯的常规治疗,将此基础上进行血液灌流治疗的7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血必净注射液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8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并通过对治疗前后心脏、肝脏、肾脏等的检查探究对脏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记录最终的治愈率及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治愈50例,死亡35例,治愈率58.83%,显著高于对照组(41.33%),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CK、CK-MB、ALT、AST、BUN、Cr、PaO2、PaCO2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具有显著性差异,且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d、7d后血浆SOD、MDA水平较治疗前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1d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3d、7d观察组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百草枯重度中毒能显著提升治愈率,通过提升抗氧化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少器官功能衰竭,对脏器损伤的保护作用更佳。
|
|
关键词 :
血必净注射液,
血液灌流,
百草枯重度中毒,
脏器损伤,
保护作用
|
|
基金资助: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编号:2016J018) |
通讯作者:
王健
|
[1] 黄铭,黄伟.血必净或乌司他丁联合血液灌流对百草枯中毒肺纤维化的疗效[J].江苏医药,2017,43(1):11~13. [2] 杨勇,秦梦璐,江涛.血必净联合血液灌流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肺功能的保护作用[J].临床肺科杂志,2015,(12):2304~2305. [3] 王晓梅,施阳,董芸,等.血必净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临床疗效分析[J].四川医学,2011,32(6):817~819. [4] 菅向东.创新与拓展-百草枯中毒诊断治疗"泰山共识"[J].全国百草枯农药中毒学术会议,2013. [5] 林芳崇,王日兴,李诗阳,等.血必净注射液与血液灌流联用对急性百草枯中毒的实效性评价[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7):1714~1716. [6] 刘泽岩,程景林,李景荣,等.血必净联合血液灌流早期应用对百草枯农药中毒患者肺纤维化的疗效观察[J].中药材,2014,37(11):2120~2122. [7] 史晓峰,李莉娜,王勇强.血液灌流联合血必净治疗百草枯中毒的观察[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4,32(11):858~860. [8] 赵爱华,管清龙,陈爱兰,等.不同APACHEⅡ评分下血液灌流联合血必净在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中的临床研究[J].临床急诊杂志,2015,(10):771~773. [9] 李杲和艳,施大为,尹爱萍.组合型人工肾联合血必净治疗百草枯中毒后心肌炎30例[J].陕西医学杂志,2013,42(3):327~328. [10] 于鹏艳.血必净防治急性百草枯中毒致肾损伤的效果及作用机制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17,34(3). [11] 郑蕊,张莉,田然,等.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Meta分析[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5,(8):682~686. [12] 吕杰,杨劲松,李童,等.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性休克大鼠器官微观结构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5,(1):46~50. [13] 张荣,张高峰,陈洁.血必净注射液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6,11(1):48~51. [14] 董天皞,张桂萍,董凯,等.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6,23(5):554~557. |
[1] |
刘莉莉, 丁国华.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治疗与钙磷代谢紊乱的应用效果[J]. 河北医学, 2017, 23(8): 1375-1377. |
[2] |
罗伟雄, 张彦峰, 罗伟文.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对严重脓毒症患者腹腔内压的影响[J]. 河北医学, 2017, 23(5): 708-711. |
[3] |
白艳, 马新, 郑晶晶, 张杰, 周志安, 边树伟. 血必净治疗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所致重症肺炎疗效探讨[J]. 河北医学, 2017, 23(4): 662-664. |
|
|
|
|